首页 > 旅游 > 景点 > 正文

一夜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迈山,究竟改变了多少?
2024-07-08 16:50:2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与繁华相悖的绿色群山,和其中错落的低矮房屋共同构成了云南的城郊。山水不仅是美景,它们还被当作天然的壁垒,为与世隔绝的文明提供了生长的温床。

  景迈山,作为2023年申遗成功的古老村寨,代表着山林中最传统、最原始也最茂盛的中国茶文化。

  如今,它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接轨,去面对发展、欲求、失却和抉择。

  时代赠予他们的——“我们不是为挣钱发愁,而是为拒绝诱惑发愁”

  2007年之前,这里不通电也不通车,是名副其实的“山区”。

  那个时候,人们去镇里要跨过泥泞的大山。凌晨摸黑起床,下午七点左右才能赶到镇上,更别提山路的崎岖。假如外面的人想要把车开进来,最快也得要三天三夜:只有一堆人把车抬起来,连挖带拖才能到寨子里。一到晚上,学生们只能用煤油灯读书。煤油灯的灯光昏暗,必须把脸贴近才能看得清。于是,他们的脸上总蒙着一层洗不掉的灰尘。(景迈山布朗族公主描述)

  让对那个年代有记忆的人形容那段日子,都脱不开“辛苦”一词。然而,对于景迈山的寨民们,艰难的从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路途。

  13年的申遗历程,人们从不知道什么叫“申遗”,到一次次经历“失望——修改——期待”的循环,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外界搅得不得安宁。

  这期间,为了符合申遗的标准,寨民的住宅被不断修改。“今天做成是板的,明天做成是块的,后天做成是宽的。”布朗族公主对当时房屋的描述道。

  直到13年后,一切等待才有了回报:陡峭的原始山崖上修缮了与城镇的平整通路,茶叶的价格也一路飙升,曾经辛勤劳作一年收入也不过300块,只能勉强糊口,到如今3000元一饼的茶叶已不少见……

  这一切变化只发生在短短十几年间,人们还没来得及审视,就被革新的浪潮淹没。

  没有文化能逃离时代的脚步,它温柔而缓缓地带来新生又收走过往,不容拒绝。于是,在生活欣欣向荣的同时,他们也无可避免的在时代中丢失了许多。

  湍流中的人们——“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世界的文化”

  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布朗族的古寨里就过着与世隔绝的悠闲生活。

  无需早起上班,无需焦虑内卷……甚至在现代社会被淡化的节日都是他们生活中极有分量的一笔。除了“关门节”“开门节”“丰收节”这样独特的文化外,儿童节这样的非传统节日也会成为他们庆祝的日子。在访谈中,布朗族的公主总说,这就是他们“幸福指数百分之百”的生活。

  现如今,随着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村寨。这样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模式化、甚至商业化,成为了一种“世界文化遗产”,而不是他们熟悉的日常了。也就是所谓:“景迈山不是景迈山,景迈山是世界的景迈山。”

  景迈山村民们的生活被世界称为“文化”,然后被归类、撰写成各种文字记录。外界开始通过这些学术化的文案认识景迈山,并把他们世代赖以为生的茶产业称作“信仰”。

  但对于村民们而言,“文化”则完全是另一番样貌。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大多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本来的住所改造成茶叶店了,搬到新寨去住了,帽子上的单花为了好看改成花环了……亲自询问了文化的本源之后,在非国际、非宏观的视角下,我们站在文化主体——“村民”的视角,尝试补充对这种学术化记录的认知:它是否是空泛的,甚至背离了文化本身的意义。

  那么,文化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由于发展而逐渐消失的文化,语言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谋求更多机会,这里的孩子们被送到县城学习。他们在普通话的环境里长大,不愿再学习民族语言。

  对于这种现象,一位茶叶店店主说:“其实现在还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就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开心。一想到以后孩子不讲这种语言了,出去其他人都不会相信你是这个民族的。”……在种种不同的答案里,“民族”和“家族”似乎成为了关键词。

  但这里的“民族”用词并不准确,或许,我们应该把它称作为“归属”。也就是他们生长的土地、身边的人、耳濡目染的生活方式。

  顺着这条线索向下摸索,茶文化也不过是一种归属感。和语言一样,种植茶叶的传统是靠着他们生活的坏境,才走出了很久远的时光,流传至今。人们因为希望生活能变得更好的朴素期待而劳作,与其说是自发的“信仰”,不如说这就是土地赐予他们的必然。

  所以,文化的第一个意义显露出来:人们渴望后人哪怕走出山林,也能带着一份家乡的印记。

  当然,构成了文化的是更加复杂的体系,文化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希望能抓住这种机会,从景迈山剧烈的变故里找到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答案。

  生活自有出路

  回归我们探讨的主题,也就是传统文化被学术化、模式化的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景区,并无一例外的发展出了另一个现象——文化商品化。

  购买文创产品或者被冠以民族称号的量产品时,已经鲜少有人在意它背后的含义,它普遍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就连我们在最初进行调研时也下意识忽略了这点,直到几天之后,访谈到的许多年轻寨民都说早已忘记了多数节日的意义,这种宣传文化和实际生活(文化)的断层才被明晃晃摊在眼前。

  进步无可抑制地湮灭了传统,民族必须选择生存,而“文化记录”的诞生,正是为了纪念那份必然因与世界接轨而消逝的生活方式。

  最后的答案也呼之欲出:文化是生活的出路。

  一切结束之后,我们回望,才发现这一切问题的开端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号掩盖了生活的平凡。

  就像当我们怀念曾经的“年味”时,想到的不是高尚的信仰一样。文化从不由难以触碰的神圣色调组成,它本就只是一群共同生活的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长久的挂念。(作者:殷大象 陈滢伊 许映东 刘若辰 蔡嘉辰 高语轩 熊野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网征集!“余杭风华”短视频大赛正式开始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