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日人不可一日无钟声
2012-08-30 11:05:21 来源:环球网 评论:0 点击:
【本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张 杰 本报特约记者 陈 双】在比利时西北部古城布鲁日,有三种声音你是想躲也躲不了的:马蹄声,船桨声还有钟声。不过和穿街过巷的中世纪马车声,古城运河里传来的船桨声相比,布鲁日集市广场的钟声更令人神往。
交易所根据钟声作息
初到布鲁日,《环球时报》记者向当地人打听怎么到布鲁日的地标性建筑钟楼。一位长者笑着指着自己的耳朵说,“不用看路标,等一会,只要听到钟声,就能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啦。”果不其然,很快记者就从远处听到了恢弘的钟声,而且很长。循着钟声走,一座宏伟的钟楼便进入眼帘(如图)。传出连串钟声的,就是布鲁日最著名的“钟楼”,当地人称它Belfry。这座象征着中世纪文明、高83米的哥特式建筑,至今为止仍是布鲁日城中最高的地标,如果想上钟楼饱览古城景色的话,必须登上366级石阶才行。在钟楼的顶端,可以看到一台配有46个钟铃的钟琴,正是它在过去的数百年里,每天定时奏响当地民乐。其实,当你爬上第220个阶梯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铜钟,它加上另外46座钟铃,一共给钟楼加上了27吨的分量。当地人称它“胜利之钟”,被认为是钟楼里的“核心之钟”,只有在国庆日等特殊场合时才会被敲响,所以想听到它的声音就要靠点运气了。
和记者一起坐在布鲁日广场中央、一道聆听钟声的当地老人汉克解释说,钟声不仅仅是为了营造气氛,当年还有很多用途。老人介绍说,12世纪,羊毛纺织业和布料贸易是布鲁日的支柱产业,钟声成为叫醒人们开始集市贸易和通知歇业休息的“公共闹钟”。布鲁日当地的证券交易所在1309年挂牌开张,这里成为当时欧洲最繁华的金融市场,钟声更加必不可少,券商们不仅根据钟声作息,还把听钟声看作放松心情的方式。此外,钟楼因为是当地最高建筑物,当年还用作火警瞭望塔。火灾是13至15世纪的主要灾害,曾摧毁布鲁日的许多地区。
钟楼几百年前用上自鸣钟
钟楼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它毁于1280年的一场大火。随后,布鲁日重建了钟楼,上世纪80年代,钟楼归布鲁日博物馆管理,在随后的30年中,有500万人登上钟楼。为了保证安全,钟楼内不能超过70人,所以钟楼一直是这座城市排队最长的景点。钟楼上的46口钟虽然没有大本钟或科隆教堂的钟那样宏伟巨大,却构造精巧。在13世纪晚期,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钟楼开始尝试使用机械时钟,到了15世纪,更是建造了组合时钟,通过巨大的八音盒“套鼓”组合出动听的音乐。布鲁日的钟楼不像巴黎圣母院,需要敲钟人,它自16世纪开始就完全使用八音盒“套鼓”技术,驻守在钟楼上的人只需按时为钟楼上弦即可。1533年,布鲁日的钟楼放置了阿德里安·范德萨拉斯建造的自鸣钟,到18世纪初,已经放置了35台自鸣钟,它们相互映衬,被称为“钟琴”。只是1741年的雷击导致的火灾将它们付之一炬。现在钟楼顶端,看到的那个巨大的“套鼓”和“钟琴”,是当地人委托安特卫普钟表筑造人乔治·杜梅里于1745年制造完成的,最大的时钟重达6吨,直径2.06米,高2.13米。套鼓上共有3万零500个孔洞,可以组合出动人的旋律。2011年末,钟楼在接待了25万零95名游客之后暂时关闭3个月,此间更换了磨损的木质台阶,铺设了新的照明电缆和信号接收器,从而保证游客在钟楼顶也能接收手机信号。
钟声是当地人生活的坐标
中午12点差一分的时候,布鲁日中央广场的长椅上坐满了人。大家手里或抱着比利时当地特有的粗大炸薯条,或端着一杯当地自产的冰啤酒,等待着钟楼音乐每隔15分钟响起一次。坐在记者身边的汉克一边跟着钟声哼唱,一边说,这里每天到了中午都是这样,当地人把听钟声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是当地人生活的坐标,到布鲁日的访客们都会在这个时候,停下脚步一起聆听钟声,而这也成了当地的一句旅游宣传广告语:“没有钟声的伴奏,您怎么吃得下午餐?”
上一篇:国庆“超级黄金周” 出游早规划
下一篇:大开眼界!揭秘国外“邦女郎”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