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业界 > 正文

银行发生过哪些不靠谱的事,每件事都让人心惊肉跳
2017-03-13 11:35:32   来源:   评论:0 点击: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信誉的代表,将资金放在银行是很多老百姓的选择,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L型走势,银行兑付压力逐渐增大,不少银行出现了坏账率上升的局势。

  为了缓解兑付压力,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动选择打破刚性兑付,不再售卖保本型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

  此外,近几年曝光的几起负面新闻,也令银行原本在老百姓心里的“高大上”形象日益扭曲。

嘉丰瑞德

  存款凭空消失

  2015年初,据媒体报道,多地发生存款“不翼而飞”的案件,其中仅浙江杭州发生的存款“消失”事件,涉案金额便达5亿元人民币。

  后经调查发现,原来这些“消失”的存款有的是银行人员监守自盗,有的是柜面人员变相兜售保险、基金等产品忽悠客户是存款,还有的贴息存款,以高利率诱惑客户存入银行,实际上存款很快被转到企业账户中。

  既然存款被违规操作是事实,总应该赔偿损失吧?但实际上,多数商业银行会将责任推到员工个人甚至“临时工”身上,索赔几乎不可能。

  保本产品亏了本

  据媒体报道,一些银行的理财经理为了获得销售指标,把一些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宣传成保本产品,等到产品到期,客户才发现,连投资的本金都收不回来了。

  经过记者调查发现,普通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在购买银行理财时,常被“浮动收益”、“年化收益率”等专业词忽悠晕。实际上目前银行大力推荐的基本都是非保本理财产品,如果仅凭理财经理口头承诺的“保本”,就认为投资的是稳当的产品就容易入坑。

嘉丰瑞德

  在这里,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投资人,“浮动收益”、“高风险”、“结构性产品”等专业词汇一般代表着不保本。

  代售产品兑付难

  去年以来,发生了多期银行代销产品难兑付的问题,特别是银行代销了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机构资产。对客户而言,大量的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理财产品,如果出现兑付危机或是资金亏损,存款保险条例也是保不了的,客户只能面临资金打水漂的困局。

  工作人员贩卖客户信息

  去年多起大学生遭遇诈骗猝死的新闻,拉出了一条黑色利益链,原来银行也是其中的一环。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合谋,利用手中的职权,将信息贩卖给犯罪分子,最终导致受害者在犯罪分子对信息的精准把握下,受骗上当,酿成惨剧。

  可以说,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追责这一环,银行又往往将罪责推卸给“个别工作人员”或者“临时工”,将自身管理不善或者系统问题推了个干净,这样的嘴脸,令很多储户寒了心。

  与银行负面新闻缠身不同的是,近年来,第三方理财机构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嘉丰瑞德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在客户中树立一定的口碑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慕名来到嘉丰瑞德寻求帮助,目前推荐的产品中稳利精选、瑞·公寓已经成为最受客户欢迎的明星产品。

相关热词搜索:银行

上一篇:WiFi也要out!科技变化令股市充满凶险
下一篇:从“才女”到“财女”,她只用了5个月时间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