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帅的中国考验:四年来首次扩展布局
2012-09-08 09:57:59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从获得“贺乐赋”这个中文名字的第一天起,德国人RalpfHaupter和微软中国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9月6日,他和他的新团队在北京发布2013年新财年战略,宣布未来五年扩大在全国15个省份和20个城市的微软营销团队;新增1000名员工,并在年底在中国建立第二个技术支持中心。这是微软中国四年来第一次全方位扩展中国市场布局。
根据刚刚宣布的“微软中国发展计划”,微软将在未来五年增加15个省20个城市的业务布局,目标是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及企业的IT顾问。
此前,贺乐赋对微软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一系列投入进行重新评估和整合。未来1年,至少新增1000人被扩充到研发、支持和营销各个层面,服务于各地业务的发展。
“非美国”高管的中国挑战
一个月前,贺乐赋举家搬迁到北京。今年4月,他接替离任的梁念坚出任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结束了微软进入中国市场20年来一直选用中国本地人才或华裔高管担任CEO的历史。与他同时被任命的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费高敦(GordonFrazer)则来自微软英国。
贺乐赋和费高敦并不熟悉中国,也都不是空降兵,贺乐赋此前担任微软德国总经理并业绩卓著,擅长合作伙伴业务与市场推广,了解微软国际市场运作。而费高敦“经营”的英国市场同样是微软在海外的成功样板。
将两位重量级高管同时委派到中国,似乎预示着微软正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市场开启一段不同以往的篇章。但对两位“非美国”高管而言,中国则“是一次震撼性的挑战”。
过去20年,坚持“中国特色”和不断加大投入一直是微软在中国发展的主基调,2011年5月,微软CEO鲍尔默访华期间曾宣布,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继续投入14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
但鲍尔默显然并不满意这个全球最大的PC、手机和互联网市场仅仅是战略重点而不能成为利润中心的事实——目前,微软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仍在1%左右徘徊,与微软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相去甚远;有数据显示,每售出一台PC,微软在印度获得的盈利是在中国的6倍。
目前,微软在消费终端并没有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同样落后于苹果和谷歌。而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企业级市场,中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包括IBM、甲骨文在内的竞争对手无不重兵部署、全力以赴。
甲骨文宣布,2012年分支机构将覆盖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地区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拓展甲骨文业务,并寻找更多合作伙伴。IBM的中国扩展方案则包括建立起80多家分支机构,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扩大到上百家分支机构。当然,同样是为了促进建立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
中国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有数据显示,未来3年,中国市场将新增3.5亿初次上网人群。“但现在微软在中国生态系统级合作伙伴的数量不足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不足以使微软抓住眼下的机会。”贺乐赋说。
他表示,2013财年新增的1000名新员工将扩充到各地包括销售服务的分支机构和研发体系中。主要是服务各地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支持、合作平台、数据库等方面的推广和营销工作。与此同时,微软还将继续通过服务外包业务构筑强劲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有数据显示,2012年,微软在中国的外包业务超过2亿美元。
中国战略全球化
目前,微软在中国销售体系员工约4500人,研发体系超过3000人。中国在微软研发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过去8年研发体系人数增长了10倍。每年投入超过5亿美元。研发领域80%为微软全球业务服务。
微软亚洲研发集团张亚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配合新的中国战略,研发部门包括云计算、搜索广告平台、硬件设计和在线服务、嵌入式系统等方面也有人才扩充计划。他认为,微软的发展要与中国下一步“走向国际”的目标相吻合,因此微软的中国战略要与中国的地位相匹配。“微软亚洲研发集团的研究今后将向中国市场倾斜,更多资源将从事面向中国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张亚勤说。
新任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费高敦认为,“这是微软中国一个新的时代。”
目前,在费高敦的工作计划中,提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及服务同样被放到运营的重要位置。但与过去不同,除了增强与软硬件及外包合作伙伴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费高敦还将出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对微软在中国的企业授权模式进行“微调”,用适当的价格提供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软件及专业服务。
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柯文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已经计划在年底开设一个新的,以满足中国战略扩张的需要。柯文达预计,仅亚太技术支持中心而言,中国目前只占20%的业务量在未来几年会增长到占50%以上。
显然,用更亲和的界面吸引中国的企业消费者,有助于微软从软件许可证时代的盈利模式向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转变。
事实上,微软一直尝试以新的业务模式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而“云计算”将在微软中国业务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新战略中,“智能城市”项目将成为合作的重要目标和载体。这个类似IBM“智慧城市”战略的项目,有可能在未来帮助微软基于云平台集成包括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8、操作系统Win-dows8、数据库产品SQL2012等在内的全系列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
过去一个月贺乐赋多次与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们交流,他认为,“中国企业希望进入国际舞台的热切心情和承受挑战的雄心壮志,都预示着一个巨大的机会。”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微软中国业绩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但要根本改变微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PC市场投入巨大,却获利甚微的尴尬局面,仅有计划是不够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大、做多,照顾好客户,让产品和服务落地。”如贺乐赋所言:“中国市场需要将微软文化、中国文化和国际市场融合在一起,最困难的是让这三种力量相得益彰。”
9月6日,他和他的新团队在北京发布2013年新财年战略,宣布未来五年扩大在全国15个省份和20个城市的微软营销团队;新增1000名员工,并在年底在中国建立第二个技术支持中心。这是微软中国四年来第一次全方位扩展中国市场布局。
根据刚刚宣布的“微软中国发展计划”,微软将在未来五年增加15个省20个城市的业务布局,目标是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及企业的IT顾问。
此前,贺乐赋对微软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一系列投入进行重新评估和整合。未来1年,至少新增1000人被扩充到研发、支持和营销各个层面,服务于各地业务的发展。
“非美国”高管的中国挑战
一个月前,贺乐赋举家搬迁到北京。今年4月,他接替离任的梁念坚出任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结束了微软进入中国市场20年来一直选用中国本地人才或华裔高管担任CEO的历史。与他同时被任命的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费高敦(GordonFrazer)则来自微软英国。
贺乐赋和费高敦并不熟悉中国,也都不是空降兵,贺乐赋此前担任微软德国总经理并业绩卓著,擅长合作伙伴业务与市场推广,了解微软国际市场运作。而费高敦“经营”的英国市场同样是微软在海外的成功样板。
将两位重量级高管同时委派到中国,似乎预示着微软正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市场开启一段不同以往的篇章。但对两位“非美国”高管而言,中国则“是一次震撼性的挑战”。
过去20年,坚持“中国特色”和不断加大投入一直是微软在中国发展的主基调,2011年5月,微软CEO鲍尔默访华期间曾宣布,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继续投入14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
但鲍尔默显然并不满意这个全球最大的PC、手机和互联网市场仅仅是战略重点而不能成为利润中心的事实——目前,微软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仍在1%左右徘徊,与微软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相去甚远;有数据显示,每售出一台PC,微软在印度获得的盈利是在中国的6倍。
目前,微软在消费终端并没有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同样落后于苹果和谷歌。而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企业级市场,中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包括IBM、甲骨文在内的竞争对手无不重兵部署、全力以赴。
甲骨文宣布,2012年分支机构将覆盖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地区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拓展甲骨文业务,并寻找更多合作伙伴。IBM的中国扩展方案则包括建立起80多家分支机构,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扩大到上百家分支机构。当然,同样是为了促进建立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
中国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有数据显示,未来3年,中国市场将新增3.5亿初次上网人群。“但现在微软在中国生态系统级合作伙伴的数量不足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不足以使微软抓住眼下的机会。”贺乐赋说。
他表示,2013财年新增的1000名新员工将扩充到各地包括销售服务的分支机构和研发体系中。主要是服务各地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支持、合作平台、数据库等方面的推广和营销工作。与此同时,微软还将继续通过服务外包业务构筑强劲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有数据显示,2012年,微软在中国的外包业务超过2亿美元。
中国战略全球化
目前,微软在中国销售体系员工约4500人,研发体系超过3000人。中国在微软研发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过去8年研发体系人数增长了10倍。每年投入超过5亿美元。研发领域80%为微软全球业务服务。
微软亚洲研发集团张亚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配合新的中国战略,研发部门包括云计算、搜索广告平台、硬件设计和在线服务、嵌入式系统等方面也有人才扩充计划。他认为,微软的发展要与中国下一步“走向国际”的目标相吻合,因此微软的中国战略要与中国的地位相匹配。“微软亚洲研发集团的研究今后将向中国市场倾斜,更多资源将从事面向中国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张亚勤说。
新任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费高敦认为,“这是微软中国一个新的时代。”
目前,在费高敦的工作计划中,提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及服务同样被放到运营的重要位置。但与过去不同,除了增强与软硬件及外包合作伙伴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费高敦还将出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对微软在中国的企业授权模式进行“微调”,用适当的价格提供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软件及专业服务。
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柯文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已经计划在年底开设一个新的,以满足中国战略扩张的需要。柯文达预计,仅亚太技术支持中心而言,中国目前只占20%的业务量在未来几年会增长到占50%以上。
显然,用更亲和的界面吸引中国的企业消费者,有助于微软从软件许可证时代的盈利模式向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盈利模式转变。
事实上,微软一直尝试以新的业务模式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而“云计算”将在微软中国业务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新战略中,“智能城市”项目将成为合作的重要目标和载体。这个类似IBM“智慧城市”战略的项目,有可能在未来帮助微软基于云平台集成包括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8、操作系统Win-dows8、数据库产品SQL2012等在内的全系列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
过去一个月贺乐赋多次与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们交流,他认为,“中国企业希望进入国际舞台的热切心情和承受挑战的雄心壮志,都预示着一个巨大的机会。”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微软中国业绩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但要根本改变微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PC市场投入巨大,却获利甚微的尴尬局面,仅有计划是不够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大、做多,照顾好客户,让产品和服务落地。”如贺乐赋所言:“中国市场需要将微软文化、中国文化和国际市场融合在一起,最困难的是让这三种力量相得益彰。”
上一篇:云计算逐渐把盗版赶上末路
下一篇:贝恩退出国美陷两难 入股三年亏7.3亿港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