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裁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2012-08-28 10:29:11 来源:环球网 评论:0 点击:
裁员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无异于一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至于之后“伤口”的愈合程度和术后疗效,员工说了不算,企业说了也不算,需要市场检验。在今年的7月份,摩托罗拉公布了第二财季业绩,净亏损2800万美元,而手机销量大幅下滑40%。至此,摩托罗拉失去全球手机第二地位,被三星赶超已成不争的事实。
曾几何时,“HelloMoto”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一度让国人觉得拥有摩托罗拉手机是一个身份象征,但如今这位大佬只能暗自刮骨疗伤、断臂求生。如今的手机行业,除了苹果、三星,谁还能活得体体面面?
提高利润是摩托裁员的初衷
摩托罗拉有足够的“黄金岁月”可供回忆,但人们更多记住的是这家昔日巨头最终不得不委身于谷歌。摩托罗拉曾寄希望于靠智能手机翻身,但是无奈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同样强大。
今年5月摩托罗拉还以125亿美元不错的身价最终嫁入谷歌。但是仅仅3个月后,谷歌就宣布对其大手术,全球裁员4000人,而中国区则成为重灾区。
对于一直想靠设计出众来拯救手机业务的摩托罗拉来说,来自全球的250多名设计师是他们的“梦之队”,他们分布在美国、韩国、北京等地,在摩托罗拉向炫酷世界冲锋中充当着先锋的角色。此前的MOTO也的确获得过成功,就像“巧克力”拯救了LG一样,2004年摩托罗拉刀锋系列手机V3上市,成为改变MOTO命运的一款手机。凭借它,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在2004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到2006年,V3系列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部,这也巩固了MOTO在全球第二的位置。但与此同时,超薄已经不再是MOTO的专利,超薄在手机市场迅速被拷贝风行,产品同质化突出,而MOTO仍沉浸于V3带来的喜悦中,将产品的重点转向外观设计而非技术提升。
事实上,当前摩托罗拉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下滑,盲目扩张、员工冗长导致的利润率下跌更是重点。自2006年下半年始,摩托罗拉主要有5起大的收购,本来是打算通过收购以弥补自己在研发上的不足,然而这些企业自身的亏损增加了它的成本,所以早在今年6月初,摩托罗拉为削减成本,关闭了其位于蒙特利尔的研发中心,并撤没了225个职位。另外此前部分高层如CFO、COO的调整变动,也是调整市场战略、收缩战线的一个讯号。
摩托罗拉CFO汤姆·梅雷迪思在此前曾表示,摩托罗拉所有部门都将于明年实现盈利,其中包括移动设备部门。另外,为提高运营利润率,公司将缩短产品投资变现的时间,公司将把资金周转时间从50天减少到25天,以增加现金流量,而每缩短一天就可增加8500万美元的现金。梅雷迪思认为,如果将零部件采购到手机上市的时间,从当前的约6个月缩短到4~8周,那么运营利润率可提高4~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裁员计划加上其他削减成本措施,可以在明年为摩托罗拉节省约6亿美元的开支。
复制苹果模式也不会成功
按照摩托罗拉新任CEO丹尼斯?伍德赛德的说法,此次裁员意在调整公司业务模式,改变以往每年推几十款新品的策略,而选择推几款精品。这也大抵可以看出,新CEO想要学习苹果iPhone模式。但问题是,照搬这一模式能有效吗?
作为老牌的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在产业链布局上非常完善,在全球各地设有研发中心、工厂以及销售、售后以及支持系统,这对一家手机企业是必要的,确保新品能尽快生产,并尽快在全球各地上市。而如果学习苹果,在手机量不大的情况下,代工模式未必比自建工厂便宜。
据来自摩托罗拉内部人士的消息,摩托罗拉打算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都不推新品,到明年下半年才推新品。若到时新品热卖的话,摩托罗拉还有机会,如果卖不好的话,谷歌会不会不玩了呢?
其实,与其在硬件上改造摩托罗拉,软件上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在硬件比拼上,摩托罗拉推出的智能手机并不比同行差,有的体验甚至好于同行。但是在软件上,摩托罗拉则欠缺很多。比如说,摩托罗拉的应用商店可供下载的应用很少,摩托罗拉的软件和系统更新永远都是那么慢。这才应该是谷歌花大力气改造摩托罗拉的地方。
老牌手机企业在华走下神坛,也跟本土手机企业快速崛起有关。
手机芯片的高度集成、操作系统的同质化,使得本土手机企业可以同时与外资企业推出新品,而且本土企业善于外观不断翻新、价格更低,蚕食了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而高端市场又被苹果、三星牢牢占据。因此,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巨头生存越发艰难。
迄今为止,摩托罗拉在华员工总数已超过1万名,按照业界的预测,摩托罗拉中国区最大裁员规模可能在1000人左右。而GimmeCredit分析师戴夫·诺弗瑟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则称,裁员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重要的是公司需要推出吸引人的手机产品,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要这样做。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摩托罗拉公司而言,减员增效事关全局战略,但如何将裁员后的阵痛降到最低,同样不可小觑。
曾几何时,“HelloMoto”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一度让国人觉得拥有摩托罗拉手机是一个身份象征,但如今这位大佬只能暗自刮骨疗伤、断臂求生。如今的手机行业,除了苹果、三星,谁还能活得体体面面?
提高利润是摩托裁员的初衷
摩托罗拉有足够的“黄金岁月”可供回忆,但人们更多记住的是这家昔日巨头最终不得不委身于谷歌。摩托罗拉曾寄希望于靠智能手机翻身,但是无奈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同样强大。
今年5月摩托罗拉还以125亿美元不错的身价最终嫁入谷歌。但是仅仅3个月后,谷歌就宣布对其大手术,全球裁员4000人,而中国区则成为重灾区。
对于一直想靠设计出众来拯救手机业务的摩托罗拉来说,来自全球的250多名设计师是他们的“梦之队”,他们分布在美国、韩国、北京等地,在摩托罗拉向炫酷世界冲锋中充当着先锋的角色。此前的MOTO也的确获得过成功,就像“巧克力”拯救了LG一样,2004年摩托罗拉刀锋系列手机V3上市,成为改变MOTO命运的一款手机。凭借它,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在2004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到2006年,V3系列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部,这也巩固了MOTO在全球第二的位置。但与此同时,超薄已经不再是MOTO的专利,超薄在手机市场迅速被拷贝风行,产品同质化突出,而MOTO仍沉浸于V3带来的喜悦中,将产品的重点转向外观设计而非技术提升。
事实上,当前摩托罗拉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下滑,盲目扩张、员工冗长导致的利润率下跌更是重点。自2006年下半年始,摩托罗拉主要有5起大的收购,本来是打算通过收购以弥补自己在研发上的不足,然而这些企业自身的亏损增加了它的成本,所以早在今年6月初,摩托罗拉为削减成本,关闭了其位于蒙特利尔的研发中心,并撤没了225个职位。另外此前部分高层如CFO、COO的调整变动,也是调整市场战略、收缩战线的一个讯号。
摩托罗拉CFO汤姆·梅雷迪思在此前曾表示,摩托罗拉所有部门都将于明年实现盈利,其中包括移动设备部门。另外,为提高运营利润率,公司将缩短产品投资变现的时间,公司将把资金周转时间从50天减少到25天,以增加现金流量,而每缩短一天就可增加8500万美元的现金。梅雷迪思认为,如果将零部件采购到手机上市的时间,从当前的约6个月缩短到4~8周,那么运营利润率可提高4~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裁员计划加上其他削减成本措施,可以在明年为摩托罗拉节省约6亿美元的开支。
复制苹果模式也不会成功
按照摩托罗拉新任CEO丹尼斯?伍德赛德的说法,此次裁员意在调整公司业务模式,改变以往每年推几十款新品的策略,而选择推几款精品。这也大抵可以看出,新CEO想要学习苹果iPhone模式。但问题是,照搬这一模式能有效吗?
作为老牌的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在产业链布局上非常完善,在全球各地设有研发中心、工厂以及销售、售后以及支持系统,这对一家手机企业是必要的,确保新品能尽快生产,并尽快在全球各地上市。而如果学习苹果,在手机量不大的情况下,代工模式未必比自建工厂便宜。
据来自摩托罗拉内部人士的消息,摩托罗拉打算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都不推新品,到明年下半年才推新品。若到时新品热卖的话,摩托罗拉还有机会,如果卖不好的话,谷歌会不会不玩了呢?
其实,与其在硬件上改造摩托罗拉,软件上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在硬件比拼上,摩托罗拉推出的智能手机并不比同行差,有的体验甚至好于同行。但是在软件上,摩托罗拉则欠缺很多。比如说,摩托罗拉的应用商店可供下载的应用很少,摩托罗拉的软件和系统更新永远都是那么慢。这才应该是谷歌花大力气改造摩托罗拉的地方。
老牌手机企业在华走下神坛,也跟本土手机企业快速崛起有关。
手机芯片的高度集成、操作系统的同质化,使得本土手机企业可以同时与外资企业推出新品,而且本土企业善于外观不断翻新、价格更低,蚕食了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而高端市场又被苹果、三星牢牢占据。因此,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巨头生存越发艰难。
迄今为止,摩托罗拉在华员工总数已超过1万名,按照业界的预测,摩托罗拉中国区最大裁员规模可能在1000人左右。而GimmeCredit分析师戴夫·诺弗瑟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则称,裁员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重要的是公司需要推出吸引人的手机产品,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要这样做。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摩托罗拉公司而言,减员增效事关全局战略,但如何将裁员后的阵痛降到最低,同样不可小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