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第三方支付目前只做5%的金融业务
2012-08-07 10:13:45 来源:Chinaz 评论:0 点击: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去营业厅交电话费,而是在网上“一键充值”;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执着于出门逛街,而是在网上“刷卡购物”;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再排队去交水电煤气费,而是在网上“点击缴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让生活变得简单、方便。
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立足刚稳,产业链剧变带来了更多挑战。
政策监管、同质竞争、央企介入……
再一次,开始奋斗。
向上吧,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兴起之初,人们总是会问:互联网会改变什么?而今天,这个问题恐怕已变成:互联网不会改变什么?
当支付遇到互联网,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从1998年招商银行(10.01,0.01,0.10%)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开始算起,互联网支付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到今天,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退居二线”,各种在线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支付终端也从桌面电脑扩展到手机和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终端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从一种时尚变成了一种常态,渐渐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购物中最重要的一环——支付,却在最初的阶段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于是第三方支付这个行业应运而生。据说,如果你在网络购物时不相信卖家,但却可以相信第三方支付这个“中间人”,它可以保证你的交易安全。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已经很清楚了。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已经变得和身上的钱包一样重要。
准确来说,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今年2月份发布的《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份,第三方支付达到8300亿元,增长率112%,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达22500亿元。还有数据显示,未来3~5年内,中国移动(微博)支付市场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
在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2010年6月,央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根据其中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需要按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即“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成为合法的支付机构,而未取得资质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2011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共颁给27家单位,第三方支付走进监管时代;2012年6月29日,第四批支付牌照正式发放。至此,全国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已经有196家。
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第三方支付可经营的业务中,有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数字电视支付等。
毫无疑问,第三方支付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对于该领域中危机感十足的企业来说,挑战才刚开始。
互联网支付求突破
在多种支付方式中,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是互联网支付。其业务包括针对个人用户的机票预订、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AA制付款和生活缴费等应用产品,以及针对机票、物流、保险、基金、直销等行业推出的专业商业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财付通、汇付天下、联动优势等企业还为个人服务和行业合作提供CRM(客户管理系统)、联合营销等增值运营服务。据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介绍,由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交易中获得的分成非常低,一般都在千分之几,所以增值运营服务成为了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业务之一。
根据行业侧重点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司,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二类是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的公司,如汇付天下、快钱等金融型支付企业。
支付宝是依托淘宝平台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2011年,支付宝的日均交易额已经超过30亿元。据支付宝内部的人士透露,目前来自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等阿里系电商的交易额仍占到了支付宝总交易额的50%以上。
而汇付天下则是最早进入航空电子支付市场以及基金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汇付天下在航空电子支付的交易额达到了近1500亿元,占到航空业电子支付市场总额度的50%。而其基金的市场业务也非常大,交易规模或是航空支付市场的10倍。
联动优势则是银联与中国移动合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其进入第三方支付的渠道与支付宝、汇付天下都不同,主要是借助中国移动话费充值和金融信息服务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依靠“傍大户”成长起来的,早期的业务扩张模式是“跑马圈地”,与苏宁易购(微博)等大的电商合作,提供支付的解决方案。但随着互联网支付领域的逐渐成熟,各个支付企业也都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支付宝与分众传媒、聚划算三方合作推出“悦享拍”服务,进军O2O(OnlineToOffline)。消费者可通过装有支付宝客户端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在分众传媒的显示屏前购买聚划算上的商品和服务。聚划算资深总监程炜文表示,利用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方案,3年之内有望开启一个千亿元量级的市场。他强调,这次是一种全新模式的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未来在报纸、电视等媒介上都会有商品的二维码。
而汇付天下则将战略布局拉向了三四线城市。有数据显示,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九成以上,手机持有率也已经高于银行卡。此外,村城镇地区、小微企业对于金融和支付产品也有着迫切需求。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称,汇付天下已经从“傍大户”模式转向“服务中小商户”模式。
另外,财付通、汇付天下等公司则都在重点布局移动支付领域,推出各自在移动客户端的支付产品。比如,财付通已经拥有基于WAP、HTML5和支持苹果、安卓、塞班等不同终端的移动支付产品,下载安装量已超过千万,并且已开通购买QQ服务、话费充值、电影票预订、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等多项手机服务。汇付天下去年11月就提出了“ASI@战略”,针对不同领域推出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基金交易“天天盈”平台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可覆盖80%的基金产品,有150万实名制的用户。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表示,基金的交易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半至下午3点,汇付天下推出的天天盈手机端产品,是为了让用户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交易。
但互联网公司所推出的移动支付,借助的仍然是互联网的平台,本质上是互联网支付的线下延伸,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移动”的特色。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进入“后牌照时代”。“未来3年,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排位赛’,市场前几位的公司将基本从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诞生。”汤伟也认为,现在已经不是拼资质、拼有没有牌照的时代了,价格战会洗掉那些只会从手续费中分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移动支付寻整合
易观国际(微博)的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87亿户,交易额达742亿元,同比增长67.8%。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
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探路的,有电信运营商、银联等主导的近场支付(HFC),有拉卡拉等移动支付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有互联网支付企业在线下的业务延伸。
近日,国内近场支付的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移动与银联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可在印有非接触受理标识“QuickPass”的POS机上通过“刷手机”进行远程支付操作。中国移动与银联的合作,意味着移动支付由中国移动、银联和第三方支付的三足鼎立格局转为两大阵营,并且两种支付标准有望得以统一。
在此之前,移动支付存在两种技术标准,分别是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和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合作达成后,中国移动将转移至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并推出SIM卡内置、贴片及挂件3套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目前我们和银联的标准已经统一,平台也搭建起来了,下一步要尽快把NFC的功能内置到手机中去。”他还透露,接下来双方将在50个城市进行试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谷歌钱包的失败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利益协调问题。要发展近场支付,协调好运营商、银联及手机厂商的利益分配是关键。
目前,全球惟一大规模普及近场手机支付网络的是日本。早在2004年,日本就开始发展“手机钱包”业务。截至2010年,日本三大运营商共有4800万移动支付用户,占日本移动用户总量的40%。
其实,日本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上同样巨头云集,利益复杂交错。但最后,各环节上的企业都只专注于自己有核心优势的一块,不去涉足其他领域。“这其实是商业博弈的结果。因为企业意识到谁也不能在产业链上自己从头做到尾,所以选择了合作。”日本管理咨询公司野村综研主任研究员陶旭骏表示。
除了强势的运营商和银联,涉入移动支付的也有第三方的创业者。
拉卡拉是一家定位“便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且,与其他公司不同的一点是,拉卡拉是从线下的便利店开始,反向朝着线上支付发力的。
2007年,拉卡拉开始进入便利店,通过与终端和渠道厂商逐个洽谈的方式,最终达到了现在300个城市、6万个便利店的终端布局规模,这是拉卡拉的第一个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拉卡拉在报亭等地点设立了公共的终端设备,并增加了商户收单服务,即拉卡拉多功能POS机进行银行卡收单。另外,拉卡拉在今年还推出了基于手机音频接口做的类似Square的迷你刷卡器,用户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再通过这个刷卡器就可以完成信用卡还款、银行转账等业务。
孙陶然称,拉卡拉的发展模式有点类似于运营商:最初公共的刷卡设备像公用电话亭,后来带刷卡的电话进入每个家庭中,现在则设计出了手机端的迷你刷卡器。
值得注意的是,拉卡拉的设备,无论是电话支付、通过手机音频接口支付还是通过拉卡拉POS机支付,都离不开“刷银行卡”这个环节。业界人士分析,这种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有利有弊。首先,拉卡拉的支付方案都是需要硬件支持的,这在前期发展上是一个门槛,但一旦规模化,这个问题就会越来越小;此外,这种方式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刷卡支付”的环节,保留了用户惯用的消费方式,有利于培养用户群体,但也仍然需要依赖银行卡。在目前移动支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走访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他们普遍认为,就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而言,技术和标准只是手段,更多的行业机构和支付企业将关注点聚焦在商业模式和行业应用的创新上。
有消息称,下一代iPhone将会内置近场支付芯片,试图占领移动支付市场。一旦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商入局,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但总体来说,移动支付领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各方还都在探路中,要做到真正的普及,产业链的重组整合不可避免。
银行卡收单找支持
银行卡收单业务就是消费者在商户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后,商户和收单机构、发卡行再进行结算。收单机构从商户那边得到交易单据和交易数据,扣除按费率计算出的费用后,再打款给商户。
收单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结算手续费。根据行业不同,费率分别为0.5%~4%不等,手续费按照7:2:1的比例,“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则为银联所有。
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其中相关规定来看,商户安装POS机的准入门槛将提高:今后银行卡同一特定商户签约的收单机构为一家,每个收银柜台只能摆放一台可联网通用的受理终端,上述规定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一户一行、一柜一机”,其严格程度超过了业内预期。
自去年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宝、汇付天下、拉卡拉等多家公司开始布局POS收单业务,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竞争的新焦点。
支付宝2012年3月宣布3年内投入3亿元进军货到付款市场,并将为线下支付提供3万台POS终端。汇付天下2月份也开始涉足POS机收单业务,已经布局了数万台的POS机,预计年底将突破10万台。此外,拉卡拉也在数月内发展了近4万台POS终端。
记者了解到,由于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布局已经多年,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大多只能选择与中小商户达成合作。因为,去商业银行办理申请POS机对中小商户来说有一定门槛,办理时间也较长;相比之下,选择第三方支付企业则最快一天就可以申请完毕,大大降低了中小商户的使用门槛。
有媒体报道称,针对新规定的出台,银行机构认为收单业务野蛮发展多年之后,终于有了法规的规范和制约,这将有助于引导行业走出价格战、规模战。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则普遍认为“限制较多、规定较细”,其意见主要集中在分支机构、清算管理、一柜一机和创新四个方面。
很显然,进入银行卡收单这一领域,第三方支付企业将遇到重重阻力。作为市场新晋者的第三方支付想要有所作为,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当局者说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第三方支付已经进入“后牌照时代”。未来3年,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排位赛’,市场前几位的公司将基本从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诞生。
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现在已经不是拼资质、拼有没有牌照的时代了,价格战会洗牌掉那些只会从手续费中分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交易中获得的分成非常低,一般都在千分之几,所以增值运营服务成为了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业务。
第三方支付会威胁到银行吗?
■本报记者王一粟
“以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日前,在深圳举办的2012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CBI)全球高峰论坛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表示。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对旧的产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冲击。艾瑞咨询(微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支付在2011年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0105亿元,在2012年将达到22038亿元,互联网带来的对金融行业的变革已经毋庸置疑。
马蔚华表示,Facebook8.4亿实名制的客户形成了巨大的网络社区,并使得信息充分共享。“其中有很多人提供存款,也有很多人需要资金,将来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让资金供给和需求进行有序排列,通过云计算和资讯体系的完善,确定风险成交的价格。每个人手里有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在手上完成,不需要银行作为中介。”
在互联网支付的领域中,除了传统的金融体系内的银行、银联等商业机构之外,还有借助互联网技术涉足金融业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那么,第三方支付真的能够威胁银行的生存吗?
记者就此求证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但他们都认为问题没那么严重。
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称,第三方支付与银行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银行看重存款与贷款的利率差,而第三方支付更看重商户服务,希望从服务中为用户增值以获得利益。“双方的互补,对促进整个支付产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称,第三方支付企业只能做金融业务中5%的业务,并且利润最高的信贷、存款、理财等业务,第三方支付都还无法去做。并且拉卡拉的目的之一是让用户更方便地去使用银行卡,所以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双方的最终目的是共赢。
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则对记者表示,支付宝始终把自己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未来也不会成为一家金融公司,支付宝更看重的是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外界总是认为支付宝的保障金,即沉淀资金很庞大,可以去做很多银行做的事情。但实际上,国家对沉淀资金的监管很严格,支付宝也不会去动用这笔钱。”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张萌称,第三方支付只是金融业务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的结算还是由银行来进行的,并且第三方支付的服务都是基于银行的业务基础之上的,所以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应该还是以合作为主。
另外,她认为马蔚华重点想说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服务的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求在改变,银行业需要重视客户的这种改变,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去服务企业和个人用户。“在互联网的领域中,可以实现信息分享,但也需要有机构对交易的风险做把控,个人用户是无法对这种风险把控的。所以银行的生存不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困难。”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让生活变得简单、方便。
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立足刚稳,产业链剧变带来了更多挑战。
政策监管、同质竞争、央企介入……
再一次,开始奋斗。
向上吧,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兴起之初,人们总是会问:互联网会改变什么?而今天,这个问题恐怕已变成:互联网不会改变什么?
当支付遇到互联网,一场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从1998年招商银行(10.01,0.01,0.10%)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开始算起,互联网支付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到今天,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退居二线”,各种在线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支付终端也从桌面电脑扩展到手机和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终端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从一种时尚变成了一种常态,渐渐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购物中最重要的一环——支付,却在最初的阶段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于是第三方支付这个行业应运而生。据说,如果你在网络购物时不相信卖家,但却可以相信第三方支付这个“中间人”,它可以保证你的交易安全。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已经很清楚了。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已经变得和身上的钱包一样重要。
准确来说,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今年2月份发布的《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份,第三方支付达到8300亿元,增长率112%,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达22500亿元。还有数据显示,未来3~5年内,中国移动(微博)支付市场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
在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2010年6月,央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根据其中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需要按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即“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成为合法的支付机构,而未取得资质的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2011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共颁给27家单位,第三方支付走进监管时代;2012年6月29日,第四批支付牌照正式发放。至此,全国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已经有196家。
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第三方支付可经营的业务中,有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数字电视支付等。
毫无疑问,第三方支付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对于该领域中危机感十足的企业来说,挑战才刚开始。
互联网支付求突破
在多种支付方式中,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是互联网支付。其业务包括针对个人用户的机票预订、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AA制付款和生活缴费等应用产品,以及针对机票、物流、保险、基金、直销等行业推出的专业商业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财付通、汇付天下、联动优势等企业还为个人服务和行业合作提供CRM(客户管理系统)、联合营销等增值运营服务。据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介绍,由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交易中获得的分成非常低,一般都在千分之几,所以增值运营服务成为了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业务之一。
根据行业侧重点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司,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二类是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的公司,如汇付天下、快钱等金融型支付企业。
支付宝是依托淘宝平台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2011年,支付宝的日均交易额已经超过30亿元。据支付宝内部的人士透露,目前来自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等阿里系电商的交易额仍占到了支付宝总交易额的50%以上。
而汇付天下则是最早进入航空电子支付市场以及基金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汇付天下在航空电子支付的交易额达到了近1500亿元,占到航空业电子支付市场总额度的50%。而其基金的市场业务也非常大,交易规模或是航空支付市场的10倍。
联动优势则是银联与中国移动合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其进入第三方支付的渠道与支付宝、汇付天下都不同,主要是借助中国移动话费充值和金融信息服务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依靠“傍大户”成长起来的,早期的业务扩张模式是“跑马圈地”,与苏宁易购(微博)等大的电商合作,提供支付的解决方案。但随着互联网支付领域的逐渐成熟,各个支付企业也都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支付宝与分众传媒、聚划算三方合作推出“悦享拍”服务,进军O2O(OnlineToOffline)。消费者可通过装有支付宝客户端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在分众传媒的显示屏前购买聚划算上的商品和服务。聚划算资深总监程炜文表示,利用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方案,3年之内有望开启一个千亿元量级的市场。他强调,这次是一种全新模式的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未来在报纸、电视等媒介上都会有商品的二维码。
而汇付天下则将战略布局拉向了三四线城市。有数据显示,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九成以上,手机持有率也已经高于银行卡。此外,村城镇地区、小微企业对于金融和支付产品也有着迫切需求。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称,汇付天下已经从“傍大户”模式转向“服务中小商户”模式。
另外,财付通、汇付天下等公司则都在重点布局移动支付领域,推出各自在移动客户端的支付产品。比如,财付通已经拥有基于WAP、HTML5和支持苹果、安卓、塞班等不同终端的移动支付产品,下载安装量已超过千万,并且已开通购买QQ服务、话费充值、电影票预订、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等多项手机服务。汇付天下去年11月就提出了“ASI@战略”,针对不同领域推出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基金交易“天天盈”平台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可覆盖80%的基金产品,有150万实名制的用户。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表示,基金的交易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半至下午3点,汇付天下推出的天天盈手机端产品,是为了让用户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交易。
但互联网公司所推出的移动支付,借助的仍然是互联网的平台,本质上是互联网支付的线下延伸,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移动”的特色。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进入“后牌照时代”。“未来3年,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排位赛’,市场前几位的公司将基本从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诞生。”汤伟也认为,现在已经不是拼资质、拼有没有牌照的时代了,价格战会洗掉那些只会从手续费中分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移动支付寻整合
易观国际(微博)的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87亿户,交易额达742亿元,同比增长67.8%。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
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探路的,有电信运营商、银联等主导的近场支付(HFC),有拉卡拉等移动支付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有互联网支付企业在线下的业务延伸。
近日,国内近场支付的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移动与银联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可在印有非接触受理标识“QuickPass”的POS机上通过“刷手机”进行远程支付操作。中国移动与银联的合作,意味着移动支付由中国移动、银联和第三方支付的三足鼎立格局转为两大阵营,并且两种支付标准有望得以统一。
在此之前,移动支付存在两种技术标准,分别是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和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合作达成后,中国移动将转移至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并推出SIM卡内置、贴片及挂件3套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目前我们和银联的标准已经统一,平台也搭建起来了,下一步要尽快把NFC的功能内置到手机中去。”他还透露,接下来双方将在50个城市进行试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谷歌钱包的失败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利益协调问题。要发展近场支付,协调好运营商、银联及手机厂商的利益分配是关键。
目前,全球惟一大规模普及近场手机支付网络的是日本。早在2004年,日本就开始发展“手机钱包”业务。截至2010年,日本三大运营商共有4800万移动支付用户,占日本移动用户总量的40%。
其实,日本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上同样巨头云集,利益复杂交错。但最后,各环节上的企业都只专注于自己有核心优势的一块,不去涉足其他领域。“这其实是商业博弈的结果。因为企业意识到谁也不能在产业链上自己从头做到尾,所以选择了合作。”日本管理咨询公司野村综研主任研究员陶旭骏表示。
除了强势的运营商和银联,涉入移动支付的也有第三方的创业者。
拉卡拉是一家定位“便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且,与其他公司不同的一点是,拉卡拉是从线下的便利店开始,反向朝着线上支付发力的。
2007年,拉卡拉开始进入便利店,通过与终端和渠道厂商逐个洽谈的方式,最终达到了现在300个城市、6万个便利店的终端布局规模,这是拉卡拉的第一个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拉卡拉在报亭等地点设立了公共的终端设备,并增加了商户收单服务,即拉卡拉多功能POS机进行银行卡收单。另外,拉卡拉在今年还推出了基于手机音频接口做的类似Square的迷你刷卡器,用户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再通过这个刷卡器就可以完成信用卡还款、银行转账等业务。
孙陶然称,拉卡拉的发展模式有点类似于运营商:最初公共的刷卡设备像公用电话亭,后来带刷卡的电话进入每个家庭中,现在则设计出了手机端的迷你刷卡器。
值得注意的是,拉卡拉的设备,无论是电话支付、通过手机音频接口支付还是通过拉卡拉POS机支付,都离不开“刷银行卡”这个环节。业界人士分析,这种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有利有弊。首先,拉卡拉的支付方案都是需要硬件支持的,这在前期发展上是一个门槛,但一旦规模化,这个问题就会越来越小;此外,这种方式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刷卡支付”的环节,保留了用户惯用的消费方式,有利于培养用户群体,但也仍然需要依赖银行卡。在目前移动支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者走访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他们普遍认为,就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而言,技术和标准只是手段,更多的行业机构和支付企业将关注点聚焦在商业模式和行业应用的创新上。
有消息称,下一代iPhone将会内置近场支付芯片,试图占领移动支付市场。一旦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商入局,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但总体来说,移动支付领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各方还都在探路中,要做到真正的普及,产业链的重组整合不可避免。
银行卡收单找支持
银行卡收单业务就是消费者在商户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后,商户和收单机构、发卡行再进行结算。收单机构从商户那边得到交易单据和交易数据,扣除按费率计算出的费用后,再打款给商户。
收单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结算手续费。根据行业不同,费率分别为0.5%~4%不等,手续费按照7:2:1的比例,“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则为银联所有。
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其中相关规定来看,商户安装POS机的准入门槛将提高:今后银行卡同一特定商户签约的收单机构为一家,每个收银柜台只能摆放一台可联网通用的受理终端,上述规定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一户一行、一柜一机”,其严格程度超过了业内预期。
自去年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宝、汇付天下、拉卡拉等多家公司开始布局POS收单业务,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竞争的新焦点。
支付宝2012年3月宣布3年内投入3亿元进军货到付款市场,并将为线下支付提供3万台POS终端。汇付天下2月份也开始涉足POS机收单业务,已经布局了数万台的POS机,预计年底将突破10万台。此外,拉卡拉也在数月内发展了近4万台POS终端。
记者了解到,由于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布局已经多年,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大多只能选择与中小商户达成合作。因为,去商业银行办理申请POS机对中小商户来说有一定门槛,办理时间也较长;相比之下,选择第三方支付企业则最快一天就可以申请完毕,大大降低了中小商户的使用门槛。
有媒体报道称,针对新规定的出台,银行机构认为收单业务野蛮发展多年之后,终于有了法规的规范和制约,这将有助于引导行业走出价格战、规模战。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则普遍认为“限制较多、规定较细”,其意见主要集中在分支机构、清算管理、一柜一机和创新四个方面。
很显然,进入银行卡收单这一领域,第三方支付企业将遇到重重阻力。作为市场新晋者的第三方支付想要有所作为,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当局者说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第三方支付已经进入“后牌照时代”。未来3年,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排位赛’,市场前几位的公司将基本从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诞生。
汇付天下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汤伟:现在已经不是拼资质、拼有没有牌照的时代了,价格战会洗牌掉那些只会从手续费中分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交易中获得的分成非常低,一般都在千分之几,所以增值运营服务成为了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业务。
第三方支付会威胁到银行吗?
■本报记者王一粟
“以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日前,在深圳举办的2012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CBI)全球高峰论坛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表示。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对旧的产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冲击。艾瑞咨询(微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支付在2011年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0105亿元,在2012年将达到22038亿元,互联网带来的对金融行业的变革已经毋庸置疑。
马蔚华表示,Facebook8.4亿实名制的客户形成了巨大的网络社区,并使得信息充分共享。“其中有很多人提供存款,也有很多人需要资金,将来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让资金供给和需求进行有序排列,通过云计算和资讯体系的完善,确定风险成交的价格。每个人手里有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在手上完成,不需要银行作为中介。”
在互联网支付的领域中,除了传统的金融体系内的银行、银联等商业机构之外,还有借助互联网技术涉足金融业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那么,第三方支付真的能够威胁银行的生存吗?
记者就此求证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但他们都认为问题没那么严重。
联动优势副总经理李贲称,第三方支付与银行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银行看重存款与贷款的利率差,而第三方支付更看重商户服务,希望从服务中为用户增值以获得利益。“双方的互补,对促进整个支付产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称,第三方支付企业只能做金融业务中5%的业务,并且利润最高的信贷、存款、理财等业务,第三方支付都还无法去做。并且拉卡拉的目的之一是让用户更方便地去使用银行卡,所以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双方的最终目的是共赢。
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则对记者表示,支付宝始终把自己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未来也不会成为一家金融公司,支付宝更看重的是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外界总是认为支付宝的保障金,即沉淀资金很庞大,可以去做很多银行做的事情。但实际上,国家对沉淀资金的监管很严格,支付宝也不会去动用这笔钱。”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张萌称,第三方支付只是金融业务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的结算还是由银行来进行的,并且第三方支付的服务都是基于银行的业务基础之上的,所以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应该还是以合作为主。
另外,她认为马蔚华重点想说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服务的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求在改变,银行业需要重视客户的这种改变,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去服务企业和个人用户。“在互联网的领域中,可以实现信息分享,但也需要有机构对交易的风险做把控,个人用户是无法对这种风险把控的。所以银行的生存不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困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