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与马化腾的交易焦点:财新计划三年内IPO
2012-07-30 09:56:33 来源:Chinaz 评论:0 点击:
但是一位接近财新传媒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浙报并未将财新合并进上市公司报表,但是也不肯稀释自己40%的股权比例,IPO计划可能遇到障碍。
此前,坊间一直有传言称,财新传媒将被注入上市公司浙报传媒。浙报传媒董秘曾表示,浙报控股在对财新传媒达到控股并且财新盈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此外,浙报传媒在年报中也对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了说明,重申未来不会进一步增持财新传媒的股份以达到控股地位,不会寻求对财新传媒董事会的控制,也不会参与财新传媒的公司管理和经营,一旦持有财新传媒的股份达到控股比例,会将所持有的财新传媒全部股权以适当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大陆最富纸媒团队?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2011年浙报转让股权公告还显示,财新传媒成立于2009年12月,浙报传媒出资4000万元持股40%,天津知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域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汇思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三家公司分别持有财新传媒20%、20%和19%的股份,剩余1%股份由自然人葛倩持有。
其中,天津三家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2605万,2605万,2475万,均成立于2010年5月20日,法人均为北京财敦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委派代表为新世纪周刊副主编吴鹏。而北京财敦敏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
换言之,三家天津系公司实为一致行动人,为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三家公司其实都是财新传媒股份的代持工具,其所代持股份部分归财新团队高管所有,部分为PE的小额投资,这些股份都是由法人代持,避免了股权分散所带来的弊端,也不会影响控制权。
至今,外界并不清楚投资财新的PE名单。理财周报了解到的消息是,方风雷旗下的厚朴基金拥有少量股权。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份截至2011年的财新传媒股权资料上,出现了北大文化和君远投资两家公司,各自持有10%股份。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以此估值,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胡舒立团队曾建立过公司,在3年前她从联办出走时,当时有报道称,她和秘书高海燕在员工公司中持股合计接近20%。
有消息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称,本轮腾讯增资,财新传媒原有PE大多没有选择跟进,股权稀释大半,而员工持股团队被稀释比例较小。
“全媒体”财新模式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
目前,财新传媒经营部由吴传晖任总经理,她也是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兼总经理、《新世纪》周刊总经理,吴传晖也曾是从财经团队出走的成员之一,曾负责全面营运及管理《财经》的经营业务。
吴在传媒行业有超过十年的经验,被业界评价为胡舒立的最佳搭档,她先于胡舒立离开《财经》杂志。
而胡舒立本人显然更乐于负责和言谈财新的媒体业务部分内容。
2009年12月,刚刚从哥本哈根回国的胡舒立,原《财经》杂志副总编杨大明,和部分原《财经》杂志北京、上海的记者,经济学家吴敬琏、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和《比较》执行主编肖梦等人在一个小型的办公室中参加了揭幕仪式,财新传媒就此出世。
对于财新的规划,胡舒立始终重申“全媒体”概念。资料显示,财新传媒目前拥有杂志(包括《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月刊、《比较》)、网站(财新网)、视频(财新视频),图书(已出版《舒立观察》、《中国2012》等),会议(峰会、论坛、圆桌),以及“思享家”高端网络社交平台,同时还有财新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布局基本形成。
除此之外,财新的与众不同还表现在版权保护的力度上,之前一直强调“直接到达用户”的能力,比较少与门户等新媒体运营平台进行合作,对于侵犯其版权的行为从来都是“睚眦必报”,每年定期发布的数期侵权公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在内的不少主流门户网站都曾被点名,甚至连对财新传媒最大股东浙报传媒旗下《钱江晚报》,胡舒立此前的老东家财讯传媒下属的和讯网均未能网开一面。
为了保护“新闻为公”的原则不受权力与商业利益的侵蚀,财新传媒特别建立了民间监督机构——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对于编辑方针和总编辑的任免拥有决策权。首届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委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保育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比较》杂志执行主编肖梦担任。吴敬琏任公信力委员会主席。
特立独行的财新传媒在试水一种特殊的运营模式。
据接近财新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财新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会议合作,杂志及图书发行等,版权合作费用很少,而且已实现管理层与员工持股,独立上市的意图明显。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这区别于其他媒体,但不失为一种新的报业发展模式。”某媒体业内人士如是说。
胡舒立曾这样说过,《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2009年11月15日,胡舒立在离开《财经》前的最后一篇博文《我走了,再见》的博文中这样写道:“好在我们坚信这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机会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压力。没有理由放弃,就是因为机会总在那里。”
现在,她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机会吗?
此前,坊间一直有传言称,财新传媒将被注入上市公司浙报传媒。浙报传媒董秘曾表示,浙报控股在对财新传媒达到控股并且财新盈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此外,浙报传媒在年报中也对未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了说明,重申未来不会进一步增持财新传媒的股份以达到控股地位,不会寻求对财新传媒董事会的控制,也不会参与财新传媒的公司管理和经营,一旦持有财新传媒的股份达到控股比例,会将所持有的财新传媒全部股权以适当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大陆最富纸媒团队?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2011年浙报转让股权公告还显示,财新传媒成立于2009年12月,浙报传媒出资4000万元持股40%,天津知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域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汇思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三家公司分别持有财新传媒20%、20%和19%的股份,剩余1%股份由自然人葛倩持有。
其中,天津三家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2605万,2605万,2475万,均成立于2010年5月20日,法人均为北京财敦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委派代表为新世纪周刊副主编吴鹏。而北京财敦敏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
换言之,三家天津系公司实为一致行动人,为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三家公司其实都是财新传媒股份的代持工具,其所代持股份部分归财新团队高管所有,部分为PE的小额投资,这些股份都是由法人代持,避免了股权分散所带来的弊端,也不会影响控制权。
至今,外界并不清楚投资财新的PE名单。理财周报了解到的消息是,方风雷旗下的厚朴基金拥有少量股权。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份截至2011年的财新传媒股权资料上,出现了北大文化和君远投资两家公司,各自持有10%股份。
包括胡舒立在内的财新团队持股比例或接近30%。以此估值,财新团队股权账面价值可能超过8000万元。
胡舒立团队曾建立过公司,在3年前她从联办出走时,当时有报道称,她和秘书高海燕在员工公司中持股合计接近20%。
有消息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称,本轮腾讯增资,财新传媒原有PE大多没有选择跟进,股权稀释大半,而员工持股团队被稀释比例较小。
“全媒体”财新模式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
目前,财新传媒经营部由吴传晖任总经理,她也是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兼总经理、《新世纪》周刊总经理,吴传晖也曾是从财经团队出走的成员之一,曾负责全面营运及管理《财经》的经营业务。
吴在传媒行业有超过十年的经验,被业界评价为胡舒立的最佳搭档,她先于胡舒立离开《财经》杂志。
而胡舒立本人显然更乐于负责和言谈财新的媒体业务部分内容。
2009年12月,刚刚从哥本哈根回国的胡舒立,原《财经》杂志副总编杨大明,和部分原《财经》杂志北京、上海的记者,经济学家吴敬琏、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和《比较》执行主编肖梦等人在一个小型的办公室中参加了揭幕仪式,财新传媒就此出世。
对于财新的规划,胡舒立始终重申“全媒体”概念。资料显示,财新传媒目前拥有杂志(包括《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月刊、《比较》)、网站(财新网)、视频(财新视频),图书(已出版《舒立观察》、《中国2012》等),会议(峰会、论坛、圆桌),以及“思享家”高端网络社交平台,同时还有财新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布局基本形成。
除此之外,财新的与众不同还表现在版权保护的力度上,之前一直强调“直接到达用户”的能力,比较少与门户等新媒体运营平台进行合作,对于侵犯其版权的行为从来都是“睚眦必报”,每年定期发布的数期侵权公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在内的不少主流门户网站都曾被点名,甚至连对财新传媒最大股东浙报传媒旗下《钱江晚报》,胡舒立此前的老东家财讯传媒下属的和讯网均未能网开一面。
为了保护“新闻为公”的原则不受权力与商业利益的侵蚀,财新传媒特别建立了民间监督机构——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对于编辑方针和总编辑的任免拥有决策权。首届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委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保育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比较》杂志执行主编肖梦担任。吴敬琏任公信力委员会主席。
特立独行的财新传媒在试水一种特殊的运营模式。
据接近财新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财新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会议合作,杂志及图书发行等,版权合作费用很少,而且已实现管理层与员工持股,独立上市的意图明显。
“通过此次腾讯入股事件,可以看做财新将影响力做大之后,以股权换取投资的成功案例,这区别于其他媒体,但不失为一种新的报业发展模式。”某媒体业内人士如是说。
胡舒立曾这样说过,《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2009年11月15日,胡舒立在离开《财经》前的最后一篇博文《我走了,再见》的博文中这样写道:“好在我们坚信这是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机会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压力。没有理由放弃,就是因为机会总在那里。”
现在,她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机会吗?
上一篇:京东商城:已经没有上市机会!
下一篇:互联网手机争夺战:销售遇冷 抢入口成伪概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