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界迎来明星时代
2012-09-12 09:47:42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前两年明星流行参股做股东,如今的名人又热衷于跨界做创投。PE(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最近连连招来了姚明、张艺谋等知名人士的垂青,两者加在一起的基金规模达到了86亿元。近年股市的不景气多多少少浇熄了众多明星的炒股热情,现在文体名人再度跨界操刀PE,究竟是心血来潮的玩票,还是深谋远虑的转型?而其身上的“名人效应”,又到底能否成就他们的投资大亨梦?
拼规模
张艺谋20亿成立文化产业基金
姚明旗下PE基金规模约66亿
资本市场有这样一个说法,在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富翁,没有一个不是靠原始股权而富有的,PE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富积累模式,也是最快成就富翁的摇篮。一边有投资者对高额回报的期望,另一边还有中小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PE与企业以互利共赢的生态而存在。如今,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来了不少业界“新兵”。
不要小看了这些PE界的“新兵”,他们可都是各自行业的大腕。其中一位是张艺谋,要说老谋子在中国电影圈的地位,可不亚于资本市场的王亚伟等大鳄。不过,老谋子如今并不满足于一年一部的商业大片,以及超百场的“印象”系列演出,和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分手”后,“单飞”的张艺谋决定要成立2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
根据这一周来市场流传出的各种版本来看,过去数月间老谋子一直在找影视公司洽谈合作。有传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开出上亿元现金、股票分成和股权的价码邀请张艺谋加盟,但遭到回绝的;也有传万达集团与老谋子进行天价签约谈判,现已陷入停滞的;而最新消息则是,老谋子已决定不再签约任何影视公司,将于上海谋划成立规模为20亿元的“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合作方是业内并不知名的坤宏传媒集团。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坤宏传媒集团是一家多领域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关注领域涉及金融、地产、能源、传媒等,与美国融联投资、香港南华金融控股、上海中丞信实业、侨江集团等为战略合作伙伴。
无独有偶,“小巨人”姚明经过一段时间的退役休整之后,最近也正式接手了重庆渝富弘远股权投资基金,而其第一单投资可能是注资重庆的银海租赁。如果再算上2011年由姚明中方经纪人陆浩发起组建、姚明参与筹建的黄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杉基金加上弘远基金,姚明旗下的基金总规模将达到约66亿元,而他也被誉为文体界涉足PE业务的“第一人”。
论资历
张艺谋错失“印象丽江”
姚明投资合众思壮收益超15倍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和姚明两人在投资领域的经验也不尽相同。
从公开资料来看,姚明此前在北京合众思壮、巨鲸音乐网等的股权投资,都比较成功。而普通投资者比较熟悉的,可能还要数姚明在合众思壮上的投资。资料显示,姚明先是担任合众思壮产品的代言人,而后在合众思壮上市前成为公司股东。2007年,合众思壮总裁郭信平将其个人所持的合众思壮中0.75%的股权转让给姚明。2010年4月初,头顶“姚明概念股”光环的合众思壮一上市,立即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也让原始股东姚明个人财富迅速膨胀。若以上市之后最高价算,姚明所持有的合众思壮最高市值将近7700万元。
不过随着大盘的持续下跌,合众思壮的股价现在也只有峰值时的十分之一多一点。按照周一15.73元的收盘价算,姚明持股市值仅剩下1600万元左右。再加上两次分红所得的39万元红利(税后),姚明所持有的合众思壮总市值较最高时减少了6000万元,缩水幅度近八成。然而对于姚明而言,尽管合众思壮股价大幅缩水,但相较于当初99.37万元的成本,投资收益目前仍超过15倍,让绝大多数投资者艳羡不已。从2009年开始,姚明又开始接手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试水俱乐部的运作。
相比之下,张艺谋在投资领域却是不折不扣的“新兵”,而老谋子对商业的敏锐感似乎也表现得不够突出。据媒体此前报道,张艺谋在参与“印象丽江”的系列中,其实已拥有了不小的股权,但是张艺谋感觉这部分股权意义不大,随后便低价转让了。不想此后该“印象”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金字招牌”张艺谋却由股权拥有者变成了单纯的制作者。
看前景
电影行业整体发展势头正猛
体育行业资本化较逊色
从上述经历可以看到,明星们在投资方面的表现也是有好有坏。如今,“名人效应”能否又让他们在PE界游刃有余?
在业内投资人看来,尽管张艺谋和姚明均享有盛名,但其背后站着各自的行业,投身PE所面临的压力其实不尽相同。让市场对张艺谋投以乐观态度的,是国内电影行业整体的发展势头。从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国内出台了100多种配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投资界人士曾对记者戏言,称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文化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个“富矿”。之所以称其为“最后”,是因为在经历了改制、转型后,文化产业几乎是最后一个面向资本市场开放的行业;而之所以称为“富矿”,是因为你无法想象文化这座矿里能够蕴含多大的能量。根据2012年初人民网发布的资料显示,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而众所周知的是,张艺谋是电影的“产品生产者”,这个位置使得他对产业链拥有足够的认知。
相对而言,姚明所拥有的体育背景,在资本化程度上则面临着不小的难题。记者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几年前也就是在2008年左右,体育用品业是PE眼中的“香饽饽”,从此前已成功上市的李宁、安踏、特步等体育服饰用品公司的经历来看,其成长背后都有资本推手的助阵。不过,正是因为处于体育产业链的“后端”,体育用品领域能获得的投资机会已然不多。然而,在姚明个人经验集中的体育俱乐部领域,目前受政府影响较大,仍然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困境,仍然是PE投资较为冷门的领域。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到底是不是杀入PE的好时机,恐怕还要先打个问号。全球经济下行、A股和H股低迷,IPO市场冷淡,这些不利因素已扩散到PE市场。根据香港数据供应商亚洲私人股本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在中国运作的PE公司通过出售投资获得的资金为21亿美元,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许多人惊讶地发现,即使是明星机构在PE投资中也会出现浮亏。今年6月18日,协众国际在港交所鸣锣开市,给背后的投资机构鼎晖及中信资本带来的是-0.29倍、-0.30倍的账面回报。同样亏钱的还有九鼎投资,今年4月27日中盛资源赴港上市,九鼎投资首次试水港股的成绩并不好看,仅获得-0.22倍的退出股权的回报,亏损近300万美元。
大众围观:U2乐队也在玩PE
国外明星移师PE业的也有不少先例。曾被MTV评为“最具影响力音乐巨星”的U2乐队主唱——爱尔兰摇滚歌手波诺与前EA总裁JohnRiccitiello联合创立了专注于媒体、娱乐和科技投资的PE基金ElevationPartners,成为其6个合伙人之一。而这只PE基金近年来动作频频,先后购入了《福布斯》的部分股权以及古墓丽影游戏公司。
同时,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前四分卫SteveYoung则创立了PE基金HuntsmanGayGlobalCapital,现为该基金执行合伙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和姚明同为篮球巨星的“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现在也是星巴克、24小时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涉猎食品与设备管理、房地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业务。
PE界人士:“名人效应”难长久
“其实我们业内关于这个话题已经谈过很多次,大多数人都是一笑而过。不过张艺谋和姚明都做回自己熟悉的东西,张做电影,姚做体育,其实感觉还是挺好的,毕竟他们从本质上是了解这个东西的,比很多半路出家的投资人应靠谱不少。”广州一位PE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不过也有人不无忧虑地表示,名人跨界投资总是喜欢“大手笔”,但其实所谓的“名人效应”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递减。而且他们的短板也很明显,缺少成熟的人脉、专业的项目挖掘团队、成功退出案例等等。对于PE新秀,专业团队运作能力才是争取LP的关键。因此对名人而言,颇具可行性的建议,还是选择专业的合伙人,或者专业的PE基金联合投资。
拼规模
张艺谋20亿成立文化产业基金
姚明旗下PE基金规模约66亿
资本市场有这样一个说法,在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富翁,没有一个不是靠原始股权而富有的,PE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富积累模式,也是最快成就富翁的摇篮。一边有投资者对高额回报的期望,另一边还有中小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PE与企业以互利共赢的生态而存在。如今,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来了不少业界“新兵”。
不要小看了这些PE界的“新兵”,他们可都是各自行业的大腕。其中一位是张艺谋,要说老谋子在中国电影圈的地位,可不亚于资本市场的王亚伟等大鳄。不过,老谋子如今并不满足于一年一部的商业大片,以及超百场的“印象”系列演出,和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分手”后,“单飞”的张艺谋决定要成立2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
根据这一周来市场流传出的各种版本来看,过去数月间老谋子一直在找影视公司洽谈合作。有传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开出上亿元现金、股票分成和股权的价码邀请张艺谋加盟,但遭到回绝的;也有传万达集团与老谋子进行天价签约谈判,现已陷入停滞的;而最新消息则是,老谋子已决定不再签约任何影视公司,将于上海谋划成立规模为20亿元的“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合作方是业内并不知名的坤宏传媒集团。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坤宏传媒集团是一家多领域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关注领域涉及金融、地产、能源、传媒等,与美国融联投资、香港南华金融控股、上海中丞信实业、侨江集团等为战略合作伙伴。
无独有偶,“小巨人”姚明经过一段时间的退役休整之后,最近也正式接手了重庆渝富弘远股权投资基金,而其第一单投资可能是注资重庆的银海租赁。如果再算上2011年由姚明中方经纪人陆浩发起组建、姚明参与筹建的黄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杉基金加上弘远基金,姚明旗下的基金总规模将达到约66亿元,而他也被誉为文体界涉足PE业务的“第一人”。
论资历
张艺谋错失“印象丽江”
姚明投资合众思壮收益超15倍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和姚明两人在投资领域的经验也不尽相同。
从公开资料来看,姚明此前在北京合众思壮、巨鲸音乐网等的股权投资,都比较成功。而普通投资者比较熟悉的,可能还要数姚明在合众思壮上的投资。资料显示,姚明先是担任合众思壮产品的代言人,而后在合众思壮上市前成为公司股东。2007年,合众思壮总裁郭信平将其个人所持的合众思壮中0.75%的股权转让给姚明。2010年4月初,头顶“姚明概念股”光环的合众思壮一上市,立即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也让原始股东姚明个人财富迅速膨胀。若以上市之后最高价算,姚明所持有的合众思壮最高市值将近7700万元。
不过随着大盘的持续下跌,合众思壮的股价现在也只有峰值时的十分之一多一点。按照周一15.73元的收盘价算,姚明持股市值仅剩下1600万元左右。再加上两次分红所得的39万元红利(税后),姚明所持有的合众思壮总市值较最高时减少了6000万元,缩水幅度近八成。然而对于姚明而言,尽管合众思壮股价大幅缩水,但相较于当初99.37万元的成本,投资收益目前仍超过15倍,让绝大多数投资者艳羡不已。从2009年开始,姚明又开始接手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试水俱乐部的运作。
相比之下,张艺谋在投资领域却是不折不扣的“新兵”,而老谋子对商业的敏锐感似乎也表现得不够突出。据媒体此前报道,张艺谋在参与“印象丽江”的系列中,其实已拥有了不小的股权,但是张艺谋感觉这部分股权意义不大,随后便低价转让了。不想此后该“印象”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金字招牌”张艺谋却由股权拥有者变成了单纯的制作者。
看前景
电影行业整体发展势头正猛
体育行业资本化较逊色
从上述经历可以看到,明星们在投资方面的表现也是有好有坏。如今,“名人效应”能否又让他们在PE界游刃有余?
在业内投资人看来,尽管张艺谋和姚明均享有盛名,但其背后站着各自的行业,投身PE所面临的压力其实不尽相同。让市场对张艺谋投以乐观态度的,是国内电影行业整体的发展势头。从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国内出台了100多种配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投资界人士曾对记者戏言,称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文化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个“富矿”。之所以称其为“最后”,是因为在经历了改制、转型后,文化产业几乎是最后一个面向资本市场开放的行业;而之所以称为“富矿”,是因为你无法想象文化这座矿里能够蕴含多大的能量。根据2012年初人民网发布的资料显示,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而众所周知的是,张艺谋是电影的“产品生产者”,这个位置使得他对产业链拥有足够的认知。
相对而言,姚明所拥有的体育背景,在资本化程度上则面临着不小的难题。记者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几年前也就是在2008年左右,体育用品业是PE眼中的“香饽饽”,从此前已成功上市的李宁、安踏、特步等体育服饰用品公司的经历来看,其成长背后都有资本推手的助阵。不过,正是因为处于体育产业链的“后端”,体育用品领域能获得的投资机会已然不多。然而,在姚明个人经验集中的体育俱乐部领域,目前受政府影响较大,仍然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困境,仍然是PE投资较为冷门的领域。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到底是不是杀入PE的好时机,恐怕还要先打个问号。全球经济下行、A股和H股低迷,IPO市场冷淡,这些不利因素已扩散到PE市场。根据香港数据供应商亚洲私人股本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在中国运作的PE公司通过出售投资获得的资金为21亿美元,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许多人惊讶地发现,即使是明星机构在PE投资中也会出现浮亏。今年6月18日,协众国际在港交所鸣锣开市,给背后的投资机构鼎晖及中信资本带来的是-0.29倍、-0.30倍的账面回报。同样亏钱的还有九鼎投资,今年4月27日中盛资源赴港上市,九鼎投资首次试水港股的成绩并不好看,仅获得-0.22倍的退出股权的回报,亏损近300万美元。
大众围观:U2乐队也在玩PE
国外明星移师PE业的也有不少先例。曾被MTV评为“最具影响力音乐巨星”的U2乐队主唱——爱尔兰摇滚歌手波诺与前EA总裁JohnRiccitiello联合创立了专注于媒体、娱乐和科技投资的PE基金ElevationPartners,成为其6个合伙人之一。而这只PE基金近年来动作频频,先后购入了《福布斯》的部分股权以及古墓丽影游戏公司。
同时,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前四分卫SteveYoung则创立了PE基金HuntsmanGayGlobalCapital,现为该基金执行合伙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和姚明同为篮球巨星的“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现在也是星巴克、24小时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涉猎食品与设备管理、房地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业务。
PE界人士:“名人效应”难长久
“其实我们业内关于这个话题已经谈过很多次,大多数人都是一笑而过。不过张艺谋和姚明都做回自己熟悉的东西,张做电影,姚做体育,其实感觉还是挺好的,毕竟他们从本质上是了解这个东西的,比很多半路出家的投资人应靠谱不少。”广州一位PE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不过也有人不无忧虑地表示,名人跨界投资总是喜欢“大手笔”,但其实所谓的“名人效应”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递减。而且他们的短板也很明显,缺少成熟的人脉、专业的项目挖掘团队、成功退出案例等等。对于PE新秀,专业团队运作能力才是争取LP的关键。因此对名人而言,颇具可行性的建议,还是选择专业的合伙人,或者专业的PE基金联合投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