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将产值1万亿
2012-08-24 11:25:09 来源:TechWeb 评论:0 点击:
为落实我市《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要求,《规划》指出,未来3年内,电子信息产业将力争完成总投资30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占全国总量10%,相当于全国10台电脑中有1台是重庆造。
昨日,市经信委有关人士对《规划》涉及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解读,涵盖产量、效益目标、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重庆晚报记者陈寒星实习生易添麒
到2015年
实现产值1万亿元
据介绍,《规划》从保持产业快速增长、构建9大产业板块、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大力培育骨干企业、狠抓技术改造与创新、积极促进绿色低碳等方面明确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市经信委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要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订单,切实解决企业困难,落实稳增长、扩内需等激励政策。以今年为例,根据目前的统计可以看到,2012年实现3300亿元产值目标的难度并不大。从中长期发展看,要加强招商引资、减轻企业负担、开拓新兴市场、加大本地产品扶持,到2015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4.7%。
9大产业板块
齐头并进
据介绍,结合当前重庆电子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要围绕做大做强计算机产业、创新云计算发展模式、开拓物联网应用市场,建设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壮大家用电子、突破基础电子、扶持应用电子,打造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9大产业板块要齐头并进,包括6000亿计算机产业集群、2000亿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千亿通信设备及物联网产业集群、百亿智能家电产业集群、200亿集成电路与元器件产业集群、200亿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百亿光伏与LED产业集群、百亿数字医疗、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集群和百亿电子装备产业集群。这9大板块构成电子信息产业1万亿元年产值。
国有民营三资企业
形成三足鼎立
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要发展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必须着力打造一批骨干企业、鼓励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有、民营、三资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今后,要实现十百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国有、民营、三资三足鼎立的态势。
重庆高校
将设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打造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
二是鼓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服务本地经济,设立相关学院,开设相关学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加快本地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是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的技术合作,鼓励企业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
昨日,市经信委有关人士对《规划》涉及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解读,涵盖产量、效益目标、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重庆晚报记者陈寒星实习生易添麒
到2015年
实现产值1万亿元
据介绍,《规划》从保持产业快速增长、构建9大产业板块、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大力培育骨干企业、狠抓技术改造与创新、积极促进绿色低碳等方面明确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市经信委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要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订单,切实解决企业困难,落实稳增长、扩内需等激励政策。以今年为例,根据目前的统计可以看到,2012年实现3300亿元产值目标的难度并不大。从中长期发展看,要加强招商引资、减轻企业负担、开拓新兴市场、加大本地产品扶持,到2015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4.7%。
9大产业板块
齐头并进
据介绍,结合当前重庆电子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要围绕做大做强计算机产业、创新云计算发展模式、开拓物联网应用市场,建设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壮大家用电子、突破基础电子、扶持应用电子,打造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9大产业板块要齐头并进,包括6000亿计算机产业集群、2000亿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千亿通信设备及物联网产业集群、百亿智能家电产业集群、200亿集成电路与元器件产业集群、200亿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百亿光伏与LED产业集群、百亿数字医疗、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集群和百亿电子装备产业集群。这9大板块构成电子信息产业1万亿元年产值。
国有民营三资企业
形成三足鼎立
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要发展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必须着力打造一批骨干企业、鼓励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有、民营、三资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今后,要实现十百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国有、民营、三资三足鼎立的态势。
重庆高校
将设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打造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
二是鼓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服务本地经济,设立相关学院,开设相关学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加快本地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是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的技术合作,鼓励企业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