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明天:如何打破尘肺病农民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
2021-09-10 14:35:35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我已经这样了,我不想让孩子还跟我一样穷一辈子。”尘肺三期病人辛焕贵看着家中仍在上学的三个子女说道,他的眼中似乎充满愧疚。
(大爱清尘志愿者帮助辛焕贵填写救助申请表|调研团队拍摄)
尘肺病,不只是一代人的悲剧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良坊镇的郭叔叔是一位确诊尘肺病13年的患者。双亲去世后,作为家中的大哥,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小学毕业后出去打工赚钱,来养活自己和弟弟妹妹。在煤窑中工作了几十年,他不仅患上了尘肺病,在一次井下作业时,郭叔叔还被机器割伤,手术切除了半只脚。确诊尘肺病后,郭叔叔的状态每况愈下。他甚至不能炒菜做饭,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家务。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妻子一人照料。然而,妻子的身体状况也并不乐观,白天如果连续在田里工作几个小时就会头疼头晕。由于郭叔叔的妻子和女儿并没有通过低保户的审核,这个家庭每个月稳定的固定经济来源只有政府对低保户的几百元补助,一人的低保补贴该如何支撑家中三人的生活开支乃至尘肺病的治疗费用。尘肺病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侵蚀着这些家庭最后的希望。
像郭叔叔一样,多数尘肺农民从事涉尘岗位都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的贫困让这些农民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们“继承”了上一代的贫困,似乎从出生那刻起,他们就注定只能选择这样带有悲剧色彩的命运故事。在社会学上,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包括身心以及社会上的各种特征被称为“代际传递”。这个社会学概念主要指孩子的各种行为与他们的父母有一定的相关性,换言之,同样的特征会在父代和子代之间的进行一种传递。随着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社会问题,探讨如何消除贫困代际传递也已成为许多人重点关注的话题。
“龙生龙,凤生凤”的迷思
中国古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通俗易懂地解释了贫困代际传递这个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贫困循环被定义为一种现象,即贫困家庭至少有三代人处于贫困状态,也就是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家庭中没有幸存的祖先拥有并能传递必要的知识、社会和文化资本来摆脱或改变贫困状况。(Payne,2005) “龙生龙,凤生凤”的俗语传递着一种人和命运之间消极的互动关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仍在运行中的煤矿|图源:李佳颖)
王娟的故事能够为“龙生龙、凤生凤”的迷思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王娟和家人住在县城中一栋整洁明亮的房子里。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制作漂亮的手帐。12岁的她和很多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带着对世界最美好的想象期待着未来。但12岁的她同时已经在寒暑假负责家中比较简单的家务活。因为她的爸爸是一位尘肺病人,病痛的折磨让他无法再做更多家务,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母亲,只能用一只手来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2岁的王娟尽管可以去畅想“诗和远方”,但依然要去面对现实的琐碎。幸运的是,王叔叔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支持女儿求学。
曾经的王叔叔为了家里修建一栋新房子,在确诊尘肺病后仍然选择前往广东务工。他在一家电子厂学习一段时间后,却因不认识仪表盘上的英文字母被辞退。因此王叔叔知道知识对于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所以他拼尽全力支持女儿读书,只希望未来的王娟可以有更体面的生活。对于贫困家庭而言,父母能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便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第一步。所谓“龙生龙,凤生凤”的迷思忽略了外部力量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成龙”“成凤”的关键因素是个人是否可以得到优质的教育。
(王娟的手帐本|调研团队拍摄)
尽管几十年前无奈选择从事涉尘行业的尘肺农民们,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然对教育的重要性了然于心,但经济困境依旧阻碍着这些家庭中的后代去完成学业。
郭叔叔家的正墙上贴着女儿读小学时获得的奖状。这个家庭并不存在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尽管大儿子早已辍学外出打工,郭叔叔和妻子也依然坚持让女儿接受教育。郭叔叔说,只要女儿成绩好、能考上高中和大学,他们就算四处借款也会一直供女儿读书。然而,求学带来的经济成本让这个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庭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郭叔叔和妻子想送孩子去城里读书,但萍乡市内学校的入学条件是拥有城镇户口,落户在城镇需要一大笔买房的钱;而一学期800元补课费也让拮据的家庭面临生存困境和支持女儿读书的两难选择。
尘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当时他们没有别的更好的维持生计的方式,才会不得已进入涉尘行业。这也让现在的他们认识到读书是唯一摆脱现有困境的出路。然而,即使是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的中国,仍然只有极少数的尘肺农民子女能够完成学业。他们大多选择初中辍学或去中职学习技术来尽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用微薄的收入来反哺早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此外,很多尘肺农民家庭的无法在维持生活和养育子女方面取得平衡,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子女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把目光移向这些尘肺农民的下一代,贫困和低教育这两个无解的难题从尘肺病人父母的手上传给他们自己,而现在又再一次传给了他们的子女。在普遍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里,只有极少数病人和他们的子女能走出贫困的循环。而在六百万尘肺农民中,又能有多少人足够幸运呢?
扶志 & 扶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些尝试
行健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肖老师阐述了她对于尘肺病人的帮扶理念, “以前整个环境都是捐款捐物,我觉得这跟我的最初的意愿背离了。我想依照我的想法来创建一种另外的公益环境,所以就创建了行健”。行健取自于“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肖会长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尘肺农民摆脱贫困的志向,让他们最终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行健帮助的沈冬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尽管得到了一些社会各界的帮扶,但家中所有的农业收入都离不开沈冬华自己的勤奋努力。沈叔叔一人要负责十亩地的耕作,同时还饲养了以鸡鸭猪鱼为主的许多家禽。虽然已到花甲之年,沈冬天华依然坚持每天去田里工作。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乐观,并且没有怨言。虽然政府已经提供了部分经济补贴,他也想依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公益组织帮助他务农创业,他便把这份感激牢记于心,迫切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帮助其他尘肺病人。
不仅是沈叔叔自己,他的子女也各自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这个小县城:沈东华的女儿在萍乡卫校上学,儿子在南昌读本科。在生活有了些许改善后,沈冬华立刻提出希望协会把对他的经济资助提供给经济情况更加窘迫的尘肺病人家庭。“一滴露水能滋润一颗茶。”沈冬华谈到他曾受到的援助时感激地说道。或许他所能给予的帮助对全国六百万的尘肺病人群体是微不足道的,但他想把曾经从社会各界获得的帮助还给其他人。沈冬华曾经是被滋润过的茶叶,现在,即使渺小,即使微不足道,他也想当那滴露水。
(志愿者采访沈冬华|调研团队拍摄)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在另一民尘肺农民应海辉的家里传承着。应海辉的尘肺病并发症状较轻,平日有余力做农活,于是他自主创业种植了一片自己的“爱心果园”,希望通过种植八月瓜来来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与中国多数父母相同,应海辉希望子女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当初儿子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选择辍学出去打工。这让应海辉的心里五味杂陈,所以他选择不遗余力地支持女儿继续求学。应海辉的女儿成绩优异,她十分清楚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这片果园能让我更加专心于学业,不用像之前一样过于担心父母。因为他们发展果园,第一是他们身体会得到锻炼,身体素质会更好一些,爸爸的身体真的比之前好了很多,平日已经很少咳嗽。其次便是经济收入,我不用担心我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了。”
通过教育“扶智”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另一种尝试。尘肺病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肖老师长期的关注点,“尘肺病的家庭里面能够出现这种优秀的孩子不多,所以我们希望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肖老师资助的一名学生成功考入了抚州的大学。大一开学时,肖老师为她凑齐了学费。而短短半年后,她主动跟肖老师联系希望停止对她的资助,因为她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负担自己的生活费用。这位学生希望肖老师能把这笔钱给到更需要帮助的人。毕业后,她在抚州消防支队做文职。对于尘肺病人子女来说,摆脱贫困的桎梏、在大城市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极其不易。但谁也没想到她会在工作一年多后又辞职回到了萍乡。她说:“我觉得我的心不安定,我还是想回到家里,我想考教师证,我想去育人。因为我发现知识真的改变了我。”
(与行健公益组织负责人肖老师座谈|调研团队拍摄)
尘肺病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个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对于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讲,“扶志”可以激发这个群体内在改变的力量,通过创建一个真实的现在去开垦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从改变环境来讲,“扶智”则更能撬动这个系统问题中的一个微小的“齿轮”,通过干预尘肺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让整个家庭系统可以转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当个体与环境可以达成良性互动,那些曾经在煤灰中挣扎求生的尘肺病家庭,可以看到一个更明亮的未来。(李佳颖)
参考资料:
Payne, R. (2005).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overty (4th edition). Highland, TX: aha! Process, Inc.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申超视察成都市乡村振兴社会工作实务实训基地
下一篇:呼中大队深入辖区中小学开展开学前消防安全检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