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物 > 正文

从战机座舱到三尺讲台——一位军校教授的“时代推背感”
2023-03-10 10:22:03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

  拉开系绳,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某教研室教授吴明功从蓝色手提包里,掏出一个透明塑料盒子。掀开盖子,他拿出里面的战机模型。

  “平稳着落……”只见他将战机模型随着自己的口令平稳着落于模拟机场的沙盘上,一堂飞行管制指挥实践课正有声有色地展开。而此刻教授手中的战机模型教具正是自己当年成为飞行员时的学习模型。从训练场到课堂,手里的模型在时代的更迭中演绎着属于“他”的传奇。

  1985年的夏天,空军招飞工作组恰好来到吴明功的家乡山东昌乐。从小便仰望天空向往蓝天的他第一个报名,经过考试选拔和层层筛选,他如愿地加入蓝天方阵,进入原空军飞行预备学校开始了自己飞行学员的军旅生涯。

  吴明功教授说,自己这代人是幸运的,遇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机遇无限、梦想升腾的时代。

  而时代加速,如今56岁的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推背感”。“未来有无限可能。”他对学员说。

  若想获得生命的灿烂,从此刻飞翔

  2022届学员毕业前夕的联谊会上,一块块电脑屏幕大小的硬纸板,被即将毕业的学员们托举在胸前。“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强国强军事业倾其一生”……每个人都在用五颜六色的笔,向未来宣告着自己的誓言。吴明功教授看到这一幕,记忆中年少时的自己浮现眼前,他拿起一块板子和大家讲述着自己曾经从军报国的梦想和誓言。

  小时候,站在麦田里,他仰望天空,看飞机飞过头顶。也许听着飞机的轰鸣声四处寻迹还称不上梦想,只是为梦想埋下伏笔。1985年,吴明功招飞入伍,曾经的梦想一下滑跑到起飞线。

  在飞行学院的日子里,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因为他从小便比任何人渴望飞翔。但是很多时候总会事与愿违,由于身体原因,他被告知“停飞”,这对于一个向往蓝天的人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失落之余,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那年,他告别战鹰时,他独自一人“退场”。离开时,他看着停机坪上停放的一架架飞机,他暗自发誓:既然不能飞向云霄,那便去做一双保驾护航的“无形手”。从飞行学院到飞行管制系,从一线部队的飞行管制员到空军工程大学的专业教授,他重新打开人生的引擎,重新起航。

  那天,在联谊会最后,吴明功拿起一块板子写下一句:“人生征途上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若想获得生命的灿烂,从此刻飞翔。”

  从“我”到“我们”,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深秋,路旁的桂花上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露。每天早上,吴明功教授都会伴着“强军之声”的校园广播走上讲台,静候学员到场。“提前进场”已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教员同志。”“上课前准备完毕。”……这是军校上课前特有的仪式,课上教员和学员间既是师生更是战友。吴明功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学生,心中百般滋味。他在和学员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和大家讲述着家国情怀,传播着“为谁学、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道理。

\

  “在我的印象里,最难忘的是教授向我们讲述邓稼先、焦裕禄、王海、张超……英雄的故事,他说:‘一个人所为之奉献付出的东西,是无数人所奋斗的事业,他一定能获得不一样的能量,生命会有不一样的气象。’”学员史浩辰说道。正如一位学者说:“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从“我”到“我们”,在吴教授的讲述中,学员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而他的世界也因台下的学员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从部队到院校后,吴明功更加体会到了“我们”的力量。每年夏天,自己的学生毕业,纷纷奔赴祖国的每一个“战位”。今年七月份,学院为毕业学员离校组织“出征仪式”当天,他特意请学院的宣传干事为他和学员们在“出征照片墙”前拍了一张照片。“带上教员,我们要一起打仗的!”他兴奋地和学员说。

  站在讲台上的时间越久,吴教授越觉得自己离不开上课。他说,每当收到自己来自部队学生立功授奖的消息,收到学生的种种反馈,才能充分体现一名军校教员的意义。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个“奋楫者先”的时代,遇到了“为战育人”这份崇尚的事业,“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时代发展中发现自己的使命”。

  一次巧遇,我们便和吴教授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教授,看您每天工作都这么‘拼’,都要临近退休了,而且该评的职称,该评的荣誉,您都有了,还图啥?让自己轻松一点不好吗?”

  只见吴教授眯着眼睛笑着回答道:“图——图一个无怨无悔,教育它是一份良心活,我不是为了评这些荣誉才会这么拼的,就像我的名字‘无名功’就是个谐音梗,我啥都不图,我只是单纯地把这份事业干好、干到底。站上讲台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脉搏。”

  保持最佳迎角,更好地迎接这个时代

  轻推油门,飞机加速滑行。瞬间,机头轻巧抬起,身子微微后仰的同时,蓝天充满整个视眼。和学生回忆起飞行时的那段日子,吴明功沉浸其中,特别享受,“这个时候,飞机有一个迎角,帅!”那时,他一次次迎接蓝天,也一次次地拥抱着属于他们那代人的时代。

  对于飞行来说,迎角越大,爬升也就越快,需要克服的阻力也就越大。他一直以来都喜欢这种大仰角带来的挑战和征服感。

  作为教研室的学科带头人,面对最初办学育人条件缺失问题,他再次轻推油门,在为战育人的三尺讲台上仰起新的迎角,带头论证制定专业建设发展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面对军校教育改革,他带领团队,架起课堂通向战场的桥梁,到天南海北的部队去寻案例、找方法,用“战”的实际内容进教材、进课堂。他总说:“要想培养真正的战斗员,教员本身先是战斗员,走在学员之前,专业上、技法上要先毕业在学员之前,先到部队去。”

  “国家需要、部队需要、时代需要、未来战场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在吴教授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特别大的空管地图,上面分别用不同颜色密密麻麻地勾勒着我国领空的条条航线。正如他个人所说:“这张图既挂在墙上,更挂在我的心里,每一条航线、每一个空域、每一个航路点他都能烂熟于心。”

  一直两地分居的他,一年365天基本天天都把办公室当成家,办公室里常年放置着一张行军床,晚上加班太晚,直接就在办公室对付一晚。教研室的同事说:“吴教授看着就像个年轻小伙,无论冬夏,一张坚硬的床,一块轻薄的毯子是他的标配。”正如同事所说,他无论任何时候走得都比别人快,每天都像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奔走在为战育人、研战教战的一线。

  学习、磨砺、变道、成长、研战、育人,年近60岁的他,画出了大仰角的成长轨迹:推进航空管制专业建设的建设者、空管人才培养的设计者、学院战管转型的践行者、学院空管十四五规划的牵头人……

  吴明功教授在人生的航程中,无论身为战斗员,还是教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他始终坚定:如果人生是一场飞行,每个人都希望能飞得更高,你要始终昂起头,保持一定的迎角得到所需的升力。

  而今的他,俯身铺就通天路,用双手托举着新的希望,让自己的学生,让共和国的新生力量飞的更高。

  只有保持一种持久的热爱,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

  深夜,吴教授静静坐在书桌前,用书签挑开书页。这个是今年教师节他收到远赴部队学生寄来的金属书签,上面刻着8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育成果最好的评价,来自学员。附着书签还有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教员!致敬您,学高为师的先生;讴歌您,身正为范的长者。”

  “一件事,你能坚持多久?”

  课上,吴教授向台下的学员问道。持久的坚持最难得,而持久的坚持源于内心持久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

  一次,空军航管局的领导来到学校视察指导,在和广大教员座谈交流时,吴明功教授发自内心地说:“我感觉我现在已经把航管事业融入到我的生命和血液里了”。

  “一件事,你到底能坚持多久?”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未来也会如此。他用空管领航领域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一生干一事,一事干一生”的大爱大成,让初心和使命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吴教授的办公桌上每天都会放置着自己的日程表,上面的课程用两种颜色的笔标注着,一种颜色标注着自己要给学员上的课,一种颜色标注着自己要去听的课。每次下课后,为学员答疑结束后,他便匆忙地收拾着自己蓝色的手提包,赶去下一个课堂,听年轻教员上课是他一天中最忙的时候。

  “如果你的教员比你还在努力地听讲,你会怎样?”教研室的年轻教员刘飞说道,每次上课,吴教授都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认真听着课,做着笔记,有时比台下的学员还要认真。

  “我们先不去论这堂课内容设计得好不好,我们说说你上课的状态,你都没有百分之百地投入,让学员怎样百分之百地投入?”课后,吴明功对授课的教员说道,上课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你要满怀激情,充满热情地讲授,这样学员才不会感到枯燥,学员才会主动地走进课堂、走进知识。

  教员是一份输出的职业,只有保持一种持久的热爱,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下课铃声响了,要有筋疲力尽的感觉才算尽力。”吴明功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热情,将每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

  在这三尺阵地上,吴明功走过四季、走过风霜雨雪。如今,他还在坚持着走,当我们再次问他:“累了吗,还走不走?”回答依旧:“走,一直走下去,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作者:吴曦 郭明宇 韩林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天,致敬最美的“她”!李静荣获米脂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