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4-09-12 11:22:31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和行动方略。当前,农村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转型,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和生产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革命性变迁,这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乡村文化振兴面临文化活动吸引力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队伍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在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主动适应乡土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才有望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第一,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广袤的乡村不仅蕴藏着大量的自然景观、田野风光,还拥有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传统建筑和文物古迹,是中华文脉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从非物质文化方面来说,乡村朴实的民风民俗、古典的戏曲乡音、丰富的节庆活动等文化宝藏也十分丰富。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启迪民智、浸润民心、淳化民风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以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先进生产观念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形成向上向美向善的社会风尚,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第二,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乡村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加快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之一。特别是对于部分偏远贫困乡村地区来说,文化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匮乏,要加大对这部分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贫困乡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一方面,要创新实施保障机制,规范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运行。乡镇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在本区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持续投入,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管理工作的规章规范,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除此之外,也应适当拓展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以政府投资为主,鼓励民间投资,吸引新乡贤对电影院、阅览室、博物馆、篮球场等场所进行优化升级,根据村民不同方面的要求,建设不同功能的文化娱乐场所,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满足村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并不高,闲置、挤占现象屡见不鲜。首先,要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使用效果的监督管理力度,设备的投放、使用和升级要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针对性,自觉接受群众的建议和监督;其次,对各类乡村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如建设乡村文化博物馆、村史馆等等,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优化村民的使用感受;最后,要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科技产品建设,在农村普及现代化网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赋能。

  第三,大力培育乡村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关键在人。要充分重视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本土文化人才。首先,要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文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打造文化培训基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积极开展乡村诗词大会、模范家庭评选、乡土特色课程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文明生活。其次,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以新乡贤为样板积极引导群众培育良好家风、引领文明乡风,在推进家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最后,吸引文化工作者、艺术类专业师生、优秀文化企业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专业人员可依托农民掌握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作品创作、技能展演、开展活动等方面,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专业人员要明确角色定位,重引导而非主导,重培育而非代替。同时,健全引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总之,要培养一批对乡村文化熟悉且热爱的人才队伍,走进乡村,观照农民生活,回应农民期待,以持续的文化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把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实现乡村文化兴盛繁荣、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惠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爆火的代烧菜——新鲜烟火气背后存在哪些隐患?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