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实践
2024-07-26 15:13:55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道德风险增加等。在这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还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必要性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这些文化元素,如孝道、忠诚、仁爱、和谐等,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指南。将其融入基层治理,不仅可以提升基层治理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和价值观,而且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智慧和经验。例如:儒家强调“仁爱”和“和谐”,主张以德治国,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法家则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公平。通过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基层治理中,可以使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有效。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提升基层治理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为,这些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度,能够更好地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基层治理的效果。总体而言,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能够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以传统优秀道德建设基层社区文化

  基层社区的主体是人,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文化建设,它的最终宗旨都是为了人民能够有更优质的生活,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家风家规家训文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能够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在这一融合中,儒家的文化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注重“仁爱”和“和谐”,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这种思想理念的融入基层治理,使得治理过程更加注重人情关怀和社会和谐。基层治理通过体现儒家的仁爱理念,能够建立更为亲和的政务关系,增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促使社区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基层社区中,通过倡导和传承优秀的家风家规家训,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亲情的传递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同时,家风家规家训也能够引导人们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等美德,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来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规家训。例如,可以举办“传承优秀家风家规家训”主题的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有着良好家风家规家训的家庭代表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优秀家风家规家训的内涵,还能够为家庭责任的承担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导致生态失衡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基层社区中,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组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习惯;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保护社区的生态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基层“三治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在基层社区中,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基层“三治融合”的发展。例如,我们可以注重挖掘弘扬孝文化、善文化等传统美德。具体而言,社区可以组织“孝心行动”,鼓励居民关心照顾年迈的父母或祖父母。例如:开展定期探访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陪伴;举办孝亲感恩晚会,让子女们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或设立志愿者服务站,鼓励居民参与环保清洁行动,倡导垃圾分类和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基层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与社会秩序的维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乌镇镇五星村,有个“五星老牟爸”乡贤工作室,创新“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深受村民好评。这种模式通过邀请有威信、有能力的乡贤来参与调解工作,既能够提高调解效率,又能够增强群众对调解结果的认可度。

  (三)做好经济发展与文化推广的平衡

  尽管经济发展是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我们亦需将“文化”摆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站在文化振兴、文化自信、新文化使命的高度,我们应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以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文化治理理念为指导,通过强化文化制度建设、拓展文化范畴、深化文化思考、发挥文化动能等措施,真正发挥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文化不仅是精神家园,更是塑造社区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力量所在。通过建立健全的文化制度,我们能够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推动社区文明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文化推广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包括对新文化的积极引导与培育。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有助于培养居民的文化兴趣与素养。同时,加强对当代文化的引导,推动新型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生活,促进文化的时代更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平衡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不仅在经济上实现繁荣,同时也在文化上取得内涵丰富的成就。在新时代中国式基层治理中,以文化为引领的综合治理理念将成为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的引擎。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当前基层文化存在复杂混乱的状况,为改变这一局面,迫切需要进行新的文化重建。而新文化的构建不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清界限,而是在传承中发展,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精神。这一重建过程必须在避免被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城乡文化等缠绕的基础上展开,力图进入一种新的文化格局。新文化重建的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其作为基层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应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个方面,成为塑造社区文化的主导思想。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前进道路上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层文化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导向,使文化建设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新文化重建需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作用。这些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塑造社区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挖掘、传承、弘扬这些文化元素,可以建立起有深度、有温度的基层文化,激发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在新文化重建中,应摒弃过去对于多元文化的混杂,而是将各种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基层文化。

  结语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这一融合不仅是对过去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社会的引领和塑造。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但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尝试,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共鸣。期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为社会治理探索出更多可行的路径,为社区的繁荣和和谐贡献更多的力量。(作者曹鹏飞,系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增强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