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本质与现代化理论探析
2024-07-19 15:57:3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在东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人”的问题都是及其重要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人是一种“气质”动物:“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西方古希腊智者学派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了研究人,而苏格拉底进一步要求要研究人本身,通过观展人自身心灵的方法研究自然,把人的道德存在作为研究的对象。康德的“人是目的”,黑格尔的“人是精神”,叔本华的“人原始冲动是有意识的”,卡西尔的“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等等关于“人”的讨论,都体现出“人”在哲学研究领域的独特意义。
马克思作为一门新的哲学创始人,在1842年发表于《科隆日报》的文章指出哲学所关心的不是什么其他,而是一切人的真理,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确认了“人”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基于人的本质,映射出人的现代化是基于“现实的个人”,即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人的现代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相处,人与社会普遍交往,人与自身独立自主。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形成过程
从1839年至1841年的三年期间,马克思完成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青年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其实,早在中学时期,马克思就指出青年要“选择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于人的认识迸发出自我联系现实的唯物主义光辉,但是由于时代历史因素的限制,马克思对于人的认识仍旧不能摆脱在唯心主义“抽象的人”的泥淖。
马克思认为,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人是最高级的存在,任何东西都不能和人的价值相提并论,将人看为最高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价值,主张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放在社会实践中考察,看到人是从事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规定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为类特性。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论述,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应该是人的本质问题界定所引最多的一段话。从表述上说,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说,但从道理上分析,这并不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而是研究“人的本质”的一种方法途径。“人的本质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实践,即是人的社会实践。”
实践特性是马克思“人的本质”与其他哲学关于人本质认识的最大区分点。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用生产即生产实践区别人和动物,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指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生产中的具体的人,确定人非“抽象”而是“具体”。人的需要是区别于动植物的需要。动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养料,这是基于其天然基因与特性需求,而人的需要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即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需要,人的劳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创造需要。马克思因此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需要的直接表现形式是欲望,稍加发展就成为愿望和动机,他们清晰的反映人的需要,反映人的社会存在构成人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即人的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需要,即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新的精神需要)的统一。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继承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合理部分,推陈出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述“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刨盘“人的本质”。马克思得出答案,人的本质内涵是劳动性和社会性。劳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践活动,“需要”促进劳动,劳动产生“需要”。人类不断发展就是人类通过劳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劳动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劳动性”使人与动物相区别,人类本质思想即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劳动产生社会化关系,即社会关系是劳动的产物,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鲜明指出人的本质均离不开“社会性”,且“社会性”更加复杂。“现实的人”“需要”作为人的本质表现,都在社会生产中产生。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决定。认识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在社会的大关系网中完成出生—成长—死亡,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随社会实践变化而发展,社会关系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离开社会实践的人是无法生存的,离开人的社会也便不构成社会。考察“人的本质”,要明白“现实的人”是从事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人,“需要”是人的生产实践创造的,要综合考虑“劳动性”和“社会性”。
马克思人的现代化理论三重含义
建构人的现代化理念,把握好人是关键。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需要坚守人的“劳动性”和“社会性”的属性阵地,马克思人的现代化就是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本质是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辩证统一关系是认识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应有之义。
人与自然的现代化。“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随社会实践变化而发展,社会关系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生产发展。“人的现代化”即是现代人必须在现代的社会实践中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关系和能力。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从“臣服”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和谐相处”就是一个“人与自然现代化”的历程。就人与自然的现代化而言,就是在掌握和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和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法,达到对自然的本质的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反过来又不断提高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现代化。
人与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在人与社会的普遍交往中产生的,马克思关于普遍交往的理论奠定了人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人与人的普遍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从“传统”从向“现代”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原始社会“以物换物”——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交换”——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伴随着出现的是普遍交往。通过对社会本质规律的把握,打破旧有的甚至落后的社会制约条件,增强自己的社会生产实践能力,提高人认识社会现象和分析社会本质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类历史从“个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实现人与社会的现代化。
人与自身的现代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由自主性。人与自身具有多重复杂关系,实现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人与自身关系的现代化。因此,适时适当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十分重要。人与自身关系的现代化是人独立自主,做自己的主人。纵观人类历史,在原始社会关系和封建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作为附属品或者共同体而存在。一句欧洲谚语流传至今,“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出当时西欧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可见当时社会的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奴隶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与农民都不是存粹的独立关系,而是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虽仍不是完全独立自主,但是客观的一面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要求人必须作为自由人而存在,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获得财产。“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侧面反映出这一自由,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这只是人对“物”的依赖基础上的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人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进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解放思想,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条件,拓展自身的实践活动,追求人的独立与自由,勃兴人与自身的良好关系,实现人与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作者: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宋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超越自我:从挫败到胜利的成长之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