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因地制宜导向
2024-04-22 14:57:27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地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更加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部署,再到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今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即遵循因地制宜的导向,在“求同”和“存异”的辩证统一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的每一次跃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技创新成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而且,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普遍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多举措、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发展共识。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体现因地制宜导向中的“求同”理念,所谓“求同”指的就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基于此,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切实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要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重视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就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内在诉求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是因地制宜导向中的“存异”理念。所以,“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塑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释放国内经济活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等等皆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产关系。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动态演进的过程,决定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然也是一项动态演进过程。因此,还要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收入分配协调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积极调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氛围。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体现区域特色、行业特色

  因地制宜体现了“对立统一论”,即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需要准确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所以,因地制宜发展的提出,本质上揭示的就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再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之道。

  一方面,要依据区域特色而展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仅自然地理面貌不同,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体现差异化原则,各地区都要结合实际而制定具体的策略,不能搞“千篇一律”。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依据行业特色而展开。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所要要完善重点产业链,落实落细“链长制”,加大“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提供服务保障,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也就是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导向,贯彻落实差异化的发展要求,将区域、行业的发展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做强、做特新质生产力。(中南大学 钟慧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民增强法治意识 迈向法治新时代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