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深化“三教”改革,彰显高校思政课教育特色
2024-02-18 15:40:06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本科及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以强化理论教学为重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要突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特色。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深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深化高校教育的内涵式建设,持续深化师资、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是强化高校教育、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从本质上看,“三教”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为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校人才提供理论基础。思政课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重视专业教材改革,坚持三大规律,要重视价值导向;教师要持续拓宽教学途径,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教法方面,加强协同育人,重视实践创新,要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化“三教”改革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的教育,这一改革的目标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一、深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创优行动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之前要先主动学习、接受教育,大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积极地进行长期性学习。实践表明,只有教师具有积极性,才会不断进行自我提升、集中精力在育人工作上。思政教师的工作热情,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其次是由学校提供的制度性保证。所以,高校要用注重顶层设计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持续优化教学机制,让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荣誉感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激发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构建思政课专家的学术交流平台,创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名师工作室,构建研修与研学基地,健全国家、省、校三级的教师培训体系。举办学术讨论会、主题研讨班以及理论大讲堂等活动,激励高校思政课教师投身于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中,从国家和人民的理论与实践行动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思想,坚守信仰,继续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以培育能肩负国家复兴重任的新一代人才为毕生的追求,要求思路新奇、眼界宽广、自律严明、为人正直,通过模范性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应遵循贴近实际、生活、学生的“三贴近”教学原则,以学生的成长、学习需求为中心,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化为学生价值观建设。与此同时,高校要落实思政课的教学成果考核机制,组织教师参与到各类比赛中,建设精品课程、优秀教学体系等,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深化教材改革,赋予思政课教学更多的专业内容与特色

  教材是“三教”改革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材使用的是“马工程”重点教材,教材的严谨性、规范性都较高,但在专业教育、学科特点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特点。高校的思政课要体现出高校专业性教学的特点,必须在思政课中加入更多的专业思政内容,使思政课教材向教学转变。比如,健康安全技术专业的思政课教学主要就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将国家重要精神有机地融入其中。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精神内容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第二,将政策、法律等内容与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增强认同感,坚守“四个自信”,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将职业思想道德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培育学生日后的敬业精神。借助专题化的改革方式,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教学课程的逻辑性,突出解决基本问题、追踪热点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架构,开展专题精讲巡讲,突破传统形式的教材排序,把握教材上的重点,关心学生具有疑点的问题,围绕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主题,通过事例演讲、视频解说、问题解答以及案例分析等,实现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专门负责一个主题内容,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对主题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在班级内展开巡讲,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程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好之后,可以在编写教案的时候,给课程添加理论深度与科研含量,进行研究型教学,让每一份教案都可以作为一篇教研论文,实现从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科体系,将教学与教研相结合,让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更具深度。

  三、深化教法创新,提升高校教书育人水平

  教法是“三教”改革的途径。2021年末,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明确了以“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改革的大致方向,构建“大思政课”,将各类资源融入到思政课建设,实现高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地有机融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理念。将“大思政课”的构建作为机会,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思政课教学要将学生地听、懂、会作为目标,需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一要把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作为切入点。在实施思政课教法改革的时候,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企业中的优秀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专业特色,选取符合学校和企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思政课的育人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加强,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的实践场地,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二要要把多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专题探究教学法、教授教学法、小组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三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大数据、网络课程、短视频以及公众号等帮助思政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平台,比如智慧课堂、直播课程以及仿真实训基地等,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互咨询、资源共享的思政学习平台。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要把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建设作为切入点,坚守一段渠,种好教学田,对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教师、教法进行革新,与时俱进,围绕学生学习发展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作为,让思政课教学变得实际、灵活,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努力实现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为高校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提供支撑,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而奋斗。(作者:李雪铭,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