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4-02-18 14:51:4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事实上,自从开展了历史自信学习教育以来,历史自信就经常被提起。历史自信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与经验之后,所坚持的一种实践自觉和价值态度。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将历史自信融入其中,将理论创新成果融进教材、走进课堂、进入头脑,把历史自信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自觉和价值态度。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所必需的,通过积极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综合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倡导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可以有效地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把思政课办好,要充分利用学校思政课这一渠道,使历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高校思政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一线。因此,在思政课堂中加入历史自信内容,构建优质思政课堂势在必行。从高校思政课的性质方面分析,思政课是一门以课程形式,专门系统性教授文明社会理论的课程,担负着传播文明社会的观点方法,对社会文明理论体系进行阐明的使命。并且,高校思政课也是最直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需要坚持办好思政课的教育理念,将历史自信与高校思政课进一步融合。所以,高校思政课堂需要回答为何要坚守历史自信、坚守历史自信的内容体系以及如何坚守历史自信等有关问题。关于思政课堂为什么坚定历史自信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自信是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它是现实的要求、实践的方向。从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容来看,高校思政课程应从三个层面上对历史自信进行正确认识:一是以基础坚持历史自信是其最根本的要求;二是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基本历史主线进行把握;三是增强对知史为基本的历史认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层层推进如今坚定历史自信的逻辑关系,要加强对历史自信的教育,重点是要明确历史自信与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自信的联系,让高校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如何坚定历史自信。

  依托课程思政来扩大历史自信的课程供给

  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建设历史自信的过程。办好思政课程与办好课程思政是两个方面。课程思政并不是单一的课程加思政的教学模式,它是将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丰富历史自信相关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与历史自信相关的内容,包括国家历史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等,通过丰富和深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同时,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拓宽历史自信的课程供给。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视频,使用在线数据库和档案馆进行历史研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历史自信的理解和认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对历史的主动探索和深入研究。思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主题,进行独立或小组研究,并鼓励他们发表研究成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自信心。此外,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历史自信的培养不仅仅依靠某一门学科的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可以与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合作,开设跨学科的思政课,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探讨历史自信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拓宽历史自信的课程供给,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历史自信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实习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历史自信。通过丰富历史自信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加强跨学科融合,以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法,可以扩大历史自信的课程供给,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全面、丰富的支持。

  依托社会实践增强历史自信的实践认知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社会的发展变化始终记录着不断革新的历史进程,同时,社会的发展又在创造着当代历史,反映了历史成果。此外,尽管高校学生的首要身份是学生,他们的生活以校园为主体,但是他们还具备着一定的社会属性,高校学生的生活行为都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具有紧密关联。因此,需要通过依托社会实践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自信和实践认知,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历史自信和实践认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变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是一种直接接触历史的方式,通过亲身参观和观摩,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增强对历史的认同和自信心。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田野调查,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通过实际调研和数据收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实践认知。可以在校园里举办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例如志愿服务、文化节庆等。通过亲身参与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学校提供相关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深入了解历史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增强对历史的认知。此外,高校经常会有志愿者活动,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特别是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体验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历史自信,提升文化素养。

  总之,历史自信是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历史教育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以历史自信为核心的思政教育理论的建构。自从历史自信被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但是当前的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历史自信的定义、结构以及理论要义等,对历史自信进行理论研究,给高校思政课教学给予理论支撑。第二,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中心进行探索。将历史自信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始终需要在一定的教学方案、理念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展开。我们应该对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进行优化。第三,围绕“融入”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历史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最大难点就是要准确找到两者之间的融合点,才能让历史自信真正、有效地融入高校教材、走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底。

  【作者:张彰,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横向教研项目“提升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探究——以扎兰屯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为JH20231201)和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烧结烟气治理将何去何从?专家谈烧结机头烟气颗粒物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