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公路行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分析
2023-12-11 11:57:4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范德涛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费县中心,山东 临沂 273400

  摘要: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一直是职工教育理论界主攻的中心课题,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工业生产企业。公路行业与工业生产企业有很大不同,与职工教育相关的各个因素都很难量化,但对公路行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同样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采用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2012—2018年31个地区(港澳台除外)公路建设和公路职工教育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职工教育与公路建设经济效益显著正相关,职工教育能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公路建设效益;此外,从长期来看,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存在累积效应,其对公路建设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岗位培训;技术进步;经济效益

  1 基本概述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据《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84.65万km,比上年增加7.31万km”,其中“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46.59万km,比上年增加12.73万km,占公路总里程92.1%”,“高速公路里程14.26万km,比上年增加0.61万km”。2018年,公路客运占旅客运输总量的76.22%,公路货运占货运总量的78.15%,可见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中仍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国家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加深,创新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等技术的逐步推广,无疑给“交通强国”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这些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依赖于引进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就是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但无论是新进人员工作经验的积累,还是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都离不开职工教育。但由于职工教育发挥作用周期长,效果不易量化和评估,导致公路行业部分管理者对职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和国内的专家、学者都对定量测算职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做了很多的研究,提出了评估模型和方法。但这些方法体系,仍然都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难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且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们对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企业,采用职工教育对企业总产值(或企业净产值、利税等)的增长额的贡献来量化评估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但作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公路部门与工业生产企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投资的资金来源和目的都不相同。目前,针对公路部门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很少,更缺乏量化和评估方面的研究。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估公路部门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帮助公路部门管理者和决策者了解职工教育与公路建设的内在联系、职工教育对推动公路建设的作用与贡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研究设计

  2.1 技术进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投入产出率的变动或生产率的变动。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组合、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相关因素。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不是靠增加劳动力和资金投入量,而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要评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必须把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具体化。我们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进工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剔除了增加资金和劳动力数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因素。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中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有效地发挥劳动力的效能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劳动力效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科学知识水平、技术熟练程度等)和管理决策水平,这都取决于其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经验积累。因此,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中,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提高管理决策水平都与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密切相关。为定量计算评估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进行分析。

  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解决多准则问题的方法。其基本观点是:将复杂的评价问题进行层层分解,转换成多层次分析模型,进而计算出低层次相对于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具体做法是把同一层次的各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形成比较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以及该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进而可得各层指标对总目标层的权值。

  (1)建立测评层次指标体系。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可得影响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

图1 公路建设技术进步因子层次结构图

  (2)建立判断矩阵。采用专家经验取值法,对测评指标体系每一层次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其相对重要程度,根据判断结果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3)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次与上一层次某指标有联系因素的重要性权值的方法是先对判断矩阵按行求和,这样得到向量V=(V1,V2,V3,…,Vn),然后将V进行归一化,就是把各行之和再加起来去除每一行之和,可得到特征向量W的各个特征分量值,由此可得一个新的向量W=(W1,W2,W3,…Wn),Wi即是各指标的权重值。

  (4)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判断矩阵后,应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相对一致性比值CR≤0.10,表示该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方可采用。若CR﹥0.10,则说明一致性较差,应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就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各层次进行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的综合权重。这种方法是以两两比较为基础进行计算的,且进行了较为严格的一致性检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科学性。

  2.2 技术进步对公路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

  技术进步的实质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并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应用这些新技术的过程,而经济效益是生产过程中,由包含技术进步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由于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企业总产值的增加。因此,本文采用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计算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贡献,公式如下:

\

  式中,Y为年公路建设产出,K为年公路建设资金投入;L为年公路建设劳动力投入;α为资金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弹性系数;A为公路建设技术进步因子,其内涵是除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之外的要素,主要反技术进步与公路建设之间的关系。

  设α+β=1,其经济意义是当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K、L同时增加N倍时,产出Y也相应增加N倍,但产出率保持不变。

  对上述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有:

\

  我们设

\

  得:

\

  式中各变量的含义为:y表示公路建设产出年增长速度,a表示公路建设年技术进步速度;k表示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年增长速度;l表示公路建设劳动力投入年增长速度。

  根据我国经济学家史清琪等的观点,资金弹性系数α=0.2〜0.3,劳动力弹性系数β=0.7〜0.8。

  由此可得,年技术进步速度为:

\

  鉴于每年新增公路建设里程受国家交通建设规划等政策影响较大,本文在计算技术进步因子对公路建设增长速度的贡献时,公路建设产出年增长速度采用年人均公路增加里程增长速度,可得:

\

  式中,Ea表示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年增长速度的贡献,它反映了技术进步在年公路建设增长中所占的比重;a表示年公路建设技术进步速度;yp表示年人均公路增加里程增长速度。

  2.3 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的贡献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技术进步贡献的数学模型。

\

  式中,M为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的贡献,Ma为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因子相对于公路建设技术进步因子的权重,Mb为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因子相对于公路建设技术进步因子的权重;Mc为职工教育因子相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因子和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因子的权重;Md为岗位技能培训因子相对于职工教育因子的权重。

  由此可得,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贡献,为:

\

  式中,Eg为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贡献率,Ea为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年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3 实证分析

  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由于港澳台地区的数据缺失,本文选取2012—2018年我国其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由于公路行业不同于工业生产企业,其产出、劳动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与工业生产企业存在较大差别。为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产出Y采用年新增公路建设里程,不包含在建、大修、改建、扩建和未正式投入使用的公路里程,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资金投入K采用年新增路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官网;劳动力投入L采用年新增路段耗用标准人工数,即把公路工程建设耗用的工日数换算为年耗用标准人工数进行计算(年新增路段工程耗用工日/365),这样可有效消除公路等级、建设周期不同带来的影响。年新增路段耗用工日、工资支出、培训费用数据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官网和统计年报等。

  3.2 AHP层次分析和一致性检验

  根据AHP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经验取值法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聘请9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进行设定,首先把专家组分成3个小组,分别确定各层次的指标权重;其次每个小组均按照两两比较法进行对比赋值;最后再根据各个小组确定的指标权重对比值,通过集体讨论确定。

  根据上述专家组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对比值可以构建出相应的比较判断矩阵,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检验指标CR≤0.10时,说明该判断矩阵可以采用,否则应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各指标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和计算得出: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对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82.12%,而提高公路建设装备技术水平和改进施工工艺的分别只有12.19%和5.69%;职工教育对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贡献达到87.5%,其他影响因素只占12.5%;在职工教育的各影响因素中,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安全生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其他因素的权重分别为49.71%、24.54%、10.53%、10.53%、4.69%,岗位技能培训占据主导地位。表明要加快公路建设技术进步速度,应首先考虑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要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应首先考虑提高职工教育水平;要提高职工教育水平,应首先考虑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

  3.3 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效益的影响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公路行业也不例外,那么岗位培训对于公路行业经济效率的贡献如何呢,本文选取2012—2018年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据,进行计算,见表1。

表1 2012—2018年我国公路建设与职工教育原始数据

\

  根据前文我们建立的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经济效益贡献的数学模型,以年新增公路建设里程为产出,以年新增路段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资金投入,以年新增路段耗用的标准人工数为劳动力投入,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公路行业岗位培训经济效益测算结果

\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是公路建设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其每年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而技术进步速度主要与公路建设者素质和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相关,二者合计权重高达82.12%,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加强职工教育,权重为87.5%,而岗位技能培训又是提高职工教育的主要途径,权重为49.71%。从测算结果可知,岗位培训对公路建设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3到2018年,由原来的7.89%增加到21.49%,这说明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对公路建设效益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近年来公路部门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特别是岗位技能培训的原因,岗位技能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和公路建设者素质,进而提高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2012—2018年公路建设与职工教育原始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年新增公路建设里程为净产出,以年新增路段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资金投入,以年新增路段耗用的标准人工数为劳动力投入,利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和“AHP分析方法”分析了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对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职工教育与公路建设经济效益显著正相关,职工教育能提高公路建设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公路建设效益;此外,从长期来看,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存在累积效应,其对公路建设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各公路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特别是岗位技能培训的投入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更大力度推动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增长。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所反映的问题和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公路部门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制订职工教育发展规划。职工教育水平要与公路建设水平相适应。如果职工教育水平超过了公路行业的需求,就会造成相对过剩;相反,职工教育水平就满足不了公路建设的需要,就会影响公路行业的发展。职工教育还要分层次进行,要与公路建设需求相适应。目前,公路行业劳动技术构成中,高、精、尖的只占少量,多数还是半自动化的、半机械化或机械化,还有一定数量的手工劳动。因此,公路行业目前需要的是大量高技能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因此,现阶段应该把公路职工教育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方面。

  (2)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和正确使用各层次人才。提高公路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还要做到合理分配和使用各类高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做到因人而异,让他们发挥特长、学用一致。合理分配和使用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不仅是人事安排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开展公路职工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只有正确分配和使用人才,才能变潜在的生产力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职工教育的作用。所以,建立和完善适合现代化公路建设需要的人才管理体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公路职工教育经济效益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3)除了公路部门自身,政府部门也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各行各业的职工教育工作投以更多重视,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督促和扶持各行业积极开展职工在职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等,促进各行各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宝. 试论新形势下人力资本提升与职业教育发展[J]. 技术经济, 2006, 25(6): 14-17.

  [2]WassilyW.Leontief. Quantitative Input and 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s of the United Stat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36, 18(3): 105-125.

  [3]靳希斌. 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4]王文博, 赵昌昌. 统计学--经济社会统计[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5]刘晓镜. 国外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J]. 教育与经济, 1995(4): 61-64.

  [6]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7]苌景州. 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8]马习军, 韩路. 职工教育评价概论[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

  作者简介:范德涛(1977—),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当前职称为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及管理、经济统计和公路运输经济等。

  本文原发表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全文版),文中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评估公路行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理论方法体系,填补了公路行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量化评估方面研究的空白,也为其他提供社会公共产品部门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量化与评估提供了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创新之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