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教学方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创新
2023-11-08 10:25:51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 需求和期待。”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遵照书习近平总书记“以生为本、持续优化、成果导向”的指示精神,蚌埠学院依托重大教改平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理论教学探索,在教学内容上,持续优化,坚持用党的最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增长见识,把党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和重大战略部署和及时纳入课程。在教育教法上开展创新,把问题链驱动贯穿其中,积极探索三阶五步教学法,探索小班制试点,形成问题链驱动,改变沉闷课堂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两链驱动,改变理论实践脱节问题;通过多维联动,解决单声道发声问题。
创设“问题链引导主课堂+三步五阶为逻辑贯穿中心课堂+两环递进多点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多问题整合、教学方法上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上立体化集成,助力创新主课堂。在教学模式上,打造“实践课堂+线上线下课堂+人文课堂三大课堂”助力拓展教学时空,通过三全育人多维联动,改变单声道发声问题,改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抽象,师生兴趣点没有交集导致的沉闷课堂问题。多课堂教学师生以问题展开话题讨论,一方面效增强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学相长,推动求真务实真问题思考,对社会的关注,把学生从虚拟的游戏空间中拉回,学生抬头率、点头率显著提高,皱着眉头思考、带着使命关注、满怀疑问调研,平心静气思考的学风回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卷气被时代发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风气取代。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问题链一链贯通驱动真问题调研,三阶五步教学改学改革把学习主体交给学生,高精尖特的目标导向,反向推动教学设计不是教知识而是如何学才能达成目标,改变沉闷课堂的教师一言堂,改变单声道发声的一人独欢现状。问题链教学是如何解决身在心远困境的呢?备课不是传统意义上背教材,而是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应对能力,课堂,学生带着疑惑和对策是否可行,接受考验走进课堂。教师组织头脑风暴和交流对学生给的答案分层追问。分阶段追问,分主次关注,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升华对问题思考深度。
问题链教学核心理念就是改变沉闷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理论指导实践弱化、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教学取得一定影响,一批教学成果在人民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刊发,多家省内外同行前来学习交流。
主要解决的问题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难题。思政课教学长期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离不开教材,照本宣科教学枯燥乏味;二是完全抛开教材,任意发挥,教学目标离散。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关系,核心是吸收教材营养滋养学生品德,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向价值体系转化;在培根上化知性为理性、在铸魂上化理性为德性;在实践中知识与素养融合形成解决问题能力。“问题链教学”紧扣教材重难点、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关注点,在二者契合点上建构教学结合点,有力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逐步升维转化。
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矛盾。思政课教学长期面临“一生动就无聊,一深刻就无趣”的困境,课堂低效、思想走不进去心、内容抬不起兴趣的头。思想性、理论性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标志,偏好生动性、趣味性又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问题链教学”从学生关注与困惑的问题入手,用“问题链”的深度追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彰显理论透彻性,提升理论说服力。
教学供给单一与学生需求多样的失衡。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时空有限,学生思维活跃而教学模式僵化,是影响思政课成效的瓶颈。本成果着眼“大思政”格局,搭建“主课堂+拓展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围绕主课堂,构建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人文课堂三位一体的拓展课堂,创设“行走课堂”“对话课堂”“经典课堂”“创意课堂”等“魅力课堂群”,有效破解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矛盾。小班化教学试点积累因材施教经验,探索实践课堂化的新模式。形成教学链不断向就业创业创新专业学习延伸辐射,建构立德树人系统化新模式。(作者:胡业生。本课题是安徽省重大教改阶段性性成果,基于obe逻辑框架下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主题教育的“丰硕果实”如约而至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