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以“五位一体”强化“五个认同”——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致思理路
2023-09-11 11:15:2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党和国家在全面把握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对我国民族工作做出的创新性、指导性论断,为民族地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各民族铸牢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增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社会主义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推进各民族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新时代,推进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保各民族地区与全国共同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铸牢雄厚的物质基础。各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要主动探索、积极制定推动该区域发展的优惠性、倾向性政策,如在税收、资源、人才等方面加大优惠倾斜力度,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利用民族地区的土壤、动植物、矿产资源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打造特色林果业;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开展乡村旅游、开发民贸产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业,并结合“互联网+”打造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等。另一方面,我国边境地区聚集着大量少数民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必不可少。加强边境口岸建设,提升口岸效率及服务水平;推动边民互市贸易点建设工程,促进该地边民贸易加速转型升级;简化当地边境人员出入境手续办理流程,为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对开展项目合作的周边国家人员出入境给予通关便利等。

  二、改善民生生存状况,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夯实广泛的社会基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解决好各族民生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为新时代铸牢各族民众的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基础。首先,加强民族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优化主要交通干线结构布局,为各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等行业提供便捷的交通。其次,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族地区的边防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坚决维护国土安全和国家利益。再次,全面改善边民居住生活条件,加强当地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后,大力提升该地公共文化科技服务能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双语教育,提高各族群众受教育水平等。

  三、加强“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坚实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华56个民族之间早已心灵相通、血脉相依、情同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各民族地区各民族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前提。另外,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让边境县各族民众充分把握全体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社会现实,认识到中华各民族早已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故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需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精诚团结,这有利于凝聚起中华各民族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加强国家安全建设,打造稳固的国防基础。“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新时代,铸牢各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离不开在各地区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全方面的爱国边防教育,牢固确立各民族心中“人人为边防,边防为人人”的防线,坚决巩固边防,保障国家安全。其次,持续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指导方针,有效整合军地资源,加强军民合作、军地协作,合理兼顾民用需要,总体上提高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维护该地安全稳定。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控办法,提高各民族地区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区域内跨部门沟通、联动,对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走私、贩毒、拐卖人口、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专项整治。

  五、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问题关乎江山社稷、人民福祉。首先,加快各民族地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当地政府部门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综合环境治理体系,加大对环境的监控监管力度,实施严格的环境评价体系,优化边境县内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规划设计企业发展,不能超出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范围。此外,加强城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倡导居民、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实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计划,逐步提高当地环境污染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其次,重点加强森林防护体系建设,各民族地区森林茂密要注意防虫、防火等,保护森林草木资源灾;保护农村耕地和永久基本良田,同时做好涵养水源工作;注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建设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抓手,持续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但要注意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各民族地区边防检疫部门要做好该地区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疫病传入国门,有效防范跨境传播风险。最后,加快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着力推进重点区域、流域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打造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增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为铸牢各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良好的生态基础。(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 赵凤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于推进低效用地整治工作进度的建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