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观点】“高校鄙视链”何时能消除?
2023-08-28 15:52:04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隐形的等级制度充斥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由此衍生出地域、审美、消费等方方面面的“歧视”。而有些等级,甚至不再“隐形”,而几乎是正大光明。“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北清复交人以下无金融”等“高校鄙视链”,就是人才招聘市场上最常见的游戏规则和社会现象。许多用人单位初筛简历,就把“双非”直接排除,连面试的机会都不提供;高校招聘教师,不仅要博士学历、海外经验,还要看本科学校出身;只有部分名牌高校才拥有考取各省定向选调生的资格……学历虽然不能决定一切,却是一块“敲门砖”。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著作中也提及过一条有意思的高校学科专业鄙视链:“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学系瞧不起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系瞧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的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鄙视链自何时生起,恐怕要追溯到人类社会化的起源。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衍生出难以避免的比较心态,人与人的远近亲疏,终究与“利益”“强弱”打结,与权力意识密不可分。伴随社会生产节奏的进一步加快,“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占据主流,一个个生动的“人”,被抽象为无数个堆砌起来的标签。大部分流入人才市场、亟待落位的高校毕业生,往往沦为任人挑选的“商品”。除了主动迎合市场,想方设法追求越来越多的标签、美化自己的“产品包装”,他们很少拥有用擅长的方式展示自我的主动权。教育的功利化愈加显现,在利益导向的当下,用最短的时间挑选出合格的新人,“稳住下限”,就足以支持一个组织的运转。更何况,同种类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较于人和人之间只增不减,宏观层面的资源分配远远重要于关注人才个体本身。

  “958”“211”等标签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我们不得而知;但似乎绝大多数人都持有“考上985、211大学的学生,智力水平一定合格”的观点。也有一种反对本质主义的看法认为,人人生来皆是白纸,是后天的环境导致了发展差异,智力遗传决定论是一个骗局。考上名校的小孩,凭借的并非是先天优渥的基因,而是后天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对潜能的充分开发和训练。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我们所崇尚的“智力”也具有流动性,针对智力的考核标准似乎也被掌握在某类具有话语权和社会资源的人手中。以上这些论点还有待商榷,但大部分人都附合的是:“好学历与好工作理应具有强相关性”的逻辑链,应建立在“中学后的教育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对口”的前提下。与其指望多数高校毕业生走出学术象牙塔后就能快速适应职场环境,不如转变教育模式,培养优势各异、百花齐放的“非标准”人才。而对于各个组织机构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破除学历崇拜,综合评估求职者的能力,优化实习考察和入职培训流程;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回归当下,“高校鄙视链”客观存在,就像“音乐鄙视链”“游戏鄙视链”“APP鄙视链”等一样,涉及话语权的争夺,更隐含经济层面的阶级矛盾,短时间内难以消除。“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这是老生常谈,这可能也是短期利益导向的最优解。无数的高考复读生寒窗苦读,只为圆梦“北清”“C9”;无数的“双非”本科生“二战”“三战”名校研究生,也是为了在人才市场上拥有主动和反向选择的可能;还有许多工作多年的职场人,为了打开专属于高学历者的晋升通道,决定重返校园。

  但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我们不应遗忘最初改善环境的理想,不应放弃长期主义的愿景。仍有许多散落在高校象牙塔之外,在文理艺术、抑或是技术实践方面野蛮生长的天才。一路摸爬滚打、“卷”上名校宝座的年轻人,在抵达具有决策权的位置时,能否回忆起当初心底的那些无可奈何,能否去改善结构,而非将一切视作理所应当?“屠龙者终成恶龙”的魔咒,是否会在广大群众的呼声中、对理想教育和生产模式的期盼中,迎来被打破的那天?

  【作者:谭颜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湖南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A123)、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重点项目(18ZDJO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ND227125)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生活的色彩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