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优化分析
2023-07-08 09:05:21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开始重视乡村地区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但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发展较城市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是眼下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北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面积辽阔,东西跨度极大,但是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人口密度较小。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分布相较于其它省份也更加分散,这也使得内蒙古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存在问题,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正常公共文化产品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文化需求也有所提升,但是目前内蒙古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一、内蒙古农村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持续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水平,但是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地区,受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相对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其它省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来源较为单一、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使用存在限制、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脱节、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对象较为分散等客观因素也就导致了当下内蒙古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也制约着内蒙古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内蒙古农村地区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亟需解决这些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内蒙古有2404.92万常住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为4247815人。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蒙古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在内蒙古农村地区进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就必须要考虑民族因素,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习俗,蒙古族同样有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影响,存在只会使用蒙古族语言、汉语水平较差的问题。一般的公共文化产品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辖12个地级市、3个盟,东西跨度达2400公里,横跨经度达28度,最东端与最西端时差将近两个小时,内蒙古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省份,人口分布也十分不均衡。48.55%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地区、41.65%的人口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仅占总人口9.8%。这些特征就导致内蒙古农村分布较为分散,进而致使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对象分布零散。
二、内蒙古农村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优化路径
我国当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出现了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存在发展较为迟缓的现状。目前许多省市都开始重视公共文化发展,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更加重视,其中就不乏一些优秀的经验对于内蒙古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借鉴意义。首先要调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中,供给主体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应当作为供给体系的主导力量,但是单一以政府为主体显然不符合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要将“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供给,吸引社会力量设计、制造并为农村地区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文化产品。其次,应当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管理制度,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应该深入群众,与群众代表们协商讨论,制定出一套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委员会、讨论组等依据群众们的意见来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研究,确保供给的产品能够维持公共文化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属性,才能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公平地享受到公共文化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此外,要建立以农民文化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服务应当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政府应当发挥其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作用,可以通过走访调查、制作问卷、开展“我为群众做实事——走基层”等活动,看到群众最热切的文化需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更加合理地供给群众们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最后,应当统筹规划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地区供给平衡,为了促进东西部产品供给平衡,东部地区就应该对西部地区进行扶持,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要培养出大量熟悉乡村文化、扎根于乡村的民族文化能人去西部地区进行一对一的专项扶助,除此之外,也可以学习借鉴外省地区成功经验,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内蒙古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重视文化建设,加之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做党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