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之路径研究
2023-06-10 11:25:57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十八大以来,有关思政教育的提法越来越明显,国家对于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大环境影响,形势所逼,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今天,中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格局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必然会引起老牌世界强国的不安和抵制,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中国遭遇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抵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预防敌对势力的颠覆和渗透,国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迫切而十分必要了。

  一、思政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属于大思政概念范畴,即一切课程皆可融入思政元素。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提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概念。业界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属于“同向同行、同根同源”。“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属于一门课,具有独立的课程体系,政治性强,地位特殊;而“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概念下的外延,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二者在逻辑上属于互构关系。本文探讨的属于思政课程教学这个狭义概念。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之概念起源于2021年纪念建党100周年大会上领导人的讲话,讲话中指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021年9月,伟大建党精神被中央宣传部作为精神源头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至此“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专有名词正式进入大家的视野。

  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思想之基,引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系列伟大精神,必然有其特殊之处。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分析

  思政教育离不开载体,载体之一便是课程教学。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思政课程就是我们探讨思政教学的抓手和切入点。要谈思政教学首先要谈思政课程。以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为了便于讲清楚,我们暂且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为例。

  《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历经多次修订,从“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到2006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到2021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虽经多次修订,但教材内容大体不变,仍然包括思想、道德和法治三个方面的内容。以2021年版的教材为例,内容共分为六章,分别从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法治等几个方面展开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学中,其路径有哪些。

  (一)课程融入

  通过剖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仰。这种理想信念一旦确定,就坚定不移,即使历经磨难流血牺牲也初心不改。这种精神放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为什么而读书”本身就是值得深思的人生大问题。作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同样要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利益诱惑也不改初心,经得起当下社会各种形式的考验。这种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体现在思政课程的教材中。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系架构,第三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与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更为契合。用鲜活、真实的革命故事树立英雄模范,让学生们追思、学习和模仿,最终达到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教学目的。同样的,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其他相似的精神实质与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逐一模糊匹配,凝练出精神的同根同源,同向同行,而不必追求书面的完全一致性。这就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第一个思路,课程融入。

  (二)实践教学

  除了课程融入之外,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还有另一种途径,即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优秀的红色资源,把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革命教育基地等具有正向教育价值的优质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中去,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可以从教学设计之初,结合教材知识点,安排课时和进度,适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教育基地,亲身感受革命气息,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思政教学内容更丰富,感染力、说服力更强。

  (三)劳动教育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等日常生活劳动作为学段目标纳入到日常教学中,并将劳动课正式确定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将劳动课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其目的是要从小系统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是无比正确而又非常必要的。中小学生虽说需要学习知识,但他们首先是独立个体的人,先要学会生活,学会照顾自己,才能再言其他,而不是做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学生同样需要生活的历练。只不过,年龄段不同,历练的内容也不相同罢了。回顾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不难发现,学生一旦进入大学,离开高中高压式学习环境,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无论是知识、思想还是体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退化现象。睡懒觉、点外卖、逛淘宝、打游戏,能在宿舍完成的就坚决不出门,能在床上解决的就坚决不下地。这一方面与其自理、自律能力差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社会竞争是残酷而现实的,未经过风雨的温室花朵如何能担当民族和历史的大任?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当今社会,我们要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锻造青年一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具有钢铁般意志,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体现在教学实践,就是要在思政教学体系中融入劳动教育课,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把生活中的劳动机会当成对孩子心性的磨练,即使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给他们吃点苦头。幸福是对比出来的,非经九九八十一难,不能取得真经。只有历尽千辛万苦,方才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过去在农村,学校有麦秋假,就是在农忙的夏秋两季,学生会专门请假几天回家帮助父母收割粮食。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劳动教育。通过身体力行的感受,让孩子们自己体味读书和劳动哪个更苦哪个更累,哪个才是自己追求的生活状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粒粒皆辛苦”,真正感悟到“万般皆不易,惟有读书好”“幸福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政教学,教的是大道理,但学到不一定能悟到。悟不到的东西,即使给了,也接不住。只有切身体会了,才能恍然大悟。这种点化,需要由劳动教育来完成。将劳动教育纳入思政教学体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不断磨练青年学子的心性,锻造他们的意志,正是思政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体现。唯有此,才能引导其真正意识到建党精神的伟大之处,体味到今日幸福来之不易,觉知有人在负重前行。成长,往往从思想觉醒开始。(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郭凤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在学习探索中提升自我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