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2023-04-21 18:23:2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摘要]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基于原有认知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挑战,必须大胆进行创新。文章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通过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和大学生的新特点,从中国与世界关系、如何看待世界和国家与国民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大变局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的新要求,并结合新要求提出要结合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论述国家之于国民的意义、运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
爱国主义对国家发展、民族兴盛至关重要。因此,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中小学课堂,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培养了一代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我国各项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更是强调:“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中,这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教育理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不断的与时俱进。
一、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1.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大背景。进入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升一降”中,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方面发生深刻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世界经济及政治格局加速“东升西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近20年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强行发动战争,造成这些地区无休止的内战,国家分崩离析,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受美国影响,西方国家不断为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让俄乌冲突朝着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难民问题越发严重,深深影响着世界和平和发展。近三年来世界又叠加新冠疫情,西方国家由于应对不力,及长期以来的产业空心化、阶级对立化、社会撕裂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西方发达国家整体实力不断下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建立起来的霸权统治及国际秩序摇摇欲坠,但作为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主导地位。为维护其霸权统治,西方国家的各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曾经被世界各国追捧,西方近代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的价值观,也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双标,露出了虚伪一面,受到各国的抛弃。经济衰退、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加剧动荡,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给人类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这是我国发展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也是当前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回应的国际大背景。
2.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并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如何在中美博弈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在自身发展方面,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于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保持快速增长,不断为各国提供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的综合性指标显著增强,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却又比较适合自己的一条独特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打破了自冷战以来世界形成的非西方模式不可发展的断言,扩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不仅重视自身发展,还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共同推动世界发展,为人类造福。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对外开放,致力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始终遵守联合国宪章,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提出并积极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的这些理念和努力得到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但是却遭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批评和阻挠,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从贸易战到芯片封锁,从经济、科技到意识形态、地缘战略、国际秩序等方面制造摩擦、不择手段、不负责任地阻挠我国发展。我国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的人均GDP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来如何冲破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
3.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社会,有着与以往任何时代青年都不同的特点。一是知识广博,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得益于国家和家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现在的大学生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二是自信张扬自我意识强烈,但抗挫折能力弱。以鼓励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让孩子自信张扬且自我意识强烈。但他们生长在和平且高速发展的国家,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以来得到家长的高度呵护,遇到的挫折很少,一旦遇到挫折心理抵抗能力差。三是思想开放,但辨别是非能力不足。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生活日新月异,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思想的碰撞,使生活于这时代的人思想更活跃兴趣更广泛,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年纪轻,生活阅历不深,没有社会锻炼机会等原因,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这一年龄段的人的特点: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辨别事物凭主观感觉,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无法判断是非或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四是爱国意识强烈,但享乐主义浓厚。得益于国家长期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这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祖国有着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但新时代大学生也非常注重享受,忧患意识淡化。追其原因,首先国家发展物质条件好了可以享受了;其次观念不一样,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互联网又让他们看见不同的人生,在看待很多问题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人的一生短暂该干嘛就干嘛,不要亏待自己等。所以新时代的大学生没有老一代人的忧患意识,及时享乐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大学生这些特点赋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学情。
二、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新时期具有新的内涵。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既要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新要求,也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
1.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发展已离不开世界。同时我国在发展中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将会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些形势和变化都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增多,大国博弈更加尖锐,各种风险和挑战交织叠加,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要回避这些挑战和风险,隔绝于这个世界?显然不是。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整体和部分不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正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融入世界并实现自身发展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在立足中国的基础上,把中国置身于世界体系中,与世界良性互动,取长补短,促进经济发展,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才能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所以哪怕今天美国等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逆全球化手段,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贸易制裁,我们更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在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发展自己,而不是退回到自己的王国里,孤立于世界的情况下求发展。
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做出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9—2012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居世界第2位,2013—2021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此外中国为推动世界各国交流交往中,提出一系列方案和倡议,得到各方的广泛支持,也为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国际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的发展正是有了中国的参与才更加生机勃勃。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否具有国际视野,能否把中国放在世界发展的坐标中定位,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能否站在国际视野来看待和处理国家发展问题,将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同时大学生也是世界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自觉树立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为未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可见,大变局之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是题中应有之意。
2.不俯不仰,平视这个世界,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培育大学生看待世界的正确姿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是平视、仰视抑或俯视?都会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与西方国家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巨大差距,也让很多中国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习惯于仰视西方,直到2010年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这种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仰视造成国人极度自卑心理,看不到自己国家的长处和优点,导致看不清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将西方发达国家奉若圭臬,看不清西方文明的深层次真实和问题,被西方带节奏,失去自我,使我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走过了一些弯路。201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军事等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国人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出生于21世纪的国人,得益于国家发展和强大,更是自信满满,拥有了平视世界的底气,崇洋媚外的情况很少甚至没有。平视世界意味着中国更有信心走自己的道路,推进自身的经济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开始自负、骄傲。其一,中国确实为世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中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2022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27万美元,只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等四个国际机构的标准平均值来看,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大约为2.45万美元,可见我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此外,我国在高端芯片、高端材料与设备等方面还高度依赖进口,新药研发能力也较差,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没有俯视世界的资格,我们仍需努力。其二,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对外交往原则中,一贯坚持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些传统和要求都不允许我们俯视世界。总之,不俯不仰,平视这个世界,才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姿态。
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了平视世界的态度,才能使他们在面对外界的声音时能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识破偏见,在不卑不亢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努力。
3.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国家仍是个人坚强的后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脚步越走越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跨国合作、跨国公司、跨国学习、跨国婚姻、跨国生活、跨国工作、移民等越来越普通,导致青年大学生对民族、国家认同感下降,爱国情感弱化。我们要看到世界形势的主流依然是和平、发展和合作,国家间的资本、信息和人才的流动确实推动了国家间交流和对话、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促进文明互鉴与发展,冲突和动荡多现于区域。但是也要看到当今的世界合作与博弈并存。为在国际上争资源、争发展权、谋求更好的分工地位、合作中获取有利的受益分配结果,维护本国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并没有减弱而是越加激烈,世界仍充斥着弱肉强食、零和博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战争,从美国对伊朗、朝鲜和俄罗斯制裁到对中国芯片、贸易的制裁,从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到我国的孟晚舟,无不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霸权与硝烟从未停止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战争仍能威胁世界和平和每个人的生命。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有强大的祖国,个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理想。所以哪怕今天国与国之间联系紧密,国家仍是个人坚强的后盾,爱国并建设自己的国家仍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这就要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力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针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回应,完成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和满足人民对大学生的期待。
1.结合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论述国家之于国民的意义,培育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知识广博、思想开放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互联网上所谓的“普世价值”论、“世界公民”说所误导,也无法从海量的信息中形成正确的国家与国民关系认知能力。这时可以通过难民事件、贸易制裁、技术封锁、孟晚舟事件等国际事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明白人类发展到今天国家仍是个人坚强的后盾。而国家要保护公民必须强大,国家强大就需要个人努力奋斗。新时代的大学生自信张扬、爱国意识强烈,但抗挫折能力弱、享乐主义浓厚。问题是中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国家远未实现繁荣富强,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需要新时代年轻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时可以通过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机遇、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等重大现实问题,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到国家发展和强大中有机会也有困难,现在享受和躺平还为时尚早。所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大学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迷茫、不迷失,在国家发展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回避不退缩,有吃亏耐劳精神、刻苦专研精神和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
2.运用辩证思维,阐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而不是封闭排外。通过辩证思维,帮助大学生在辩清爱国主义与孤立主义、关门主义及狭隘民族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基础上,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培育世界胸怀、全球视野和国际担当、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意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开放已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虽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单边主义”抬头,但是未来世界只有各国在密切合作、取长补短中才能发展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这已成为各国共识。我国正是通过4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体制,并在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繁荣,创造了世界发展史的奇迹。正是基于这个经验,今天的中国空前开放,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1452亿美元,中国同外部世界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我们深刻明白,中国也只有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中,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才能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国也只有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中,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正因为如此,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必须培养他们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理性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和精神。
3.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情感。一是通过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思政、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等课程,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知道我国具有了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悠久的文明成果,他们有平视世界的底气。进而把这种底气转变为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互联网,让他们在对比中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了解“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知道西方国家有自己的问题,我们无须仰视西方世界。同时也要通过互联网让大学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中国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不能俯视世界,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应是沟通世界、交流互鉴,看到其他国家的优点和长处,以便学生面对世界时,能够以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的精华,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国家。三是通过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让他们知道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跃而就的事情,要有一颗平常心和不气不馁的志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了平视世界,不仰视也不俯视世界的姿态,才能在不卑不亢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努力,这是大变局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之一。(广西中医药大学 颜维海)
参考文献
1.左凤荣.世界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关系走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08.06.2021(08)。
2.国家统计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2022.9.30,国家统计局网站。
3.周中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视野,思想教育研究,2022.05。
4.中国新闻网,203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意味着什么?2020.11.05。
5.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11。
6.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答记者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谋复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