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坚持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2023-04-10 16:47:1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人民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推动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坚定人民立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于现实的人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归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党的事业前进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促进人民富裕需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力度上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之上;节奏上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高质量发展为了人民、高质量发展依靠人民。面对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层次更高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必须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下促进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建设路径,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实践,要深入挖掘立足不同视角的人民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要系统研究人民富裕的指标评价体系,要抓紧凝练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样板经验。

  国家强盛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是推动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根本保障

  国家强盛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国家强盛以软硬实力兼备为主要特征,国家硬实力表现为显性实力,源于资源、技术与环境,国家软实力表现为隐性实力,依托于法治、道德与文化。这种特征在宏观与中观层面提供了国家强盛的解释框架:一是制度能力,表现在党的坚强领导、高效决策能力、核心价值权威、政策执行有力、社会动员有效、国家文化自信等方面;二是发展动力,表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场主体的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应用等方面;三是科技创新,表现在知识技术管理的创新、科技结构的优化、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完善、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以及创新驱动方式的持续性等方面;四是社会满意,表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民有所安、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居所,表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国家强盛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创造高质量发展平稳有序的内外部环境,才能为人民富裕、中国美丽提供根本保障。

  中国美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是推动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持久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点内容,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列重大部署,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中国美丽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由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意味着人民群众拥有宜居宜业、善治共享的工作生活环境,意味着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意味着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动力。建立在中国美丽基础上的人民富裕是内涵式高质量的富裕,建立在中国美丽基础上的国家强盛是强大而持久的强盛。

  坚持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必须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注重统筹协调与系统优化,坚持把促进人民富裕、提升人民福祉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六大建设中体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和遵循社会规律的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以实际行动将党中央擘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要坚持走集聚发展路径,聚焦以集聚促平衡,积极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的新型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层面经济收敛,推进新型城镇化全要素的合理配置,打造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要破除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乡收入差异的二元性,广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与新兴业态,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推动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升。要立足有序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思路,推进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需求侧改革的重大转变,有力提升供给侧体系换挡升级、提质增效,有效满足、引领、创造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要注重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完善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持续加强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托育等普惠性、基础性民生领域建设,通过公共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稳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紧扣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建设。(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贾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