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一键脱衣”引热议,别让AI成为犯罪帮凶
2023-03-31 10:00:39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近日,据极目新闻报道,广州一位女性小红书博主一年前在地铁上拍摄的照片被人恶意用AI进行篡改,将她的衣服用特定软件抹去,并恶意将照片在网络上传播,对当事人进行造谣和侮辱,最终引发全社会关注。当事人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在小红书上发文进行澄清。这种利用AI技术进行“一键脱衣”的行为,不仅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而且是明目张胆地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人格,已经触犯到了法律的红线,必须予以制裁和打击。

  AI换脸技术滥用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这种技术可以制作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和图片,从而误导公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一些不法分子还会使用这种技术来制作不良内容,从而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但事实上,使用AI侵权甚至犯罪的行为并不单纯只是“一键脱衣”,近年来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火热的“鬼畜”作品,经常出现把一些明星的脸换到其他人物上的恶搞视频,表面上带来了欢笑,但是却实实在在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但如果说恶搞的鬼畜视频拼接痕迹明显,能够轻松辨别真假的话,那么类似“一键脱衣”等造黄谣的现象已经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很难靠肉眼去识别,对当事人的伤害也更加巨大。因此,AI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创新,但是这项技术的门槛逐步降低,已经存在了过度滥用的风险,成为侵权和犯罪行为帮凶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但怎么使用和规范却颇见社会治理能力,对于肆意狂奔的AI技术,应该如何找到破解之法?首先,对于此类侵权犯罪行为,并不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显然,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职能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相关媒体平台加强对侵权图片、视频的审核,开发识别AI生成内容的新技术,打击灰色软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防止AI技术被用于犯罪。同时,媒体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人们应该明确认识到,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不是完美的,它存在一些负面的风险,只有当公众具有足够的科技素养和安全意识时,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遏制这种技术的滥用。

  此外,除了更好的预防措施,还必须要让犯罪者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目前,AI“一键脱衣”“造黄谣”的受害者普遍存在维权不易的问题,往往很难确定谁是制造这些虚假信息的幕后黑手。由于AI技术的特殊性,制造虚假信息的人很可能隐藏在网络的深处,因此必须加强对侵权犯罪者的追踪和打击,平台方要帮助固定侵权的内容证据,帮助受害者积极维权,坚决还受害者一个清白和公道,以正社会风气。

  最后,作为网络社会中的数字化公民,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公德,守好个人道德的底线,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守门员”,遇到违法内容时,要勇于举报,主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为打击AI犯罪行为贡献一份力量。(作者:章正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二十大精神融入实践的学理逻辑和技术支撑研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