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基于obe逻辑思政理论实践一体:课程思政的逻辑建构与思政课程功能同构研究
2023-03-04 15:44:3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落地?蚌埠学院以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思路,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挖掘系统合力育人新范式。

  办学定位是统摄全局的灵魂,课程设计和质量系统的提升靠机制引领。蚌埠学院探索新机制过程中合力模型导引,学科交叉创新,创新机制驱动,推进管理科学化。

  以“基于obe逻辑框架思政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为目标建模;通过打造人才胜任力培养与提升机制,把立德树人铸魂与能力培养融合为底层逻辑,扎实推进知行互构机制。

  在日常教学、科研、实践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参与育人、全方位协同育人。课题组不断探索合力育人机制:一是不断打通思政课和课题思政融合机制;二是不断通过制度引导,激活育人内在潜能;三是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能力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开展系统化、科学化机制探索。

  以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角,深入研究推动新时代大学生认知规律和价值观形成新规律、新需求。例如,课程思政功能挖掘、知识转化、实践检验一体化,催生很多新思维、新成果:

  “三维”“六步” 创新新工科课程思政

  近日,蚌埠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来自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李彤、金效齐两位老师分获一二等奖,入选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赛事,两位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

  化学课程体系中蕴含着科学精神、人文关怀、道德与法治精神、意识形态建设,价值引领多元素、多层面、多元化提炼角度和知识、理性的教授与启蒙。

  年轻教师只有深入把握课程思政精神和主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这就是对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内在关联和因果关系是、有深刻的把握能力分析研判能力和挖掘转化的设计能力,以及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能力。

  蚌埠学院对课程思政教学科研的关注,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系统化培养,创新精神的弘扬、教学创新的激励与引导。党委积极搭建课程思政平台,建构新课标审查体系和集体备课质量监控优化体系,围绕体系建构激励机制,围绕激励机制监督执行机制,形成教学与管理闭环机制。

  价值输出评价价值引导机制,让创新思维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基本素养。工程化办学理念。把严谨、科学、系统化、协同成为共识成为风尚。

  以工为主的学科生态,如何搭建人文与科学桥梁,需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机制引领。蚌埠学院积极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合力育人机制,探索思政辅导员制度,搭建起学科交叉和责任田协同守护机制。鼓励每位教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搞创新氛围。形成教无定法,但教要科学、教要创新,教要新颖:

  课程思政“三维融入”法创新教育

  李彤所讲授的《仪器分析》是材料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她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学用一体、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分散的思政元素整理糅合,形成了“知—启—学—思—行”的思政教育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课堂以社会热点、国家时政、科学前沿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事件反映的道德问题,通过具体的图像、动画、视频为载体,在知识点中融入三个维度的思政教育内容:家国情怀、科学观以及个人品格。

  在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时,李彤介绍了婴儿配方奶粉6个批次抽检不合格以及三聚氰胺有毒奶粉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以及职业道德和底线,实现了思政元素反哺教学,使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挥隐性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达到1+1>2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案例不难发现:一是专业课教学内在包含思政目标涵盖的目标和元素,教授知识和育人不能割裂,中国式现代化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习是基础,离开价值观渗透引领的教学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无法保障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内在关联的;二是新时代知识能力素养之间是嵌入共生互构关系,深度把握这种关系,探究教育合力效能与规律是课程功能不可分割部分;三是创新在教学中深度耦合,考察大学生需要对教学科研都是一门艺术与挑战。

  “这样的案例让我体会到我们手中的仪器不再是一台简简单单的设备,而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卫士,它所显示的每个谱图都代表了一份责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杨李林认真地说道,“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让每份数据变得更有意义和力量。”上好一门课不光是知识传授,更多是精神、方法、逻辑等多元化、全方位共进。

  “六步法”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另外一个案例,是在《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课程教学中,金效齐秉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和更新,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经典工程案例及我国重大研究成果等内容迁移到教学内容中,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解决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效连接不足问题,同时进行了“身临其境,价值内化”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设计,关键阶段设置专题讨论课。

  在非金属矿物领域,如何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玉石真伪?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如何对火星、月球上矿物成分进行分析?这些案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的体验性。很多同学都感慨:“课堂讨论时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通过建立“六步法”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四求”为课程思政目标为引领,金效齐打造出三大思政元素,凝练出16个“四有”课程思政案例,设立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监测点,对学生思政效果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跟踪监测,形成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启智润心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个案例,不难发现,教师对课程功能新认识、新定位,一定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才能发挥主观能定性,在知识教学中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价值最大化。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逐步建立课程思政指标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矩阵关系,形成个性化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收获累累: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获得“互联网+”安徽省银奖、安徽省大学生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发表论文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学生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3项,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结果导向”理念中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可视化的成果;另一种是深层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结果是思政教育是把立德树人全面要求植入大学生思维和意识中,成为一种自觉。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实现和综合素养提升是应对不确定挑战需要,健全人格、坚强耐挫是竞争需要,敢于创新等品质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适应大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持续升维思政功能和训练机制创新。

  随着安徽省重大教改逐渐深入,课题组完成思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内在机理科学性探索,完成思政教学系统化路径优化,创新点主要是管理机制、融入机制、协同机制、方法创新四个维度创新。

  限于篇幅,主要诠释思政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心得,课程思政方法是思政课方法论的应用与延伸,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三全育人综合平台,不同载体发挥的价值,形成同构、同行、同向,共同发力,协同育人。

  九步教学方法,思考立德树人内容优化与设计,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开展检测和试点,形成对思政改革之后,教学内容的建构、拓展和优化,课题组,提出九步教学法,是基于系统论逻辑框架对思政立德树人的诠释,是立德树人终身制理念指导下实践层面探索,是思政面向未来需要发挥功能的布点与探索。教改尝试新时代思政课为党为国育才、育情、育智、育能、育心新路径新机制新方法。

  一、创新语境回归理论原点镜像分析法。

  镜像思维是指将某个问题或对象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分析和解决,通过对比差异、寻找联系等方式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模式,创新思路,发现问题的本质及潜在挑战和机遇。此方法重点关注主流文化和信息源头的深度和厚度,以及信息转化逻辑训练。

  二、实践教学实践课堂化模式创新法。

  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化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对于实践教学课堂化,采用一些教学手段,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演示、实验等。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实验室、VR技术等,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效果和效率。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把实践育人情境化,解决理论抽象短板,形成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加速情感认同和历史知识积淀。

  三、升维思维是指从一维、二维、三维等向更高维度的思维方式转换法

  这种转换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更多维度,拓展我们的思考空间,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升维思维可以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和影响因素,以及与人合作分享想法等方法实现。例如,把作业当作品做,把作品当产品做,把作品当商品做的持续升维法,这是持续改进的路径,不断拉高立德树人对人的能力与品质协同共进。

  四、拟态环境模拟问题对策探究头脑风暴法

  拟态环境教学是一种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建逼真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在教学思政理论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符合实际情境的虚拟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道德、法律、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操作方案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建立校园安全、文明礼仪、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虚拟场景,并引导学生进入其中进行互动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相关问题的现实影响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思政课全方位肩负政治素养、理论知识、思维方法渗透,肩负价值引领和精神熏陶,在去伪存真。

  五、曼陀罗分散思维体统分析与建构法

  曼陀罗思维是一种哲学和心理学上的概念,指的是思考过程中的一种非线性方式。它强调以自由形式进行思考,跳跃地联想、联系思维,以及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和现象,发掘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面对复杂问题,快速选择核心知识抓住重点的思维训练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成长心智。

  六、导师团队制兴趣启蒙共创法。

  大班化教学背景下,思政育人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全过程,师徒共进是最有效的陪伴学习。兴趣启蒙共创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通过兴趣引导和学生参与共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思政课,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兴趣启蒙共创法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参与和体验,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能力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些主要的兴趣启蒙共创法包括:1. 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和技能;2. 交互式学习,通过互动和合作,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兴趣;3. 项目驱动学习,让孩子参与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4. 创意思维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社交情感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认知能力,提高其社交和情商水平。以上是兴趣启蒙共创法的一些主要方法,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探索不同学科背景的同课异构与和不同专业异课同构的融合教法。

  七、扎根于嵌入思政与专业共变法。

  思政课一个显著功能就是让学生聚焦目标,聚焦学习知识,提升动力,以思政学习促进专业学习,这是此种教学方法设计出发点和价值。扎根理论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有一个根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课程目标和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和基础;

  2.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课程和个人经验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3. 在课程讲解和讨论中,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扎根和深入理解;

  4.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对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合成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将扎根理论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思想基础,培养出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优秀大学生。

  八、知识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共变法

  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提升思政课教学。

  1.建立知识链: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实践、案例等,使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思政课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创新链: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人才链:培养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4.标准化: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此法第二个维度是导入社会资源,形成社会资源对接教学内容,让职业规划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社会化,不断淘汰游戏环境中价值失真和虚拟依赖。

  九、红色文化+淮河文化+创新文化特色渗透文化育人法。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历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为了通过红色文化育人,具体做法:

  1. 组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革命历史的伟大意义;

  2. 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命历史、了解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制作红色文化题材的VR游戏或者互动展示,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4.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例如红色文化节、模拟红军长征等,让学生通过参与亲身体验红色文化通过以上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革命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思政教学内容优化机制,让学生从历史视角和伦理视角文化视角做出比较和选择。

  结语:

  课题组认为:课程思政以独特的思政元素和独特的意义参与到思政课程的立德树人系统中,结果导向、以生为本、持续优化的理念范式是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特殊测评方式,强调效果检测、重视立德树人效果评价体系科学化,并把科学量化思维融入到精神建设、嫁接到意识形成过程监控中,是从工程视角提升思政课效果的方法论。

  在这种理念、框架、逻辑体系中,支撑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要素和变量,被赋予新的关联路径和变量耦合逻辑。在这个逻辑体系中,以人、财务三个维度作为基础,强调教学质量首先要夯实基础,根据思政课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特点开展实践探索,持续优化常态化机制化;从多维度审视评价效果,形成管理闭环,教学科研实践要科学化、系统化。实践表明,基于obe逻辑建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构,除了量化研究外,质化研究得出不同因子的贡献主要是: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关键是教师自己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2)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内涵式建设评价中,最重要的是保护这种精神、积极引导这种价值导向;

  (3)形成合力育人机制,关键在于树立大格局、大境界、大视野、大合力、大环境,只有系统都发挥正确的价值氛围,才能真的形成合力,才能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新机制、开辟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新路径。

  安徽省重大教改阶段性成果;基于obe逻辑框架思政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阶段性成果。(胡业生,陈国龙,邬旭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范式实践内涵要义浅析
下一篇:“红绿引擎”双轮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范式研究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