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三种角色,让青春与基层撞个满怀
2023-01-13 10:42:4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来基层挂职已经有四个月,这一路走来,经历过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见识过冬月村镇的漆黑夜晚,领略过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息,逐渐明晰了这两年基层工作的角色定位。只有做好政策宣传员、人民服务员、攻坚突击员的工作,才能让青春与基层撞个满怀。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涵养万山磅礴看主峰的自觉,做好政策的宣传员。风雨激荡的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总结提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语言朴素平实、内容简洁易懂,读之朗朗上口、唱之铿锵有力,让我党的革命思想不断唤醒工农千百万;春潮涌动的改革岁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等论断,用极具生活化、场景化的词汇道出了改革开放内涵,谱写了一曲曲春天的故事。时代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政策在迭代,但基本原理、内在要求、发展规律仍一脉相承,在政策宣传上必须做到深和简的统一,深即对政策、理论、观点的理解必须系统深入、不掺水分,所谓简是指简即得起的意象来阐释。在半年的基层工作中,我坚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二十大报告全文为依托,原原本本读原文、扎扎实实悟原理、仔仔细细解原意,从制定背景、原则要求、远景目标等重点环节理解相关政策内涵外延,学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务必等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理论学习接上天线。在此基础上,我广泛关注宣讲群众的文化水平、语言习惯、所思所盼,注重接地气。在内容上注重将国之大者与民之所望深入结合,深入分析各相关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紧紧抓住群众的胃口,让群众理解二十大报告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在形式上把规范用语与乡间俚语巧妙转化,将相关政策用本土方言等形式具体阐释,用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宣讲紧紧抓住群众耳朵,让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得地头,坐得板凳,淬炼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识,当好人民的服务员。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经历艰难生活的磨炼,闯过了“五关”,带领人民打深井、筑大坝、建沼气,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所嘱,极大改善梁家河生活条件;脱贫攻坚的战场,广大党员干部翻越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访问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无数事实说明,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枪林弹雨、掠过惊涛海浪,在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后收获成功、奋斗后赢得未来,根本在于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走得再远,走到更加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了人民群众。在村伊始,我虽始终保持答卷人的紧迫感,但囿于生活经验、成长环境、语言习惯等问题,经常在各个场合频出洋相,不是没听懂群众的方言,就是误解了群众的诉求,或者是讲话总是飘在空中,没有结合村里实际,以至于让群众产生了“这个新来的大学生,他行吗?”的质疑声。痛定思痛后,我决定做到三个“一”。首先每天学习一个方言常用词汇,在办公室里找人说、村委门前找人练、群众家中找人教,用蹩脚而生硬的方言逐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其次每个礼拜帮助一户农户干点农活,与群众同耕一片地、同饮一壶水、同坐一片草坪,通过田间地头的请教式交流,逐步对村情民意一口清。最后每个月梳理一批惠民政策,明晰申请条件、覆盖群体、资助标准,与村民急难愁盼同向而行、与村庄发展同向发力、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时刻将人民利益“置顶”。群众对我的印象从“小汪不行”到“小汪你快来吧”逐步转变。
干在实处,勇立潮头,提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能力,做好攻坚的突击员。从C919大飞机交付到我国空间站T型结构搭建完成,从北京冬奥成功举办到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次夺得世锦赛亚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就斐然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在党的领导下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一个个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微光汇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星辰大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就像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无法避开、难以绕道,只能直面挑战,永葆本领恐慌的心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勇开顶风船,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入村以来,各项工作总体有条不紊,但仍有一些“意外”,让人猝不及防。 犹记得10月永嘉山火,绵延数十里,火势一度蔓延到了所在村边上,我与村两委干部一起上山值守,直至山火扑灭,用逆行出征守护村民的平安生活。回想起来,沉甸甸的责任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胸前鲜红的党徽给我注入了勇气,一句话在我耳边回响,我是党员我先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南城街道新芦村选调生 汪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转型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新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