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三个着力点
2022-10-21 16:51:24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再次强调:“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万企兴万村”需要以巩固成果、乡村全面振兴与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为着力点才能助力乡村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一、巩固“万企帮万村”成果是开展“万企兴万村”的重要前提

  民营企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万企兴万村”行动正是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基础,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社区)为重点,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及其它民营经济组织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投身乡村振兴。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三个一批”“四个精准”的有效推进下,截至2020年6月底,已有10.95万家民营企业参与其中,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9万个),产业投入达915.92亿元,公益投入达152.16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安置就业79.9万人,开展技能培训覆盖116.33万人,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表示:“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的行动逻辑体证了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研判,契合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主题,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的“善治”。

  二、乡村的全面振兴是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五维实践向度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需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实践导向,通过开展经营合作、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民稳定增收,乡村蓬勃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对经营性建设项目,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切实发挥运营企业作用。”企业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以农村现实问题为导向,拓宽服务半径,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发挥好龙头效应与示范作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乡村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是“万企兴万村”的应有之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性和放射性的特点,通过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结合,可为乡村文化提供多元化、专业化、长期化的供给主体,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对话平台,共育共创文明乡风。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参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应尽义务。民营企业理应增强自觉意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逐步消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鼓励“内外兼修”,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担任村支书、村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荣誉职务,有序参与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因此,从五维实践向度出发,聚焦“硬任务”,打好“组合拳”,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共同擦亮乡村共富底色。

  三、“万企兴万村”行动应发挥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农民“缺位”,本末倒置是亟需规避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农业+地产”、“农业+文旅”与“农业+电商”等企业振兴乡村的模式层出不穷,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协调好资本下乡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进言之,发展“三农”产业并不是民营企业争取各项优惠政策逐利的工具,而是“农民本位”视角下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为此,在“万企兴万村”的行动中,要重视民营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在农村综合开发中要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充分彰显。基于此,在公共政策优化中逐步强化政策针对性,在资本下乡中重视农民主体地位的回归与实现,在还权赋能中提升民营企业、商(协)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规避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忽视农民主体性作用的侵蚀者倾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四五”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然在路上。“万企兴万村”行动应逐步强化理性自觉,牢牢把握行动的三个着力点,在乡村共享发展中增能培力,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德志 孙浩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党自信是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
下一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发展之“势”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