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学术造假现象,严惩师德失范行为
2022-03-15 15:41:50 来源:江涛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学术造假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学术造假是一种严重的师德失范行为,该行为会影响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对于学术不诚信者,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如果任由剽窃、抄袭、篡改、侵占他人研究成果等各种学术造假行为肆无忌惮,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遭遇这样的梦魇。学术造假是是一种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而更深层次来讲,没有纯净的学术环境,如何培养杰出的人才?如何奠定科技的大厦?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学术造假不仅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校声誉,而且破坏了学术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下大力气制止。
学术造假是一种师德失范的行为,属于学界的严重腐败现象;比如中山大学教师王哲等人多次学术造假,被打假名师郭颐顿实名举报、无情揭露。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本应被清除出教师队伍的王哲,最近在没有学校公示和科研成果的情况下当上了“教授”。此事影响极坏,说明了学术腐败的严重性和“保护伞”问题。许多网友表示:“学术造假都是为了名和利,这种造假毁了多少学子,为人师表,一定予以严惩。”现在看来,是严查严处王哲及其“保护伞”的时候了。
学术造假背后是师德师风的沦丧。师德师风是教育的“灵魂”,是人民教师的“良心”;教书者必先学高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不久,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要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许多网友认为:对于师德师风,靠自我约束或解除聘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法律法规才能让师德师风有所提升。而健全监督举报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对一些重大典型和负面案例,必须采取通报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只有加强学术造假曝光度,才能做到严惩师德失范行为者。
要想减少或是杜绝学术造假现象,现阶段最易起效的就是加大惩罚力度,不仅被发现者要撤销职称和因其取得的一切荣誉,还要计入个人诚信记录,使这些人在后续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受影响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使造假者不敢、不愿、不想学术腐败,才能令学术造假无处遁形,才能让学术风气得以提高。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整治学术腐败;比如教育部相关领导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师德失范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实行教育全行业禁入。我们期待加大整治力度,还学界一片清风正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作者:江涛)
如果任由剽窃、抄袭、篡改、侵占他人研究成果等各种学术造假行为肆无忌惮,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遭遇这样的梦魇。学术造假是是一种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而更深层次来讲,没有纯净的学术环境,如何培养杰出的人才?如何奠定科技的大厦?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学术造假不仅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校声誉,而且破坏了学术生态,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下大力气制止。
学术造假是一种师德失范的行为,属于学界的严重腐败现象;比如中山大学教师王哲等人多次学术造假,被打假名师郭颐顿实名举报、无情揭露。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本应被清除出教师队伍的王哲,最近在没有学校公示和科研成果的情况下当上了“教授”。此事影响极坏,说明了学术腐败的严重性和“保护伞”问题。许多网友表示:“学术造假都是为了名和利,这种造假毁了多少学子,为人师表,一定予以严惩。”现在看来,是严查严处王哲及其“保护伞”的时候了。
学术造假背后是师德师风的沦丧。师德师风是教育的“灵魂”,是人民教师的“良心”;教书者必先学高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不久,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要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许多网友认为:对于师德师风,靠自我约束或解除聘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法律法规才能让师德师风有所提升。而健全监督举报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对一些重大典型和负面案例,必须采取通报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只有加强学术造假曝光度,才能做到严惩师德失范行为者。
要想减少或是杜绝学术造假现象,现阶段最易起效的就是加大惩罚力度,不仅被发现者要撤销职称和因其取得的一切荣誉,还要计入个人诚信记录,使这些人在后续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受影响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使造假者不敢、不愿、不想学术腐败,才能令学术造假无处遁形,才能让学术风气得以提高。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整治学术腐败;比如教育部相关领导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师德失范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实行教育全行业禁入。我们期待加大整治力度,还学界一片清风正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作者:江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学敬业罗文 做合格“信使”
下一篇:年轻干部:做好“三个正”,争做“三种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