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观点 > 正文

区域差异的根源——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例
2021-06-17 11:05:33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衢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陆丽颖
 
  引言
 
  基础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提升城乡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程度,既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战略,更是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由于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带来了城乡学生享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平等等现状,因此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改善城乡基础教育不均等的现状,对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通过提问、实证分析、原因以及结论来阐述城乡区域差异的根源。
 
  一、提出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而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的方面。这种差异从入学机会、资源分享机会和教育成就机会等方面会导致教育的不公平性,进而再生产社会的不公平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区域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何种程度?什么因素从根本上导致了区域差距?如何应对这种区域差异?本文着力探讨前两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三个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二、实证分析
 
  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可以从4种不同角度加以衡量:一是省际间区域差异;二是省域内差异,主要包括一个省域之内市州之间的差异和县际差异(即县市间差异);三是按一般的地理和行政特征所划分的,以东、中、西部地区为分析单位的区域差异;四是按照全国教育发展指数所划分的不同教育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前面两种角度。
 
  (一)省际间区域差异
 
  义务教育发展的省际间区域差异可以从教育经费投入上得到直观反映,具体包括省际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差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等方面。
 
  (1)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看,2007年最高的3个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和北京,分别为681.1亿元、567亿元和502.1亿元;最低的3个省份依次是青海、西藏和宁夏,分别为40.5亿元、40.6亿元和54.8亿元。[1]经费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16.8倍。如表1、图1、图2所示,从2000年到2007年之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标准差数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差异系数虽然趋于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表明省际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依然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有所减小,但相对差异的水平仍然较高。
 
  (二)城乡教育过程不平衡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制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由于历史、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距,从而导致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1)教育投入的差距
 
  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分配极不平衡。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中,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只分别占到总投入的 34.82 %、61.48 % 。若以生均教育经费作比较,城乡差距将更加显著农村的投入经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办学条件的差距
 
  现阶段,一些城市学校不惜重金来搞素质教育,而许多农村学校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都难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办学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师资力量的差距
 
  城乡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从师资质量看,城市优于农村,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同时,农村师资还呈现出学历层次低、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
 
  (三)城乡教育结果不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均衡发展机会。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与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不公平。每一层次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与他们在各个层次享有的教育资源有关。以大学阶段为例,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争取大学入学机会竞争力相对不足。据资料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一般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而城市学生则主要集中在重点院校。由于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会影响到农村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学生要想争得与城市学生同样良好的社会待遇和享受较好的文化生活,就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二、原因分析
 
  (一)城乡的二元化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也不例外。建国以来,国家设立的各种制度政策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哺育工业和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2]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加大。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使城乡居民对教育资源供给需求出现了不均衡的特点。一方面,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需求政府和学校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教育支付能力不足,从而降低了对教育的有效需求,反过来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较为充足。政府和学校有能力、有资源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规划纲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让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在受教育时拥有更好教师素养的教师队伍,而农村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资源的历史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大,乡村学生很难拥有与城区学生均等的基础教育设施和优质化资源的机会。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制度城乡分割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制度存在着城乡差异。一方面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推进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采取有步骤推进的策略,城市义务教育要先行于农村义务教育,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某种“城市优先”的倾向。如果说义务教育体现了一种权利,那么这种制度安排就意味着城市的适龄儿童有优先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一方面表现在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上,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本应由政府全部负担,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制,这就使中央和省级政府推卸了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资责任,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主要依靠乡、村来办,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学费和其他学校收费外还要以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的形式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基建费和部分事业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责任落到了农民自己头上。这不仅加重农民负担,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很难得到保证。近几年,农村部分地区实行税费改革,但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财政手段作填补,使原本就基础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已成为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三)信息化的资源配置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包括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投入。总体而言,乡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总体低于城市地区。
 
  (1)乡村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投入明显不足
 
  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及校园网的接入情况可以衡量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水平。虽然国家出台了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但城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仍然存在差异。2018年,农村小学、初中建网学校比例分别为64.5%和74.4%分别比城市学校低了18个和12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其次,虽然城乡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但是城乡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2018年,农村小学生平均仪器设备值相当于城市小学的75.8%,农村初中相当于城市初中的76.0%。城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差距使城乡学生享受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导致了城乡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巨大差距。
 
  (2)乡村教育信息化的软件投入差距更大
 
  乡村地区软件投入主要包括对教师和信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一是乡村地区教师工资水平低,住房得不到保障,因此乡村学校胜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更为缺乏,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困难,拉低了乡村教育质量。统计表明,全国城区初中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有30383人,而乡村信息技术任课教师仅有16899人,乡村信息技术课程任课教师较城市少了很多,再考虑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数量状况,差距会更大。如此,乡村学生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不能与城镇学生共享均等的教育资源,两者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无法均等。二是乡村基础教育缺少信息资源库,乡村学生缺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而城市地区由于各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教育”、“同步课堂”等平台,打破时空界限,获得相当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方便快捷地解决疑难问題,既提高了信息素养,又增加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可以说,城乡基础教育软件投入的差距造成了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均等。
 
  (四)生活环境和教育理念
 
  生活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是城乡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上的差距,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比例的失衡给教育资源的配置带来了新的维度,教育环境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农村教育的师资配备力量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就连本来就匮乏的师资同样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农村的教育观念形成了两个极端,其形成原因是多层次,历史性、复杂性的。一部分的农村家长认为“会不会读书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努力程度无关”,他们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无关紧要;还有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追求升学作为唯一途径的出路。因而,城乡区域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三、对策方法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社会学指出:二元化社会现象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既有它产生的历史缘由,又有它生长的现实母体。因此城乡对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消解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依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化进程每推进一步,城乡差距就缩小一步,城乡教育差距也会相应缩小一步。农村城市化进程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依托,现阶段国家要适应世贸组织对农业的需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按照市场机制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同时要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并鼓励农民自由流动和进城打工,促进“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化。[3]
 
  (二)提高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
 
  要提高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在财政上平衡城乡间的教育资金投入,由于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六成以上,所以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也应该按照这个比例在城乡间分配。另一方面,加大农民增收政策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这是提高农村私人对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公平的教育理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把教育公平理念贯穿于教育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者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国家应遵循公共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穷的原则,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倾斜。
 
  四、结论与讨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和理论解释,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在区域差异方面,省际间国家教育投入的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有所减小,但相对差距值仍处于高位水平;省际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投入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高位水平上持续、快速扩大,这表明省际间资源分享的机会差距显著;另外,省域内县市间区域差异有超过省际间区域差异的迹象。
 
  区域差异归根结底体现为校际差异。实质性地缩小校际差异是应对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突破口。尽管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阶层差距都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和根本性因素。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在于供给模式的不合理性,即在传统精英主义路线下,以政府单一供给和全面控制型管理为特征的重点导向型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从根本上导致了巨大的校际差距和整个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然而,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了儿童入学机会、资源分享机会和教育成功机会的不公平性,教育的不公平性则再生产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切实缩小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促进教育公平增进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杨彬如.中国教育的城乡不平衡发展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19):252-257.
 
  【3】朱迎春.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5):75-7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实行生态保护,建设幸福乡村
下一篇:年轻干部保持廉洁作风,构建公平公正社会环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