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高养老质量”牢牢抓在手上
2021-03-06 14:28:30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这些民生政策事关广大职工切身权益,将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实现“老有所养”,是服务民生的一件大事。广大退休职工的养老质量,不仅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应该看到,养老仍是“两会”的讨论焦点,尽管养老金已经连续16连涨,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社会在这方面的不满与抱怨仍然十分突出,应该再接再厉,多下功夫。
透过现象看本质,退休金偏低并非“绝对因素”,而是横向比较产生的心理落差。从地区之间来看,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由此拉开了差距,导致“穷的地方穷养老,富的地方富养老”;从行业之别来看,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国企、金融、教师等群体养老金较高,而私企职工的待遇最差,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
凡事得对症下药,如果只是按比例进行普涨,把养老金收入“低谷”填了起来,但比较差距非但不会缩小,还可能增加,就会导致“年年调涨,年年抱怨”现象发生。为此,必须在“削山填谷”方面下功夫,让养老金收入较高的涨慢些,让较低的一部分人涨多些,才能缩小彼此差距,慰藉到收入最低的一部分群体,逐步消除不平衡的心理。
当然,依靠上涨调整只能“治标”,源头治理才是关键。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才是关键,借助国家的宏观之手进行调控,压控养老保险缴纳上线,提高缴纳下线,并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补贴力度,才能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老年人,享受到同等的养老质量。
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高养老金能解决大部分养老问题,但不是万能的。还需坚持问题导向,多倾听群众心声,把“病根”找准,从根上用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养老供给质量,让“老有所养”变成实景。(作者:周胜福)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