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讯 > 正文

精准扶贫 | 傈僳族的雄鹰
2020-06-28 11:19:10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普南伏,33岁,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广西浦清高速公路项目部的一名傈僳族工人。古铜色皮肤,精致发型,穿着手工织制的民族服饰,让接站的我们当场就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得益于中国交建扶贫工作的开展,他已经在中交的好几个工程工作过,据此他也一眼就认出了我们,径直朝我们走来:“我在中交干过,我认识你衣服上的标志。”
 
  他们一行八人,全部来自怒江傈僳族,普南伏作为领队,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为我们介绍着他们的家乡怒江,原来这次来的都是他的家人,有妻子、叔叔、堂兄弟和嫂子,“我们想跟着一航局学手艺。”
 
\
 
  傈僳族,是一个迁移的民族,他们向往着能早日过上“雄鹰”般的生活,能飞出这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普南伏一家在去年才从山上的千脚屋搬进了山下亮堂堂的大屋子,便是得益于村子里来了这样一群“中交人”。今年在新的工作机会面前,他带上了全家人。初至项目部,他们自发地在门口驻足合影,兴奋地分享着朋友圈,满是感谢的话语。
 
  很快普南伏一家迎来了上岗前的第一课——安全教育培训。原来他们八个人中只有三个能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其余的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既然语言不通,那就用图片和视频来介绍呢?”项目部立马搜集了简单易懂的安全图片和视频,还拿来绷带、安全帽等进行实际操练。大家一边看着“安全事故现场”,一边学习着三角巾包扎的要领。原计划一个小时的教育培训,三个小时才结束,会后普南伏一家用家乡话彼此叮嘱着“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
 
  上岗培训顺利完成,可是施工点比较分散,加之语言不通,在岗位分配上项目部再三斟酌。“语言不通,就慢慢学!”项目副经理史玉祥坚定地说。项目部计划将八人分为三个小队,三位会讲普通话的工人分别为小队长,再给每队配备一位技能“老师”。
 
  普南伏欲言又止的模样引起了史玉祥的注意,原来会说普通话的三人中,就包含了他们夫妻,分三个小队,就意味着夫妻两人要分开。
 
\
 
  了解情况后,项目部将原来的“三队计划”改为“一队”,让性格开朗、高中文化的普南伏堂弟担任队长,带领大家学习钢筋工技术、操作拌合机器,普南伏夫妻成为小队的“自由人”,担任翻译、后勤服务等工作。史玉祥带着新分配的方案和普南伏一家商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普南伏握紧史玉祥的手,反复地说“谢谢”。
 
  如今,8位傈僳族工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普南伏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高飞的雄鹰”,在个性签名中写道:“走出大山,雄鹰展翅,拥抱新生!”(通讯员:潘伟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走进走近丨“这些后生,都带着党徽咧!”
下一篇:老船长的“十二时辰”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