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诊疗 > 正文

治疗脑卒中——中西医应优势互补 互相融合
2018-06-30 09:27:38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治疗脑卒中选择中医OR西医?来听听业内的声音。
  
  2018年6月29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2018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中西医结合论坛召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常务副院长张允岭教授在会上致辞,他坚持了自己对中西医在神经科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上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美好憧憬,并勉励与会专家学者积极进取,在相关学科领域多多建树,为人类健康谋取更大的福祉。
  
  中医的作用更独特
  
  缺血性卒中作为世界性的医疗命题,吸引着中西医的广泛关注。西医领域对此有着积极的二级预防研究进展,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淑娟的观察中,当前二级预防涉猎范围虽然较广——诸如降压药物对二级预防的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运用、他汀药物在降低卒中发病的研究成果等等不一而足,但她也同时强调,中国二级预防前景堪忧,患者及医生的意识和观念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比西医,中医的作用显得更独特一些——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一科陈志刚主任的介绍中,秉承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防治观,中西医在二级预防领域可谓和而不同——中医更强调整体观、主要采用全面干预、心身并治的治疗观念,西医则是更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强调药物的作用。正如陈志刚表示,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在卒中后二级预防的优势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
  
  而在由李淑娟、陈志刚、张允岭、赵性泉、邹忆怀、彭延波组成的讨论专家团的看法中,中医的意义更有优势,诸如赵性泉教授指出的中国患者的中药情怀、邹忆怀教授指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自基层医院的彭延波主任则运用临床实例,指出中药在防止卒中复发方面的作用……
 
\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层次分类
  
  作为脑卒中的重要诱因,高血压也是长期被业内关注的重点领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PI主任医师徐俊长期关注西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展,他指出了美中欧三方在高血压诊断及分级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他也注意到,国外家庭血压监测的专家组对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提出建议,高血压诊断标准仍采用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标准,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Hg。
  
  在中医的对应领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立志主任指出了中药降压的优势——中药多靶点的治疗作用可避免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中医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证候等多因素来综合辨证施治;中药辨证加减使用可预防或治疗西药引起的副作用;中药价格较为低廉,同时可配合针灸、食疗等康复治疗。他同时也提出中药在降压方面的劣势:比如降压作用起效较慢;剂型局限药物推广;作用靶点不明确,重复性较差,较难形成稳定的治疗方案,不利于临床推广使用等,为业内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思考。
  
  由徐俊、李立志、徐凤芹、林亚明、 闫建玲、陈琦玲组成的讨论专家团将第二单元就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学术商讨推向高潮。徐凤芹专家建议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向世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方案。但闫建玲主任则认为中西医碰撞相对有困难,“中西医属于两个系统,方法学上存在分歧”。此外,林亚明专家提出自己的经验,认为疾病层次不同,运用中药治疗需要进行分类,中药控制一级高血压有效,治疗二级高血压少量有效,三级高血压需西医治疗,总之,中药治疗有效,范围有限,需要进行层次分类。徐俊教授指出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方法学占据主流,欧美国家研究现在向亚型化分类,这值得中医学习。陈琦玲教授提出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高血压最早记录在黄帝内经,如何在大人群中做出属于中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医仍需努力。李立志教授认为中医地位不可撼动,西医亦有优势,中西医结合更好,找出适合中医药临床流行病学证据的方法学是中医努力的方向。
  
  中医药干预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
  
  如果病人已然发生了脑卒中,那么就不得不讨论对脑卒中后的干预治疗了。
  
  中日友好医院的彭丹涛主任从血管性抑郁的识别及处理,AD情感障碍的特点及处理两方面展开,提出抑郁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血管性抑郁抑郁障碍的一种亚型,需要对其早期识别和处理,国际多个卒中指南建议,重视认知和抑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副院长就中医治疗卒中后精神障碍的疗效进展为现场的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学术观点。她指出卒中后常见精神障碍症状群与情感、禀赋、认知有关,共病现象多识别难,容易漏诊,误诊,且预后差,但中医药治疗可以从中医脑髓理论雏形、中医病因病机演变、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展开,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情绪心理方面疗效显著。
  
  在现场专家团的讨论中,贺建华主任认为卒中后抑郁首先需要医生早期识别和重视,结合西药和中药方剂整体辨证治疗。彭丹涛主任指出需要通过症状找出本质,针对本质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结合症状用药,使患者获益。姜荣环教授从一病例展开,在回顾疾病历程中认为防对于患者更为重要,个体有个体特点,对抑郁患者可用量表初步筛查,但对于难治的抑郁患者,需要从社会因素角度入手可能更能使患者受益。李宝玲主任提出自己的临床体会,对于明确诊断的抑郁患者在不能接受治疗效果时的好的方法是用上中药,优势在于症状轻时在不用西药情况下即可用中药可解决,而对于肯定是抑郁症患者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老年患者用少量西药即可达到效果。 张捷主任则觉得中西医需各自发挥出自身优势,搭建心与身的桥梁,让患者对自身及疾病,识别后要判断病情程度,对中重度抑郁可中西医结合。郭蓉娟院长总结指出第一把西医比喻成苹果,中医比喻成橘子,二者各有特色,各为人体所需,互相学习融合而不是争论。
  
  论坛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进行学术碰撞与融合,对中西医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将中西医在神经科的治疗理论与临床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为中医和西医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共同开拓临床诊治思路、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对促进当今诊疗理念和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各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达到供应的结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卒中 优势互补 中西医

上一篇:治疗脑卒中——中西医应优势互补 互相融合
下一篇:民康手足皮肤修复中心 让您轻松拥有健康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