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饮食 > 正文

云南咖啡“双重奏”:两代人的坚守与突破
2024-08-20 18:50:53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云山戏翠映穹天,南国终有晨时风。气候如续兰时月,花枝常攀四时春。

  云南富有着风景和阳光,却又不固于山河同夕阳下之景。它可以是咖农劳作的间隙从口中呼出的风,是透过一株株洁白的咖啡花的光,亦可是坚持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企业家们的身影。

  作为中国咖啡之都的云南,也是世界最适宜种植咖啡树的区域之一。它产出的咖啡豆几乎占据了中国咖啡市场,许多国际咖啡品牌也早已选用云南咖啡豆作为原料。或许你会诧异,云南在历史上从未是咖啡生产地,它是从何时成为咖啡树种植区,而云南的咖啡豆,又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了诸多咖啡商们的选择?

  从第一颗咖啡豆于1893年在云南发芽,再到如今,普洱、保山、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怒江六市漫山遍野的咖啡树,以及完整的咖啡产业链。云南咖啡发展的历程尽是艰辛,而几代坚持劳作的咖农,眼光长远的企业家,他们或许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咖一代”:从无到有的咖啡种植

  章小雨(化名)是一位来云南某县一处村寨的“咖一代”,她的脸上总洋溢着乐观且亲和的笑容。初见她时,她手中展示着自己精心编制的哈尼族传统刺绣服饰。服饰的色彩鲜艳,针针线线缝合精细,还有充满了其民族文化特色的稻穗、鱼、鸟等图案。

  据她描述,2006年,寨子里食物比较匮乏。因收入不多,她家里很难做到餐餐有肉顿顿有菜。单单是用清水煮的青菜,寡淡又无味,却是一家人每天的午餐。不仅如此,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寨子上大片土地在当年也成为了荒地,这使得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就在步履维艰的那一年,县里前来考察,并决定收购这里的土地,开始种植咖啡。起初,大部分村民对这个决定无动于衷,但在听到能获得1亩地50元的补助时,有195位村民陆续开始种植咖啡——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笔资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听到这一消息的章小雨,便连忙和丈夫赶急挖出来了10亩地。当时正值火把节,本该是每家每户都在做传统食物糯米粑粑的时候,两人却仍旧在废寝忘食地耕地,直到傍晚回到家时,才腾出闲暇时间制作粑粑。一个月的努力后,他们成功得到了500块钱的补贴。“终于可以吃炒菜了!”她笑着说道。

  该地海拔1500米,有着充足的降雨量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尤其适宜卡蒂姆咖啡的生长。农民们于是开始大量种植卡蒂姆咖啡豆。这一品种就像是咖啡界的混血儿,它是阿拉比卡的自然杂交种,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抗病基因,还拥有一定的高产能力。虽然它的表现并没有一些高品质阿拉比卡品种突出,但它风味甜美,偶尔还能尝出焦糖或巧克力味。

  如今的云南咖啡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其精品率和加工技术也不断提升,咖啡产业链日趋完善。如今,98%的中国咖啡豆都产自云南,且云南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也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证明,咖啡豆的种植,极大程度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当时,这无疑是个重大的决定。起初,并没有人去教咖农们如何种植咖啡,因而相关技术以及虫药的使用等,都是靠咖农们自己反复摸索与尝试,才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咖啡种植体系。

  “你看寨子里面六七十岁的老人,白天是不会在家的,个个都去干农活了,能干多少就是干多少。我们休息的时间是没有的。”章小雨说,“我们感冒发烧,有一些时候是因为在家太闷了。出去田里面干活,多一些空气,反而会好很多。”

  咖农自身的力量必定是有限度且薄弱的,然而,机械化立体农业技术暂时还很难进入寨子。村寨也曾尝试过用无人机施肥浇水,但整体的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寨子上山体坡度陡峭,也缺乏实操人员。除此之外,在生产端上,也未有可以突破常规去处理咖啡生豆的成熟科技。在精深加工上,精品率、萃取率仍有待提升。

  即便如此,章小雨仍然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着——在绝大部分日子里,一早到地里照料咖啡树,种植、施肥或打农药,回家常常已是晚上六七点,又在饭后制作哈尼族的传统服饰。她的丈夫患有心脏病,14年来,每天都要不停断地吃药,她便撑起了全家40亩地的种植重任。

  在结婚之前,拥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的她,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并没有做过很多农活。但在婚后,丈夫的处境,使得她不得不摸索种植知识,一步步学会放牛犁地、使用虫药与农药等。即便是这样,她仍然没有迫使儿女们留下种地,而是鼓励他们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寨子里的村民大多是哈尼族人。“我们哈尼族个个女人不靠男人,但还是自己靠自己,这样打拼出来了。这些都是一样的。”她说道。

  章小雨表示,以前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去种地的。尤其是女性,因为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而她的父亲也让她辍学去帮妈妈干活种地。但是现在,年轻人们,不论男女,几乎全部都会去上学。很多人在上完学后,也还是会回到村子里帮忙种地。

  然而,在澜沧县的其他村寨,老龄化可能更为严重,尤其是在咖农群体之中。目前,许多的咖农年龄在50~60岁之间,甚至有一些高达65岁。这些咖农的儿女们,许多也都随着时代的变迁,离开了乡村去城里务工。劳动力的老龄化,成为云南咖啡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咖二代”:可持续咖啡生产,引年轻人回流

  位于普洱市宁洱县的漫崖咖啡庄园,自成立来,已走过近三十载,是当地咖啡产业的重要基地。庄园此刻的总经理,张芮,是科学语言与跨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硕士的海归。七年前,她放弃继续读博或从事教育行业的理想,转而回到家乡传承咖啡家业,而这背后不单单是一个“女承母业”的故事。

  早在1995年,宁洱县普义乡曼芽村还处在一个不通路且不通电的状态。远山层林封闭了外部先进种植生产技术的来路,也锁住了咖农与咖啡走向外界的出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芮的母亲杨琼创立了漫崖咖啡庄园。这一行动吸引了当地村民,一起集结起来开山,共同迈出了宁洱咖啡产业向外发展的第一步。

  她是宁洱县的“咖一代”。县里自1989年起,开始咖啡豆的产业化种植,但当时的咖农并没有一个组织性的生产流程,各家各户间相对独立。因此,不论是种植,还是后期的加工销售,农户间的联系都较为薄弱,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对外产销流程。

  漫崖咖啡庄园作为当地咖农生产作业的首次企业化尝试,对县里的生产线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激励,也是云南咖啡行业发展历程的一个小小缩影。当时,普洱茶产业如火如荼,咖啡却少有人知。当时,三十出头的杨琼,不顾女性创业的艰辛,又或是企业运行中的种种磨砺,也依然选择了要向大众展现咖啡的魅力。

  咖啡豆的生长周期是3~5年,第一年育苗,第二年培入土壤,尔后还要经过2~3年的耐心培育,才可进入投产阶段。漫崖创立的三年之际,既是种下的第一批咖啡可以收成的喜悦之年,也是众人对前路满怀斗志之时。然而,一场小型的寒潮席卷了这片咖啡海,无情地碾过咖农们期盼的心。800亩种植地,就这样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化作一片衰败的景象。

  即便如此,咖农们仍在这时重新拿起手中的农具,重拾信念,再次出发,一如创业之初他们就已深谙的道理:只有跨越横亘在眼前的山峰,才能走出去,看见外面的世界。在这之后,有组织的咖啡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使各家各户实现了脱贫。

  2008年,庄园开始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他们先是借助于传统的超市营销策略,但在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并没有取得足够的优势。于是,庄园开始转向本土化的超市,以带有云南特色的文旅特产等形式为线下销售做铺垫,又在次年,往淘宝电商的方向发展,开启了线上销售模式。

  在摸索中,庄园逐渐意识到,若没有传播性强的文化输出、新颖的后端体验,很难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于是,他们有意打造一个文化长廊,来让人们体验整个资源圃,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2013年,漫崖咖啡庄园建成了自己的咖啡博物馆,让更多来到曼芽乡的旅客了解咖啡知识。

  被母亲的这份初心感染,硕士毕业后,张芮亦选择回到故土,继承这份志于带领当地人闯出一番新天地的咖啡事业。

  那时,整个产业正处于低谷期。我国咖啡产业种植端发展时间短,并且,相较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鲜明咖啡文化,国内咖啡文化仍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如何进一步走出自己的咖啡文化形象,并反哺咖啡产业的前端,减轻产业负重,成为张芮关切的重中之重。她留意到,作为种植端一线劳动者,许多咖农却从未喝过咖啡。这给了她灵感,去利用已有的研发团队,去逐渐贴合市场端。

  于是,张芮和她的团队,开始促进第三产业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转型。结合当地乡村的民俗文化,庄园推出了各项活动,让本地年轻人更多体验到咖啡生产环节。此外,也让更多离开家乡的“咖二代”开始回流,并投身到咖啡产业之中。他们作为新鲜血液,激励了咖啡的种植和采集,通过新颖的思维,将电商等新型售卖方式,带到了家乡,加强了咖啡庄园的营销和推广。

  张总表示,如今的漫崖咖啡庄园,相比于扩大企业规模,更适合走一条“小而精”的道路。把这个小小的庄园做得更精致,给每一位来到这里了解咖啡产业的人更好的体验。这是他们想要、也有能力做好的事。咖啡是一架与国际对话的桥梁,做好咖啡,也是一项实干而接地的事业。目前的庄园里,有10年岗龄的老一代咖农,也有受兴趣感召而来的年轻“咖三代”,众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这些咖农一直跟着我们,丢不起。”张芮说。正是这份责任感和坚持,为漫崖咖啡庄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并为云南咖啡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内外联合下的咖啡产业振兴

  尽管云南本地有许多勤恳的“咖一代”,以及张芮这样的企业家“咖二代”,本地咖啡的发展也实现了阶段性的进步,但前路仍然漫长,社会各界的内外力量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在咖啡产业内部力量中,近年里,诞生了一个新兴的组织——农咖合作社。

  农咖合作社的兴起,来自于一次“例外”。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咖农们发觉自己的产量逐渐无法满足订单的需求,咖啡的销售和发展也受到了阻碍。而农咖合作社的出现,将本地零散的咖农们集结在一起,大家把土地集中起来,一起种植、分享经验,其实就是所谓“抱团取暖”,因为单独一户的力量太弱。此外,农咖合作社中还有专业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培训,帮助咖农们种植。由合作社出售咖农们的收成,接着分发给挨家挨户。这很好地缓解了农户们的生产压力,咖啡本身的产量也得到了提升。

  用张芮的话说,就是:“大家从零散的农户,慢慢发展起来,聚到一起,团结起来。”咖农们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承担和面对生产经营上遇到的困难。

  除此之外,漫崖咖啡庄园也挂牌了漫崖联合社,帮助咖农个体户加工,并将产品一起推向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她表示:“一家一小户单人种植咖啡的力量很薄弱。像雀巢这类大一些的国际采购,不喜欢跟个人来打交道。”

  农咖合作社帮助带动了数百户咖农,咖啡种植面积显著增加,新增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使得全乡的咖啡种植总面积得到极大拓展。这一扩展不仅提升了咖啡产业的规模,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合作社这样联合农户力量的组织,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力量,也在为云南本地咖啡的发展助力。

  比如滇沪资金的注入。上海市崇明区和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领导层,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当地企业联合,在圈内乡昆赛村精心打造了一座咖啡产业基地——云佳咖啡庄园。庄园投资额接近800万元,庄园内配备了顶尖的咖啡加工设施,确保了咖啡豆的加工品质。通过与村庄和社区的紧密合作,为当地咖啡种植者和商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此一来,既能帮助咖农挣得更高的利润,又能帮助云南本地形成一个更为成熟的组织,慢慢赶上国际进程。

  此外,淘宝等电商平台与一些咖啡品牌联合推出了诸多公益活动,比如“了不起的云南咖农”。只要在平台上购买商品,便可为咖农们挣得补助,让他们得到一副缓解腱鞘炎的专用手套。再者,上海还为云南本地提供了远程医疗项目。“白玉兰”医疗设施在云南投入使用,使偏远地区的人民也可以获得一流的诊治。慕咖品牌也联合上海联劝基金会,成立了“行走的咖啡豆”专项基金,通过售卖产品和推广宣传,帮助有需要的咖农,尽一份心意。(董子辰、胡琬婷、李泓毅、陆宣丞、王忆萌、杨卓凡、尹子铭、张天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地,为何竟鲜为人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