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当心这九大借款行业!绿能宝、快鹿都有关联!
2017-08-07 17:42:20   来源:P2P观察网   评论:0 点击:

  支点哥:

  如何从资产端信息判断投资风险?

  面对紧密防守、信息严重不透明的资产端,有木有一秒把握资产端风险的办法?支点哥说,有的。

  一般来说,在运营正常的情况下,网贷平台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借款人违约的风险。而网贷平台对于借款企业的信息披露通常比较模糊,投资人很难分辨企业的营利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可以参考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水平。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严重逾期的借款企业往往都来自风险较高的行业。支点哥将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哪些行业是投资者可能需要谨慎投资的。

  绿能宝暴雷:看似高大上的行业其实不堪

  2017年4月,前山西首富彭小峰亲手打造的网贷平台绿能宝发布的逾期公告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上述公告说,因国家补贴不能按时发放,绿能宝无法按时兑付投资人,逾期金额高达2.2亿元。绿能宝的运营和产品比较独特,采用的是一种融资租赁的模式。投资人投入资金后,就获得了光伏电池板的拥有权,而后绿能宝将这些电池以租赁的形式租给太阳能发电站。

  在一般人心中,光伏产业是比较高大上的,绿能宝从上一线开始,就吸引到了大量投资者。但是许多人万万没想到,光伏产业在中国属于“两高一剩”产业中的产能过剩产业,国家早在2012就规定银行需要限制给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在中国,光伏产业存在典型的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而光伏电池正是产能过剩的低端产品。前几年,因为享受国家的大量补贴,各种太阳能电站层出不穷,光伏电池因其制作门槛很低,产能大幅增加。

  随着国家补贴减少,太阳能发电暴露出了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许多地区出现了“弃光”现象,光伏电池的产能也严重过剩。据统计,中国的光伏电池产能超过全球需求量,而欧美国家从13年起一直对中国的光伏电池实行反倾销,产品出口受限。

  绿能宝的逾期问题,抛开主体公司的运营问题不谈,资产本身的问题就很大,投资人选择了错误的行业和产品。投资人实际上拥有了光伏电池,但是当真正想要处理这些电池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市场的光伏电池早就烂大街了,难以出手。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光伏产业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国家需要去花钱补贴吗?拿国家补贴去当企业的信用担保来融资,不仅是绑架了国家更是蒙骗了投资人。

  2017年5月,航金所宣布平台的“新能宝”产品出现逾期,不能自行赎回。“新能宝”产品投资的产品也同样是光伏电池,逾期的原因是借款公司的资金链断链。看来光伏产业不仅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链也确实十分紧张。以后投资新能源行业,根据行业现状,分析借款企业的资金链,网贷是把自己的钱借给企业,企业目前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

  世界500强暴雷:产能过剩行业的困境

  随着不少互金平台拆分P2P板块,不少平台开始和金交所、信托合作,推出间接融资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融资金额较大,融资公司大多都是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

  在前几年的刚性兑付时期,信托业一直以低风险、高收益著称。

  2016年,国民信托的产品爆出9.2亿元的逾期,其产品的借款企业是渤海钢铁。2010年,包括天津钢铁在内的四家天津当地国企组建了渤海钢铁集团,14、15年渤海钢铁跻身世界500强企业。2016年三月,包括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105家渤海钢铁的债权人组成债权人委员会,总共涉及债务达到了惊人的1920亿元。多家信托公司陷入了渤海钢铁的债务危机中,因金额巨大,多家信托表示无法完成刚兑。

  渤海钢铁虽然是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但是在爆出危机后,才发现渤海钢铁是空有其表,企业重组整合不到位、被过度授信严重。

  从2012开始,中国的钢铁行业每况愈下,伴随高增速的GDP成长起来的钢铁产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暴力发展的渤海钢铁深陷盈利困难的泥潭。据瑞银发布的报告,中国钢铁行业在内的几大产能过剩行业的综合潜在坏账率达到了25%-30%。

  以后在借款企业介绍中看到某大型钢铁企业的时候,是不是该多留心一下了呢?投资人同样需要对与产能过剩行业处于同一供应链的行业保持谨慎,这些行业中的企业的应收账款不少都是来自产能过剩行业,同样存在着连带风险。

  快鹿暴雷:看不懂的影视行业

  2016年上半年,金鹿财行、当天财富在内的多家快鹿系网贷平台的金融产品出现兑付问题,这些均以《叶问3》的票房收益作保证,涉及金额数十亿元。

  《叶问3》由快鹿旗下的大银幕公司发行,在上映仅一周后,广电总局因《叶问3》票房存在作假,对快鹿的大银幕公司作出了暂停发行业务一个月的处罚。据了解,快鹿方面至少花了将近八千万元资金来为票房作假。当大大小小的投资人看到自己投资的《叶问3》票房造假以及快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市值快速蒸发,纷纷希望收回投资,挤兑潮让快鹿集团一夜之间分崩瓦解,集团的控制人施健祥出逃美国,至今未归。

  资本炒作是目前中国影视行业的普遍现象,即电影未上市,先通过资本市场装让收益权。

  2015年,徐峥以1.5亿元的价格出售自己所拥有的《港囧》47.5%的收益权给自己控股19%的上市公司,而后《港囧》票房大卖,票房收益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传导,徐峥入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大涨,徐峥不仅赚到了卖掉电影的收益权的1.5亿元现金,更从资本市场中大赚了一笔,据估算,港囧给徐峥带来20亿元的收益。

  快鹿的玩法和徐峥其实差不多,玩脱了的原因是快鹿拍电影的成本和电影票房差距太大。

  成本方面,快鹿首先花了2个亿买下了叶问续集的版权,然后又投资了成本去拍电影,而徐峥似乎并没有从荷包里掏什么钱。票房方面,《港囧》创造了15亿元的成绩,票房造假的《叶问3》总共不到8亿。

  据业内人士分析,快鹿不仅没能从《叶问3》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快鹿集团靠《叶问3》总共融资了10亿元以上,融资额比票房还高,过度融资严重。重要的是,票房作假等一系列负面消息,让快鹿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大跌,快鹿在资本市场同样损失惨重。

  一系列的问题致使这个靠电影票房收益的产品暴雷,是必然的结果。巨大的亏空加上投资人的挤兑,快鹿的兑付的能力根本承受不了。

  许多投资人都是冲着《叶问3》这个电影去投的产品,认为《叶问3》能火,但是电影不上映谁能知道卖不卖座呢?快鹿不可能让投资者提前看到电影拍得好不好再选择要不要投资,不懂行的投资者对于票房预期实在难以把握,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下,产品的风险堪比赌博。

  这些行业,请谨慎!

  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和亏钱的企业,可是比例却大不一样。有的行业中,百分之九十的企业都在亏损,对于投资人来说,自然是高风险行业。同行业中,初创企业则比成熟企业的风险更高。目前GDP增速放缓是必然的趋势,对于不少债台高筑的行业来说,面临着业绩下滑带来的巨大债务违约风险。

  在投资时,建议投资人谨慎评估来自以下行业的借款企业:钢铁业、船舶业、光伏产业、LED产业、中小房地产、风电产业、造纸业以及玻璃产业。同时像影视业这类票房预期完全无法准确量化和预估的产品,投资人更需要保持理性,毕竟电影不管怎么大卖,投资人的收益上限都被固定了,一旦电影不卖座,就只能寄希望于平台不靠谱的刚性兑付了。

相关热词搜索:行业

上一篇:众筹风险案例大盘点
下一篇:金信网:网贷的本质是金融 根本是风控 目的是服务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