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揭秘:传播易广告在线交易“淘宝模式”商业模式
2016-10-09 14:05: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细数早期那些具有“淘宝模式”格局的广告平台,如传播易、微播易、广告买卖网,中华广告交易网等,已然走过了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光。可为何还是不温不火,没有成功打造出一个广告在线交易的“淘宝模式”?
\

在此,以一个此类平台从业者的身份及平台产品落地的实战角度,奉文一篇。梳理下平台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供从业者参考。

一、从平台产品形态说起

早期的这类“淘宝模式”的在线平台,产品形态多以在线购买广告为主,线上完成广告采购发布、交易、评价等环节,形成产品闭环。

1.广告在线交易市场本身还在培育期,用户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广告资源的代理商,将广告资源等直接搬到线上。实践证明,很多在线下不打折扣的广告,在线上不打折扣就卖不动。很多到线上采购的广告主,也是抱着免费占便宜的心理,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广告效果,放弃实属正常。

2.广告在线购买本身是一种服务,而且广告的属性更具“长尾”性。平台上的广告不能等同于淘宝网的商品,很难做出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与效果评价、监控机制。往往媒体价值的门槛,单靠降低广告价格无法逾越。同样,时间成本对于广告主来说是最可宝贵的,对广告投放效果的直接要求,也是售后服务无法弥补的。

3.统一客服的形式,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这类平台的广告交易过程,对广告主不具有甄选分类的功能,谁都可以购买,往往广告主的自身条件差别很大,细分需求也不尽相同。但客服回答广告主的内容是一样的,一个客服内少则十人,多则几十人的沟通,无法满足个体需求。

4.广告用户粘性不足或阶段性需求的用户较多,易流失。从需求维度,一般可将客服分为刚需类与非刚需类。刚需类的广告需求一般都是节日、活动或庆典类的广告主在突击投放广告,刚需阶段过去后,这些广告用户很多就自然消失了;非刚需类广告需求,广告主的自主性不强,需要像传统广告公司那样制造传播话题,上报申请预算。

\

二、来自平台自身的困扰

1.广告商品驱动运营,还是运营驱动广告商品是个问题。平台前期一般都是广告先行,依照广告形态设计运营方案。但很快暴漏的问题是,广告产品有些地方不是用户想要的,用户想要的广告,平台没有。然后平台方马上调整战略,让实际接触用户的运营人员提炼用户需求,驱动广告覆盖面,但一下子需求铺天盖地,媒介经理们要花大量的精力去甄别那些是真需求,那些是伪需求。

2.“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也是个问题。平台运营是个常态化的工作,平台要同在同一时间链接产业的上下游用户,也就是媒体方和广告主。先引入媒体方入驻,缺少足够的广告主采购,影响媒体方对整个平台的印象;先引入广告用户,缺少广告主所需广告,用户很难留存。

3.重媒体广告质量还是重媒体广告数量的问题 。平台前期流量小,用户少,媒体方入驻自然少,多是广告各家小的代理商,广告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是要牺牲数量保质量?还是不要质量凑数量?这个问题也很纠结。

4.媒体广告入驻收费还是免费的问题。给媒体广告入驻定价也是困扰,包括平台运营方的一个难题。前期广告用户对平台或广告媒体方信任度不够,收费了几乎没有交易量;免费了,媒体方自然重视程度下降。

5.流量多寡与“碗”大小的问题。对于平台方,流量就等同于金子。曾经通过某种手段,某平台呼啦啦的来了好多的广告采购用户,着实让昏天黑地的运营同学们兴奋不已。但问题是

6.广告平台被一些机构沦为宣传推广、做广告的渠道工具。有些小的广告代理机构,会把一些宣传自己的广告性视频放到平台上,赚取点击量,而真正有价格优势的广告,强势广告却放的很少,这对平台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三、是先哲、还是先烈

上文谈及了诸多暗藏在广告在线交易平台发展道路上的荆棘。但其实还有个最大的、也是目前困扰整个广告在线交易行业的问题亟待突破——广告在线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对入驻媒体收租金?广告交易抽成?首页展示位、广告位收费?貌似这些盈利模式,对于流量尚不足,缺少主流大机构入驻的平台商来说,还为时过早。强行推广,只能让你碗里的这仅有的媒体广告代理商另寻他路。

成功没有捷径,当下他们所要做的、或者正在做的应该是,尽快找到突破困扰广告在线交易平台发展瓶颈的对策,利用资本的力量披荆斩棘,另辟一条通往广告在线交易“淘宝模式”的蹊径,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热词搜索:模式 在线交易 淘宝

上一篇:分答商业模式拆解:就像一个声讯台,让你为好奇心买单!
下一篇:马云成斯皮尔伯格“中国合伙人”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