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企业扎堆上市背后:资金来源从国家转向自筹
2015-05-26 16:19:31 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 评论:0 点击:
一边是国家领导人频频为核电“出海”站台以及国内核电项目重启等诸多利好,一边却是核电企业后续项目投入乏力的资金状况,核电企业选择在此时扎堆上市是行业发展的集体诉求。
在度尽余波后的今天,核电企业集体迎来了扎堆上市的局面。继去年底中广核电力(母公司为中广核集团)登陆港交所后,6月2日便是中国核电(母公司为中核集团)新股申购首日,这意味着两大核电巨头都成功走入资本市场。不仅如此,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的核心业务——核电工程建设也在前几天被证监会披露拟上市申报材料;而构成与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之势的中电投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整合重组完毕后也有望将核电业务单独上市。以往在外人眼里颇为神秘的核电三巨头缘何此时纷纷踏足资本市场?
当然首先是企业大规模扩张的直接诉求,迫切解决开启新核电站项目,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各自代表着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和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路线,在资金来源上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秦山核电站一期建设资金是国家拨付的,而大亚湾核电站一期大部分则是国家向外国借来的,但都有国家层面主导。随着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2005年核电由“适度发展”变为“积极发展”,核电企业建设核电项目的资金来源也从国家层面主导到企业自筹,而企业自筹主要方式便是银行借贷,企业的核电项目大幅增加后,企业负债飙升。时至今日,中核和中广核两大核电巨头的负债率都到了70-80%。
而新形势下,国家层面要求核电“出海”,且核电建设因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暂停三年后再重新启动。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按照国务院《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至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预计年内将有6-8台机组开工建设,有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最多的一年。这些都催生核电企业新的诉求,那就是不能再用原来的银行借贷模式来进行发展,否则资金链早晚有出现危机的一天,而走向资本市场则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另外,随着核电业的发展,核电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着。曾有核电业内人士向笔者抱怨,以前做一个核电项目只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允许和国家审批,很少有因公众不同意见而放弃的情况。而现在不同了,经常会有因公众不同意而搁浅的项目,未来公众的意见监督将会成为项目推进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核电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核电企业不能够再“只会低头拉车”,还需要学会“抬头看路”。应该看到,将核电站建设运营与军工涉密业务进行分离,将核电站项目放在公众关注平台上进行推进,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负债状况,推进企业进一步高效良性发展,而且还对核电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