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连续12周逆回购 货币调控日臻灵活
2012-09-13 17:01:59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于11日在公开市场开展77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自6月份以来连续12周开展逆回购操作,为十年来所罕见。
逆回购代替降准:应时之举
以逆回购暂时取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是央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应时之举。在当前房价面临反弹压力的背景下,准备金率的下调如果过于频繁,容易引发房价的上涨,令楼市调控功亏一篑。
可以说,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是我国货币调控日臻灵活成熟的体现。事实上,过去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通过对货币和信贷政策的灵活调控,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2004年前后,针对当时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中国人民银行落实宏观调控要求,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确保货币增速在当年从高位回落,有效抑制了当时经济领域的过度投资倾向。在“十一五”前半期,针对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大及流动性偏多、物价出现持续上涨压力的情况,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从紧,并于2007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通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冲了外汇流入投放的大部分流动性,并先后7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8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对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经济正处筑底阶段
积极迹象正显现
而随着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破产,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也面临着通缩风险。针对这一复杂局面,央行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并助推GDP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的6.5%上升至四季度的11.3%。
2010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缓解、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国内通胀预期上升,对此央行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迹象,我国先后两次下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目前经济正处于筑底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和积极迹象正在显现。
回顾十年来,我国货币调控日趋成熟和完善,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为经济的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