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9年前预埋股权激励 高良玉持南方东英14.21%
2014-03-03 09:59:07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春风得意马蹄疾,公募基金业股权激励的马蹄声已声声入耳。
中国基金报记者独家获悉,布局已久的基金业界大佬们不少有了答案。前南方基金公司总经理高良玉,借南方东英探路,在香港子公司持股14.21%;前南方基金副总经理王宏远,在前海开源的新舞台上将率团队持股25%;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赵学军布局更早,9年前嘉实合资时就在股东协议中明确:一旦法规允许,股东将对公司管理层增发20%股份。去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基金公司个人持股,股权激励的政策障碍已不复存在,嘉实的股权激励动向在大公司中备受关注。
高良玉持南方东英14.21%股权
经过一年时间运作,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的股权激励于2013年年底完成。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香港公司注册处获悉,2013年2月20日,南方东英通过了股权激励的“特别决议”,拟成立和采纳员工股份计划,将20%股权授予管理层,其中,授予董事长高良玉13.5%,授予CEO丁晨6.5%。
股份分配表显示,高良玉和丁晨合计认购4000万股南方东英新股,认购价格为1.43港元。变更后,南方东英股权结构是南方基金占58.33%,仍为控股股东,东英金融占25%,高良玉和丁晨分别占9.44%和7.22%。
2013年9月2日,高良玉再次认购南方东英新股,持有量增至3600万股,认购价格同为1.43港元。之后,高良玉将持有南方东英14.21%的股本。
另据去年2月20日南方东英特别决议,该公司还有5%股票期权将根据当年员工业绩考核和业务发展需要分配,总裁可酌情决定提前将该5%未完成或实施的部分提前分配或行权。
南方东英在去年12月30日重新印制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将股权激励以公司章程形式确定。根据新章程,南方东英的总股本将扩大5%,这与南方东英股权激励特别决议中已公告的5%股票期权计划正好吻合,这就意味着,还有5%的股票期权是预留分配给南方东英员工的,该5%期权激励完成后,高良玉和丁晨持股比例正好被摊薄到13.5%和6.5%。
王宏远团队持前海开源25%股权
从出任南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到转战中信证券(10.63,-0.20,-1.85%),最终回归公募基金业,王宏远的一举一动均备受关注。“我在准备证监会的基金高管资格考试,不便接受采访”,王宏远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说。
日前,在深圳万科富春东方大厦22楼,前海开源并不豪华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久违的王宏远。
据了解,王宏远的任职或为前海开源联席董事长,而前海开源大部分拟任基金经理都是董事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显示股权激励在这家公司已得到认同并悄然展开。
前海开源总经理蔡颖告诉记者,因为股权激励细则尚未出台,公司有关股权激励的方案目前也没上报,“一些想法正和监管层积极沟通。”她说,公司注册资本将由1.5亿增加到2亿,“增加的5000万即25%的股本,将用作股权激励,主要激励高管和核心投研团队,部门总监也在考虑范围”。
而王宏远或将代表持股员工组成一家公司。“我们正在按相关细则的规定准备,高管与员工是以个人身份持股还是组建持股公司方式,最终以证监会批准下来的为准。”蔡颖说,“可以肯定的是,王宏远将以高管和持股员工代表的身份在董事会任职。”
蔡颖称,前海开源在成立时,就确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并写进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这应该是内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把股权激励写进公司章程的基金公司。“可见股东的决心”,蔡颖说。
2013年1月,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成立。2013年11月,注册资本由1.2亿增加至1.5亿,开源证券、北京中盛金期投资公司、北京长和世纪资产管理公司三分天下,各持33.333%。“这次增资扩股就是在为股权激励做准备。”蔡颖说。
王宏远于2013年11月正式加盟前海开源,显然,这时前海开源股权激励方案已成形。前海开源在增资扩股后变成均等股权,充分授权管理层,也显示了股东对公司管理团队的认可与支持。“政策全面放开的背景,股东的开放态度,是我们团队决定加盟前海开源的原因。”蔡颖表示。
信心也来源于王宏远对A股市场的判断。“王总对后市相当乐观,他对宏观的把握能力,我们都很服气。”她说。
蔡颖告诉记者,前海开源投研团队已达20余人,基金经理已确定了10人,而且大多从业年限都在10年以上,相当资深。“我们投研团队规模计划为20-30人,与中型基金相当。”她认为,前海开源有浓厚的合伙人制的味道,“大家都心甘情愿付出,因为这也是你的公司。”
股权激励能否让这家次新基金公司成功逆袭?市场拭目以待。
嘉实9年前签下股权激励协议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金业,股东一变,管理层震动成为常态,基金公司总经理平均任职时间不到3年,对公司长期发展乃至全行业发展都十分不利。在早年,一些成立较早的基金公司就开始探索股权激励计划。
嘉实基金在股权激励方面的安排颇为成功。作为公募江湖硕果仅存的大佬,赵学军早在九年前就千里埋线,为日后嘉实的股权激励方案留下了作为空间。
2005年6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参股嘉实基金,嘉实成为规模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公司股东为:中诚信托持股48%,立信投资持股32.5%,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持股19.5%。2009年,嘉实基金股权再次变更,大股东中诚信托降低了持股比例,中诚信托、立信投资、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公司分别持有嘉实基金40%、30%、30%的股权,股权结构更加均衡。
2005年的合资对嘉实基金意义深远,因为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得到了各方股东的认可。记者独家获悉,股东们在合资的股东协议书中已经明确:一旦法规允许,将对嘉实基金公司的管理层增发20%的股份,而且,该协议在当年已正式上报证监会。
2009年,赵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去十年谁对嘉实基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想其中一个人就是当年代表德意志银行和嘉实谈合资的蔡秉华先生。”
而南方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当年也提出过股权激励计划,“我们总经理曾鼓舞大家说,好好干,公司正在考虑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没想到,股权激励政策多年没有放开,而该公司大股东出事,新股东进场,这一计划自然流产。
在政策放开后,中小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纷纷破题,大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仍然困难重重。
“关键在于价格问题,基金公司的估值通常与规模挂钩,规模越大,估值越高。另外,部分基金公司的股东是国企背景,按相关规定,股权转让价不得低于净资产,而大基金公司净资产都在10元以上,高的超过20元。”业内人士表示。
“大公司股权价格太贵,员工不积极;而股东也觉得是好资产,并不愿意放弃部分股权,也不积极,所以,大基金公司现在基本上都没怎么动。”有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说。
赵学军出任嘉实基金总经理的时间超过14年,为目前任职时间最长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并且已在9年前跟股东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现在,政策障碍已消除,嘉实基金或许有能力打破大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僵局。未来,嘉实基金为股权激励增发的20%股权如何定价、出资问题如何解决,将不只是基金公司样本,对整个金融机构推行股权激励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窦玉明郭树强静待破题
还有不少大佬也在尝试股权激励,成为基金江湖上的种种话题。
最早传出股权激励的是中欧基金,并且与业内鼎鼎大名的窦玉明有关。2013年8月,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窦玉明出任公司董事长职务,之后,银华基金副总经理陆文俊也加盟中欧基金。
据了解,中欧基金正在招兵买马,大力推行事业部制,目前已设立了4个事业部,包括两个不同风格的股票事业部及固定收益事业部、专户事业部。“中欧的股权激励方案还没有上报,仍在等待相关细则出台。”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个是余额宝一战成名的新时代大佬郭树强以及他的天弘基金公司。
2013年10月,天弘基金股东内蒙君正(12.31,-0.06,-0.49%)发布公告,阿里巴巴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0万元注册资本金,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天弘基金管理层将持股11%,成为基金业首例公布管理层持股的公司。
不过,天弘的股权激励除了要等待相关细则出台,还需等待阿里金融机构身份的确定,“如果阿里能顺利入主天弘,天弘的股权激励应该会很快。”有业内人士表示。
还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在积极酝酿股权激励方案,比如金鹰基金,总经理殷克胜由于任职期满,即将离任,猎头正帮公司寻找新的总经理人选,有接到猎头电话的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开出的最具诱惑力的条件是股权激励。
“以股权激励吸引优秀人才,中小基金公司可能借制度优势突围。”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股权激励,可实现基金持有人、股东与基金管理人利益的一致,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公司的长期性和对风险的控制,以真正保护客户利益,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独家获悉,布局已久的基金业界大佬们不少有了答案。前南方基金公司总经理高良玉,借南方东英探路,在香港子公司持股14.21%;前南方基金副总经理王宏远,在前海开源的新舞台上将率团队持股25%;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赵学军布局更早,9年前嘉实合资时就在股东协议中明确:一旦法规允许,股东将对公司管理层增发20%股份。去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基金公司个人持股,股权激励的政策障碍已不复存在,嘉实的股权激励动向在大公司中备受关注。
高良玉持南方东英14.21%股权
经过一年时间运作,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的股权激励于2013年年底完成。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香港公司注册处获悉,2013年2月20日,南方东英通过了股权激励的“特别决议”,拟成立和采纳员工股份计划,将20%股权授予管理层,其中,授予董事长高良玉13.5%,授予CEO丁晨6.5%。
股份分配表显示,高良玉和丁晨合计认购4000万股南方东英新股,认购价格为1.43港元。变更后,南方东英股权结构是南方基金占58.33%,仍为控股股东,东英金融占25%,高良玉和丁晨分别占9.44%和7.22%。
2013年9月2日,高良玉再次认购南方东英新股,持有量增至3600万股,认购价格同为1.43港元。之后,高良玉将持有南方东英14.21%的股本。
另据去年2月20日南方东英特别决议,该公司还有5%股票期权将根据当年员工业绩考核和业务发展需要分配,总裁可酌情决定提前将该5%未完成或实施的部分提前分配或行权。
南方东英在去年12月30日重新印制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将股权激励以公司章程形式确定。根据新章程,南方东英的总股本将扩大5%,这与南方东英股权激励特别决议中已公告的5%股票期权计划正好吻合,这就意味着,还有5%的股票期权是预留分配给南方东英员工的,该5%期权激励完成后,高良玉和丁晨持股比例正好被摊薄到13.5%和6.5%。
王宏远团队持前海开源25%股权
从出任南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到转战中信证券(10.63,-0.20,-1.85%),最终回归公募基金业,王宏远的一举一动均备受关注。“我在准备证监会的基金高管资格考试,不便接受采访”,王宏远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说。
日前,在深圳万科富春东方大厦22楼,前海开源并不豪华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久违的王宏远。
据了解,王宏远的任职或为前海开源联席董事长,而前海开源大部分拟任基金经理都是董事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显示股权激励在这家公司已得到认同并悄然展开。
前海开源总经理蔡颖告诉记者,因为股权激励细则尚未出台,公司有关股权激励的方案目前也没上报,“一些想法正和监管层积极沟通。”她说,公司注册资本将由1.5亿增加到2亿,“增加的5000万即25%的股本,将用作股权激励,主要激励高管和核心投研团队,部门总监也在考虑范围”。
而王宏远或将代表持股员工组成一家公司。“我们正在按相关细则的规定准备,高管与员工是以个人身份持股还是组建持股公司方式,最终以证监会批准下来的为准。”蔡颖说,“可以肯定的是,王宏远将以高管和持股员工代表的身份在董事会任职。”
蔡颖称,前海开源在成立时,就确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并写进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这应该是内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把股权激励写进公司章程的基金公司。“可见股东的决心”,蔡颖说。
2013年1月,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成立。2013年11月,注册资本由1.2亿增加至1.5亿,开源证券、北京中盛金期投资公司、北京长和世纪资产管理公司三分天下,各持33.333%。“这次增资扩股就是在为股权激励做准备。”蔡颖说。
王宏远于2013年11月正式加盟前海开源,显然,这时前海开源股权激励方案已成形。前海开源在增资扩股后变成均等股权,充分授权管理层,也显示了股东对公司管理团队的认可与支持。“政策全面放开的背景,股东的开放态度,是我们团队决定加盟前海开源的原因。”蔡颖表示。
信心也来源于王宏远对A股市场的判断。“王总对后市相当乐观,他对宏观的把握能力,我们都很服气。”她说。
蔡颖告诉记者,前海开源投研团队已达20余人,基金经理已确定了10人,而且大多从业年限都在10年以上,相当资深。“我们投研团队规模计划为20-30人,与中型基金相当。”她认为,前海开源有浓厚的合伙人制的味道,“大家都心甘情愿付出,因为这也是你的公司。”
股权激励能否让这家次新基金公司成功逆袭?市场拭目以待。
嘉实9年前签下股权激励协议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金业,股东一变,管理层震动成为常态,基金公司总经理平均任职时间不到3年,对公司长期发展乃至全行业发展都十分不利。在早年,一些成立较早的基金公司就开始探索股权激励计划。
嘉实基金在股权激励方面的安排颇为成功。作为公募江湖硕果仅存的大佬,赵学军早在九年前就千里埋线,为日后嘉实的股权激励方案留下了作为空间。
2005年6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参股嘉实基金,嘉实成为规模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公司股东为:中诚信托持股48%,立信投资持股32.5%,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持股19.5%。2009年,嘉实基金股权再次变更,大股东中诚信托降低了持股比例,中诚信托、立信投资、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公司分别持有嘉实基金40%、30%、30%的股权,股权结构更加均衡。
2005年的合资对嘉实基金意义深远,因为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得到了各方股东的认可。记者独家获悉,股东们在合资的股东协议书中已经明确:一旦法规允许,将对嘉实基金公司的管理层增发20%的股份,而且,该协议在当年已正式上报证监会。
2009年,赵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去十年谁对嘉实基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想其中一个人就是当年代表德意志银行和嘉实谈合资的蔡秉华先生。”
而南方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当年也提出过股权激励计划,“我们总经理曾鼓舞大家说,好好干,公司正在考虑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没想到,股权激励政策多年没有放开,而该公司大股东出事,新股东进场,这一计划自然流产。
在政策放开后,中小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纷纷破题,大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仍然困难重重。
“关键在于价格问题,基金公司的估值通常与规模挂钩,规模越大,估值越高。另外,部分基金公司的股东是国企背景,按相关规定,股权转让价不得低于净资产,而大基金公司净资产都在10元以上,高的超过20元。”业内人士表示。
“大公司股权价格太贵,员工不积极;而股东也觉得是好资产,并不愿意放弃部分股权,也不积极,所以,大基金公司现在基本上都没怎么动。”有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说。
赵学军出任嘉实基金总经理的时间超过14年,为目前任职时间最长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并且已在9年前跟股东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现在,政策障碍已消除,嘉实基金或许有能力打破大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僵局。未来,嘉实基金为股权激励增发的20%股权如何定价、出资问题如何解决,将不只是基金公司样本,对整个金融机构推行股权激励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窦玉明郭树强静待破题
还有不少大佬也在尝试股权激励,成为基金江湖上的种种话题。
最早传出股权激励的是中欧基金,并且与业内鼎鼎大名的窦玉明有关。2013年8月,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窦玉明出任公司董事长职务,之后,银华基金副总经理陆文俊也加盟中欧基金。
据了解,中欧基金正在招兵买马,大力推行事业部制,目前已设立了4个事业部,包括两个不同风格的股票事业部及固定收益事业部、专户事业部。“中欧的股权激励方案还没有上报,仍在等待相关细则出台。”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个是余额宝一战成名的新时代大佬郭树强以及他的天弘基金公司。
2013年10月,天弘基金股东内蒙君正(12.31,-0.06,-0.49%)发布公告,阿里巴巴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0万元注册资本金,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天弘基金管理层将持股11%,成为基金业首例公布管理层持股的公司。
不过,天弘的股权激励除了要等待相关细则出台,还需等待阿里金融机构身份的确定,“如果阿里能顺利入主天弘,天弘的股权激励应该会很快。”有业内人士表示。
还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在积极酝酿股权激励方案,比如金鹰基金,总经理殷克胜由于任职期满,即将离任,猎头正帮公司寻找新的总经理人选,有接到猎头电话的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开出的最具诱惑力的条件是股权激励。
“以股权激励吸引优秀人才,中小基金公司可能借制度优势突围。”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股权激励,可实现基金持有人、股东与基金管理人利益的一致,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公司的长期性和对风险的控制,以真正保护客户利益,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