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成本压力缓解 中药公司喜迎三七价格暴跌
2012-09-07 09:12:18   来源:证卷时报   评论:0 点击:







  今年以来,在大多数中药材凄风惨雨一路下跌的情况下,三七的价格还一路向上不断创出新高,成为中药材市场一只特立独行的“牛”。但今年8月以来,三七的价格已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价格出现下滑,上周更是急跌100元/千克,呈现跳水局面。
  
  记者与业内人士沟通后了解到,今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已创历史新高,随着大量新产品上市,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三七价格还会逐渐走低,高价将成为历史。
  
  三七价格4年涨12倍
  
  2008年底,三七(80头)的价格仅为60元上下,而4年后的2012年8月中旬,三七的价格已达到了740元,4年时间上涨12倍有余,让人瞠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集体回落,前期疯涨的金银花、太子参等药材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以金银花为例,2010年金银花价格曾疯涨至320元/千克,但如今已跌落至85元/千克,与2009年的价格相当。
  
  对于今年中药材一反大涨态势迅速回落,相关人士认为,前两年中药材频繁涨价,使得炒作者涌入中药材市场,新玩家的加入进一步抬高了中药材的价格,同时中药材种植企业纷纷扩种增产,使得今年不少新增的中药材产能投入市场,加之不少投机者大量囤积的药材也于今年全面放出,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中药材价格大幅下跌。
  
  但尽管大多数中药材价格下滑,但三七却不但没有回落,反而气势如虹屡创新高。资料显示,8月初,三七(80头)的价格为74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1%。
  
  为何三七一枝独秀逆市上涨呢?中航证券分析师吴琳向表示,连续3年的干旱是三七价格暴涨的主要推手。2010年云南大旱使得三七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贝,而今年年初,云南再现旱情,水文干旱较为突出,持续降水偏少,库塘蓄水不足,再次推动三七价格的上涨。
  
  同时,供求矛盾也是三七价格持续被推高的重要原因。近三年来,三七产量有所增长,却一直未超过500万公斤左右,年均缺口200万公斤。
  
  新货上市在即三七单周暴跌17%
  
  不过,此前大涨的三七在近日出现暴跌。从最新报价来看,本周80头三七已从680元/千克上下回落至560元左右,一周下跌超过百元,跌幅高达17.6%。对于后市,相关业内人士均认为,在供应日益放量以及新产品上市的情况下,三七的价格上涨或不可持续,高价也将就此终结。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自这里。根据文山市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介绍,文山三七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高价运行已达四年,虽然种植成本大幅上涨,但收益仍十分可观,这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不过,从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的报告中2012年三七的种植和发展来看,三七价格下行将是大势所趋。2012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约达16万亩,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2012年三七的采收面积约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850万公斤,而目前市场对三七的年需求量约700万公斤左右,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彻底反转。
  
  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在此前也对媒体透露,如果不出现极端气候和政策因素影响,2013年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将达到24万亩以上,较2007年翻一番,其中采收面积有6万余亩,产量便有可能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出现。2014年三七采收面积只按12万亩计算,也将达1800万公斤以上。如果这种局面出现,三七价格下行将无法避免。
  
  中航证券分析师吴琳向介绍,如今三七价格已经出现松动的现象,10月份三七又将迎来产新期,随着新货大量上市,供应量增多,预计三七行情还将继续下滑,前期高价将成为历史。
  
  上市公司成本压力缓解
  
  在三七价格猛涨的这四年,上市公司也持续忍受着成本上涨的折磨。目前,主要有两种医药产品对三七的需求较大,一是血塞通系列产品,二是复方丹参系列。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有昆明制药(600422)的三七系列、中恒集团(600252)的血栓通、白云山A(000522)的复方丹参片、天士力(600535)的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000538元)的白药系列、康缘药业(600557)的散结镇痛胶囊、片仔癀(600436)的片仔癀系列以及华神集团(000790)的三七通胶囊。
  
  记者了解到,云南白药有自己的三七种植基地,华神集团此前也提到将在四川攀西地区建设三七种植基地,天士力、白云山A等也都在跑马圈地。根据文山市政府网的信息显示,2010年起,天津天士力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云南天士力三七种植有限公司出资1.36亿元,拟用7年时间(2010~2016年)建设三七良种育苗基地1080亩、三七生产基地5400亩,项目建设达到设计目标后将年产优质三七450吨、储备三七药材100吨。
  
  若三七的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上述以三七为原料的上市公司的成本压力将有效缓解,不过这些公司大举“跑马圈地”,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三七供需失衡的状况,进一步导致三七价格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曾因囤积三七遭发改委“提醒告诫”的康美药业(600518),尽管一直对自己的存货讳莫如深,但从其中报显示来看,公司库存商品由期初的16.3亿元增长至18.1亿元。在今年九成中药材价格都在下降的情况下,康美药业存货“零跌价准备”让不少投资者疑惑。如今三七也加入中药材价格下跌大军中,康美药业又将如何处理自己的跌价准备?
  
  

相关热词搜索:成本 压力 缓解

上一篇:资金净流入最多 4只股强势崛起
下一篇:下周五前或启动“喝汤行情”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