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怪圈促重庆养殖业重新洗牌
2012-08-16 14:13:03 来源:环球网 评论:0 点击:
仅仅12个月的时间,我市猪肉价格又与全国一样,从去年7月的价格“云端”跌至今年7月的“深渊”。
此次猪肉价格暴跌,供大于求仍是主因。而在这一轮价格“怪圈”中,我市养殖规模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为未来打破“怪圈”奠定了基础。
肉价下跌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曾助推CPI上涨的猪肉价格,今年7月环比下降18.7%,直接影响CPI总水平下降0.71个百分点。
火热的7月,本应是猪肉价格波澜不惊的月份。但今年7月,猪肉价格与炎热天气形成反差:“冷”。记者在较场口永辉超市、沃尔玛欣阳广场店等看到,猪肉价格比往年低了一大截:每公斤带皮五花肉约15元,三线肉和前腿精瘦肉均为每公斤23元左右——与去年此时相比,价格低了20%以上。
据市农委监测,生猪收购均价从今年初每公斤18.40元降至7月底的13.46元;每公斤去骨带皮肉的价格从28元跌至21元。
“这两年确实有点怪。”云阳县规模最大的养猪企业中韵牧业副总许可说,去年7月,中韵销售的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7元;而今年7月,价格跌至13.6元——每公斤14.4元以上,养殖场才能保本。
“猪粮比为6:1时,是养猪的盈亏平衡点。”市农委畜牧业发展处负责生猪产业的向品居说,“而7月底,猪粮比已跌到5.06:1。”
一般每头生猪在110至120公斤左右便可出售。垫江县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现在出栏一头猪,要亏100元左右。还有一些小型养殖场为了“坚持”到价格回暖,生猪出栏时间一再推迟,有的生猪已养至200多公斤。
价格怪圈
“猛涨之后,必有猛跌”,被称为“猪价怪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轮的价格下跌?“还是市场供求关系。”向品居说。
在供应方面,去年的价格高涨刺激了部分养殖户的积极性,使存栏量有所增加。记者在云阳、垫江、黔江等地调查时了解到,去年猪肉价格高峰时,养一头猪可赚600多元。受此利好刺激,去年底今年初,不少养殖户都扩大存栏量,或增加了能繁母猪的数量。同时,今年疫病发生较少,生猪存活率较高,使生猪供应量充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生猪存栏量为1718万头,出栏量120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3.7%和3.8%,与全国增长趋势同步。与此同时,出于调节过高猪肉价格的需要,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猪肉供应量。从去年7月起,仅通过上海海关进口的猪肉量已连续8个月成倍增长。
在需求方面,夏秋高温季节,也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这个季节猪肉消费量远低于春节、国庆等消费高峰时段,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推动了肉价下跌。
不过,重庆猪肉与全国一样,有回暖的迹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进入8月后,养殖场的生猪收购价已在缓步提高,目前已达到每公斤15元左右。预计到9月份后,随着散户饲养的生猪出栏完毕,猪肉供应量会有所下降;同时,根据往年经验,中秋、国庆佳节的到来,会刺激消费量的上升,猪肉价格会稳中略升。
有形之手
肉贱伤农,肉贵伤民。防止猪肉在猛涨与狂跌之间“打跷跷板”,才能兼顾农民、市民利益。其中,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有形之手”必须发挥作用。
向品居介绍,近年来,我市一直在猪肉价格陷入波谷时采取扶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去年,在全国猪肉价格“涨声一片”时,我市猪肉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6个百分点。在今年全国的猪肉价格下行周期中,我市猪肉下跌也迟滞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目前,我市正积极兑现国家对生猪调出大县的补助,25个区县将获得近1.2亿元的补助资金;加快落实投资8300万元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扶持规模养殖户扩大养殖能力;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国家补助100元;开展生猪良种补贴,为55万头母猪提供补助2200万元;大力推行能繁母猪和生猪保险,已经下拨补助资金3500万元。
规模之路
“打破猪价怪圈,最终还需通过规模化养殖来实现。”向品居说,这一轮轮“怪圈”,既是散养户盲目追风的结果,也是养殖户不断洗牌、退出养猪业的必经过程。
垫江县新民镇一养殖户告诉记者,这一轮跌价潮中,猪肉价格降了,饲料成本却还在涨,从去年同期的每公斤3元涨到了现在的3.6元,工人月薪也由1500元涨至1800元。“今年美国大旱,玉米减产,估计饲料价格还要涨,再喂就更‘遭不住’了。”这位养殖户感叹。他准备在行情略好时清栏,改行做其它生意。
规模养殖者比散户更扛得住风险。
许可告诉记者,这一轮价格下跌,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去年猪肉价格上涨,我们盈利情况不错;所以今年小亏也没问题。”许可说。根据往年经验,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因此中韵牧业不仅没有减少养殖量,还引入了两百多头优良品种的能繁母猪。
目前,我市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数量已占全市生猪出栏量的50%以上,比十年前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而散户退出、规模养殖增加的趋势还在加快。
“规模养殖是未来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向品居说。在这方面,除了政府要采取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外,还应为规模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疫病防控、价格信息预警等服务,通过减少养殖风险、减轻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最大程度上“熨平”猪肉价格的“波峰”与“波谷”。
此次猪肉价格暴跌,供大于求仍是主因。而在这一轮价格“怪圈”中,我市养殖规模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为未来打破“怪圈”奠定了基础。
肉价下跌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曾助推CPI上涨的猪肉价格,今年7月环比下降18.7%,直接影响CPI总水平下降0.71个百分点。
火热的7月,本应是猪肉价格波澜不惊的月份。但今年7月,猪肉价格与炎热天气形成反差:“冷”。记者在较场口永辉超市、沃尔玛欣阳广场店等看到,猪肉价格比往年低了一大截:每公斤带皮五花肉约15元,三线肉和前腿精瘦肉均为每公斤23元左右——与去年此时相比,价格低了20%以上。
据市农委监测,生猪收购均价从今年初每公斤18.40元降至7月底的13.46元;每公斤去骨带皮肉的价格从28元跌至21元。
“这两年确实有点怪。”云阳县规模最大的养猪企业中韵牧业副总许可说,去年7月,中韵销售的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7元;而今年7月,价格跌至13.6元——每公斤14.4元以上,养殖场才能保本。
“猪粮比为6:1时,是养猪的盈亏平衡点。”市农委畜牧业发展处负责生猪产业的向品居说,“而7月底,猪粮比已跌到5.06:1。”
一般每头生猪在110至120公斤左右便可出售。垫江县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现在出栏一头猪,要亏100元左右。还有一些小型养殖场为了“坚持”到价格回暖,生猪出栏时间一再推迟,有的生猪已养至200多公斤。
价格怪圈
“猛涨之后,必有猛跌”,被称为“猪价怪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轮的价格下跌?“还是市场供求关系。”向品居说。
在供应方面,去年的价格高涨刺激了部分养殖户的积极性,使存栏量有所增加。记者在云阳、垫江、黔江等地调查时了解到,去年猪肉价格高峰时,养一头猪可赚600多元。受此利好刺激,去年底今年初,不少养殖户都扩大存栏量,或增加了能繁母猪的数量。同时,今年疫病发生较少,生猪存活率较高,使生猪供应量充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生猪存栏量为1718万头,出栏量120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3.7%和3.8%,与全国增长趋势同步。与此同时,出于调节过高猪肉价格的需要,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猪肉供应量。从去年7月起,仅通过上海海关进口的猪肉量已连续8个月成倍增长。
在需求方面,夏秋高温季节,也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这个季节猪肉消费量远低于春节、国庆等消费高峰时段,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推动了肉价下跌。
不过,重庆猪肉与全国一样,有回暖的迹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进入8月后,养殖场的生猪收购价已在缓步提高,目前已达到每公斤15元左右。预计到9月份后,随着散户饲养的生猪出栏完毕,猪肉供应量会有所下降;同时,根据往年经验,中秋、国庆佳节的到来,会刺激消费量的上升,猪肉价格会稳中略升。
有形之手
肉贱伤农,肉贵伤民。防止猪肉在猛涨与狂跌之间“打跷跷板”,才能兼顾农民、市民利益。其中,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有形之手”必须发挥作用。
向品居介绍,近年来,我市一直在猪肉价格陷入波谷时采取扶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去年,在全国猪肉价格“涨声一片”时,我市猪肉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6个百分点。在今年全国的猪肉价格下行周期中,我市猪肉下跌也迟滞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目前,我市正积极兑现国家对生猪调出大县的补助,25个区县将获得近1.2亿元的补助资金;加快落实投资8300万元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扶持规模养殖户扩大养殖能力;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国家补助100元;开展生猪良种补贴,为55万头母猪提供补助2200万元;大力推行能繁母猪和生猪保险,已经下拨补助资金3500万元。
规模之路
“打破猪价怪圈,最终还需通过规模化养殖来实现。”向品居说,这一轮轮“怪圈”,既是散养户盲目追风的结果,也是养殖户不断洗牌、退出养猪业的必经过程。
垫江县新民镇一养殖户告诉记者,这一轮跌价潮中,猪肉价格降了,饲料成本却还在涨,从去年同期的每公斤3元涨到了现在的3.6元,工人月薪也由1500元涨至1800元。“今年美国大旱,玉米减产,估计饲料价格还要涨,再喂就更‘遭不住’了。”这位养殖户感叹。他准备在行情略好时清栏,改行做其它生意。
规模养殖者比散户更扛得住风险。
许可告诉记者,这一轮价格下跌,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去年猪肉价格上涨,我们盈利情况不错;所以今年小亏也没问题。”许可说。根据往年经验,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因此中韵牧业不仅没有减少养殖量,还引入了两百多头优良品种的能繁母猪。
目前,我市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数量已占全市生猪出栏量的50%以上,比十年前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而散户退出、规模养殖增加的趋势还在加快。
“规模养殖是未来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向品居说。在这方面,除了政府要采取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外,还应为规模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疫病防控、价格信息预警等服务,通过减少养殖风险、减轻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最大程度上“熨平”猪肉价格的“波峰”与“波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