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大杨创世躺着中枪的行业窘境
2012-07-31 16:53:15   来源:中金在线   评论:0 点击: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凌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戴蓝色贝雷帽、系红色领带、穿蓝色上衣和白色下装的美国奥运代表团走入“伦敦碗”,开启了美国代表团的又一次奥运之旅。但在7月初,这批服装因其“中国制造”的“出身”,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美国国会议员也加入到批评的行列,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甚至扬言应将其全部焚烧。
  
  “这次的奥运订单规模很小,从生产效率上讲,可以说不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帮忙。”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杨创世)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冬梅近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作为这批服装的生产企业,能够拿到这批服装的代工订单,是因为大杨的技术能够满足美国奥运代表团的要求,但“我们真是躺着也中枪,这一事件我们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2000多套礼服单裁定制
  
  处在中国东北部大连市的大杨创世,此次为美国奥运代表队低调制作队服,令外界猜测纷纷。
  
  7月27日,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杨创世总部,该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冬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大杨创世在美国多年的合作伙伴拉尔夫·劳伦是美国奥运代表队的长期赞助商,2008年双方第一次为美国奥运代表队定制服装后,本届奥运会美国代表队的服装订单自然就交给了大杨创世。
  
  这是一个规模不大且出于“帮忙”的订单。拉尔夫·劳伦于2011年11月与大杨创世签订了2000多套美国代表队入场礼服的订单。
  
  据介绍,拉尔夫·劳伦每年都会对大杨创世相关工厂进行常规社会责任审查。针对这一次的奥运订单,拉尔夫·劳伦方面在审查之后,还对大杨创世提出了验厂要求。
  
  验厂通过后的2012年1月,美国奥运代表队参赛队员名单基本确定,拉尔夫·劳伦将运动员尺码发给大杨创世。关于这批礼服,拉尔夫·劳伦方面只提供了主要制作面料和一张设计图样,大杨创世要做的,包括制版、裁剪加工,以及部分辅料的选择和采购。
  
  2012年春节过后,大杨创世正式开始这批订单的制版工作。
  
  胡冬梅介绍,由于运动员的身材比一般人特殊得多,且包括残奥会运动员,因此每套服装都需要单裁定制。也就是说,这笔奥运订单的2000多套礼服,需要打2000多个版;先期做好之后,要快递到美国试穿,听取设计师的修改意见。
  
  经过2个多月制版工作,3月初,礼服进入最后的缝制工作。近一个月后,该订单于3月底4月初交货。
  
  “由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选拔过程在不断进行,所以给大杨创世留下的时间特别短。”胡冬梅说。
  
  胡冬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情况下,接到这么零散的单子,我们是会拒绝的,没有一个服装厂能够依靠批量接这种订单赚钱。”
  
  据了解,一套西服的制作需要近200道工序,仅上衣就需要150多道工序。胡冬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大杨创世的一条普通生产线为例,批量生产的情况下,一条200人的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近1000件西服;如果走单裁定制,同样一条流水线,一天只能生产200~300件西服。
  
  此外,在大杨创世,正常大批量标准化的订单一般使用机器完成裁剪工作。一般薄的面料,机器可以一次性裁剪50~60层,但是单裁定制的订单,则基本上是一件一件手工完成。
  
  纽约州民主党议员吉利布兰德和众议员史蒂夫·以色列声称,美国奥运代表队礼服如果在美国制造,能为美国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对本次订单的加工费用,胡冬梅再三强调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肯定没有那么多”。
  
  大杨创世公关部长智勇表示,吉利布兰德的说法应是指美国奥运代表团服装带动的美国经济规模,“如果美国奥运代表队的这笔服装订单就达到10亿美元,那大杨集团要成世界首富了”。
  
  单薄的“奥运效应”?
  
  事实上,这已经是大杨创世二度为美国队制作奥运礼服了。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拉尔夫·劳伦首次成为美国代表团奥运会服装赞助商,当年就给了大杨创世一张1500多套礼服的订单。
  
  “2008年第一次合作后,拉尔夫·劳伦非常满意,所以这次拿下奥运订单基本上没有悬念。”胡冬梅说。
  
  不过,下一届奥运会还能不能拿到订单,胡冬梅和大杨创世似乎不太有信心了。
  
  7月10日亮相的伦敦奥运美国代表团官方制服因其“中国制造”而遭遇了“抵制风波”,拉尔夫·劳伦也遭到了口诛笔伐。压力之下,拉尔夫·劳伦近日声明,2014年冬奥会的美国队服将在美国国内制造。
  
  “我们真是躺着也中枪,这一事件我们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胡冬梅感叹。
  
  对于这次合作,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大杨创世原本可以借此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其所接订单,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还可以为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打下良好基础。
  
  胡冬梅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我们一年要卖400万~500万套西装,这笔2000多套的订单对收益的影响实在微乎其微。目前,我们在美国合作的品牌超过20个,不会因为这份奥运订单,就多拿几个单子或者影响美国市场的发展。”
  
  智勇表示,单裁加工是服装加工领域比较高端的方式,也是企业目前转型的方向之一,虽然不能通过这一奥运订单争取到多大的效益,但至少可以证明企业在单裁加工领域的水平。
  
  其实,大杨创世不乏绝佳的营销机会。
  
  股神巴菲特的“代言”一度令大杨创世在2009年红得发紫。2009年9月,在大杨集团30周年庆典上,巴菲特用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短片,向大杨创世致谢,称赞创世西服让他70多年来首次被人夸奖“帅气”。
  
  这段视频传播开之后,大杨创世股价从2008年10月的3.15元涨至2009年10月的20.5元,一年内涨幅达551%。借股神的“东风”,2010年5月,大杨创世还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其单裁定制业务也成功进驻美国市场。
  
  巴菲特为何给大杨创世代言?胡冬梅介绍,2007年巴菲特来大连参加其投资的一家新工厂的开幕仪式,大杨创世全球营销总监戴维·玛格丽特通过朋友牵线搭桥找到巴菲特,建议他试试创世的定制西服。这便是大杨创世与巴菲特渊源的开端。
  
  有报道称,在巴菲特的推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4位董事也在大杨创世量身订制了西装,其中包括比尔·盖茨。
  
  “中国制造”缩影
  
  尽管众多政商名流都是大杨创世的定制服装客户,这家建于1979年的企业确也给人声名在外之感,但在众多中国服装代工企业中,它仍颇为低调。
  
  作为中国的最大西服代加工企业,大杨创世经历了代工市场的风风雨雨。根据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提供的数据,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服装代工行业整体上处于下滑态势,企业订单出现锐减,企业利润不断缩水,从过去平均利润10%~15%,甚至高达30%,缩减为目前的至多8%。
  
  大杨创世的业绩也印证了这一变化。胡冬梅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该公司最早依托日本市场起家,目前韩、日两国市场占了销售总额约30%,欧美市场占约30%,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占去20%左右,中国本土市场占20%。
  
  大杨创世财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同比增长24.54%,净利润同比增长26.78%。但2011年,这些数据全部变成了负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1.25%和16.92%,分别为9.63亿元和1.90亿元。
  
  中国一家规模较大的衬衫代工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人力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服装企业发展的一道桎梏。2010年,该代工企业普工工资还不到1700元,现在已经达到2200~2400元,平均每年至少上涨15%。
  
  与此相比,大杨创世的人力成本更高。据胡冬梅提供的数据,大杨创世的普工工资比大连同类企业高出30%~40%,基本工资超过3000元,所有员工都缴纳了五险一金,公司也不存在加班、轮班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阿迪达斯近日证实,已关闭其位于苏州的在华唯一直属工厂。许多业内人士称,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国外企业将订单转向了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中国代工企业正面临从“挑订单”到“找订单”的尴尬,中国制造面临危机。
  
  但在胡冬梅看来,做西服的工人需要3~5年才能达到熟练级别,因此,数量稳定的优质劳动力是中国制造的优势。“我们有些客户把部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后发现质量不好,卖不出去,又回来了。”胡冬梅说。不过究竟是哪家企业,大杨创世以商业秘密为由未予透露。
  
  大杨创世是“中国制造”的缩影。与部分代工企业转型做国内市场一样,大杨创世也开始做自主品牌,分别是高级男装品牌创世、高级职业装品牌凯门和网上直销品牌YOUSOKU。
  
  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的销售占大杨创世销售总额的70%~80%,国内市场目前虽然增速较快,但份额还不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大杨创世在国内建立了26家专卖店,其中一家位于北京京西宾馆,该宾馆主要承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较高级别会议。
  
  胡冬梅表示,大杨创世将把主要发展重心转向国内,尤其是渠道拓展和品牌推广方面,会投入更多资源。
  
  
   

相关热词搜索:大杨创世

上一篇:天科股份屡遭投诉 投资者和员工严重不满
下一篇:嘉凯城三季预盈1.7亿 五机构不惧亏损增仓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