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安:用户思维下的产品改变力
2016-09-23 10:47: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当下的企业都注重用户思维,但到底怎么个注重法?这个问题始终悬在那里。在企业最开始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的时候,因为“用户体验”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热,所以企业开始关注体验,并且从用户思维入手开发产品,之后进入摇摆不定阶段,在公开场合频繁谈论“用户思维”“用户体验”,实际高调后边并没有真正重视产品的研发。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遵从用户思维来创造和改变自己的产品呢?
9月21日,由商界传媒和广州天安联合主办的“天安商界:用户思维下的产品改变力”在广州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拉开帷幕。广州美院教授、前三星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林敏先生解读了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如何理解用户思维,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如何改变产品。不大的现场挤满了听众,许多年轻设计师专程赶来学习林敏老师的经验。
技术传导链
如何在用户思维下进行产品的技术革新?林敏给出了“技术传导链”这样一个概念。
即技术革新引导产品升级,产品升级改变用户行为,用户行为形成用户习惯。企业在进行技术革新时,逆向从用户习惯为切入点,考虑用户的痛点。不管是新技术、新功能还是新亮点,每一次的产品迭代都在尊重用户习惯的大前提下,审慎引导用户的行为,让产品从第一个环节就遵从用户思维的指导。
技术传导链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去研究用户行为和用户习惯,从源头上尊重用户,同时避免差的用户体验及其对企业和产品口碑带来的伤害。
产品核心价值图谱
产品的核心价值由市场、功能、品味三个价值模块构成,最好的产品,应当是满足市场需求,完善产品功能,迎合用户品味的产品。林敏以Crocs为例讲解核心价值,泛用性强的Crocs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设计丑但很有用,因此在林敏看来,Crocs就是好的产品。林敏说:“合用户心意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用户不懂设计,不在乎是否符合逻辑,用户喜欢就行。用户体验不等于用户的体验,用户体验传递品牌的内涵,理解用户才是用户思维的核心。用户是纯粹的使用者,应当以用户为中心思考和设计。”
全流程用户体验文化
林敏将产品的研发概括成一个闭环中的七步,分别是:研究、概念、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反馈,由反馈再到新一轮的研究。
他认为,企业应该倡导全流程用户体验文化,产品研发的七个步骤均以用户思维为指导,从用户习惯和用户需求为切入点,甚至全流程邀请用户参与,既能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又能保证好的用户体验。把这个有机的循环持续地做下去,做好,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当一个团队能做到这些的时候,产品就能从技术上, 商业上,设计上达到甚至超越用户的预期,给用户带来极佳的用户体验。能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是好的产品。
用户三角方法论
从用户的群体、行为和追求的意境细分用户,特定的用户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就意境这一点来说,有的用户追求简单,操作简单,产品的介绍和说明容易让人明白,逻辑和结构简单明了,功能简洁但能解决痛点。这一类人需要能立刻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产品。
另外一类用户追求可视性,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他们理解为“外貌协会”,追求产品的画面感,他们需要产品的外观精致、时尚或简约,设计感强,能带给他们较好的感官体验。
第三种则是追求共鸣,他们需要产品的设计、用途乃至价值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产品带给他们的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物尽其用或是消磨时间,而是在这些的基础上引起用户的共鸣,通俗的讲,既要保证品质,又要兼顾情怀。
运用用户三角方法论,更好地分析和定位用户,可以让产品与用户的距离缩到最短。“用户不是乔布斯,他不懂得用设计眼光看产品。用户不是商人,不关心你产品挣不挣钱。”这句话引起了现场的一片笑声。
用户体验的三个层次
林敏将用户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感官层、功能层和反思层。感官层是最浅的层次,也是最容易满足用户需求的一层,在用户接触产品的最短时间就能反 应用户体验好不好。一份外卖香不香,一双鞋子好不好看,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听,我们对于产品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感官层的用户体验。功能层则要略深一些,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能够多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需要,是否能超出用户的预期?功能层的用户体验实际上最为重要,我们可以接受一辆车不好看,但谁都不会接受 一辆开都开不了的车。反思层最容易唤起用户的重复购买和使用的欲望,这一点,文化产品反映地更为显著,我们更愿意观看能触动我们,带给我们反思的电影,电影艺术中所谓的“笑中带泪”就是最好的体现。
演讲的最后,林敏和现场的听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说,用户思维不重要,掌握了广告商和渠道就能掌握市场。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体验变成了核心竞争力。在流量为王,每个人都是媒体的今天,用户体验不仅决定了产品能否留住用户,还决定了一个企业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得更好。
上一篇:广州天安:用户思维下的产品改变力
下一篇:华兴力拓华晓亮做客《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