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 > 正文

阿里再动管理层:60后退出一线 马云们“让路”
2015-05-09 12:00:13   来源:华夏时报    评论:0 点击:

  在新一季度超预期业绩掩护下,阿里管理层又一次变阵,COO张勇接替陆兆禧任CEO,除此之外,其他多名阿里老将也逐步退出一线,马云对此的注脚是“交权年轻人”。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两年多大规模、频繁并购之后,阿里巴巴开始了业务梳理和重组调整,从“合伙人”的坚持,到移动端疯狂布局,到技术和数据商业模式转型,马云试图多维度维持日益庞大的阿里帝国增长动力,这一次则押注了“年轻人”。

  新一轮调整,能否如期带来阿里增长和创新的动力?

  60后“交权”

  5月7日下午,一封以《这是年轻人的时代!!!》为题的阿里公开信开始外传,此时,正值阿里巴巴新一季度财报发布。

  仅隔两年,现任COO“逍遥子”5月10日起接替陆兆禧出任CEO,这也是上一次马云交棒陆兆禧的时间点,彼时马云卸任CEO,被认为是半退隐;再上一次CEO更换则发生在2011年前后,马云反腐刮骨疗毒,包括卫哲等多名高管下台,是阿里管理层最大规模一次震荡。

  相比此前多轮变动,新一轮调整平静许多。实际上,早在去年初,就已有阿里无线业务调整,陆兆禧遭遇不满、被削权传闻,但马云随后在来往官方账号上辟谣,否认对陆兆禧不满。

  这一次CEO变动,按照马云和陆兆禧的公开信说法,是为了给年轻人“让路”。

  1969年出生的陆兆禧是一名阿里老将,曾经负责了淘宝、支付宝、B2B在内的多个阿里业务线,在CEO任上只待了两年。接任的张勇入职阿里8年,先后担任过淘宝网CFO、淘宝商城CEO(天猫)和集团COO等。

  对于这次调整,阿里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有分工的因素,但更多的安排是因为‘新老交替’,关于以前的江湖说法,公司已经进行过澄清。”

  除了陆兆禧之外,包括王坚、曾鸣、邵晓峰、王帅等阿里高管也都将交出日常工作管理权。按照阿里的公开信息,目前的管理体系里,包括马云和陆兆禧在内的60后将只占3%,70后占比45%,80后则达到52%。

  前述阿里人士告诉记者,60后高管退出一线之后,以后更多角色会在战略决策委员会,相应职务也将会由新的年轻梯队接替,后续会进一步公布。张勇空出的COO也将会有新人选,但目前尚未有公告披露新人选。

  据了解,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定位主要在“战略规划、人才培养、交接班制度、文化建设和传承”。

  “像阿里这样的大体量公司,已经不是普通民营公司,除了马云,个人的影响已经不会太大,更多是商业模式运作,人事变动并不会有大的影响。”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顾问陈思进表示。

  陈思进还以苹果为例,如果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即便是像苹果失去乔布斯,也一样会健康发展。

  实际上,相对此次平静的CEO更换,阿里体系先期已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天猫总裁王煜磊变动,由淘宝总裁张建锋全面接管淘宝、天猫和聚划算业务,这也是目前阿里最为核心的电商业务板块。张勇升任CEO,也被外界视为电商加码的信号。

  除此之外,在对UC和高德等移动端布局并购之后,阿里巴巴也大刀阔斧进行了调整。原UC董事长俞永福除了掌管阿里移动事业群外,还兼任了阿里妈妈总裁一职。阿里的关联企业菜鸟网络COO童文红也晋升为总裁。

  不只做“最会卖货的公司”

  随着交权年轻团队,马云也描绘了未来10年阿里蓝图。在最为擅长的电商业务上,马云表示,未来5年阿里巴巴平台销售额将首度超过1万亿美元,但他还是强调,不甘于只做一个“最会卖货的公司”。

  按照马云的设想,阿里将通过电商、金融、物流、数据、跨境贸易等服务和平台,构建起一个全球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其服务的消费者规模将达到20亿,生态企业也将达到数千万级别,在2009年的时候,马云曾经将这一目标定位为10亿。

  然而,2013年以来的连番并购,一度引发了外界关于阿里焦虑症的揣测。不过从2014年开始,随着支付宝钱包、手淘等业务发展,阿里在移动上逐渐展示信心,2014年“双十一”公开声称“不再焦虑”。

  最新一季财报,阿里在移动上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移动端成交达到3040亿,占比首次超过50%,相比之下去年同期阿里这一比例仅为27%,上一季度为42%。与之相应,阿里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2.89亿户,同比增长77%,单季度增长达到2400万人。阿里还强调了任用大批年轻人的转型意义,“80、90后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对于移动端的市场天然敏感。”

  尽管业务增长迅速,但在移动端商业化上,阿里一直面临着低转化的挑战问题。移动端营收虽然有近4倍成长,但规模依然偏低,第一季度规模52.47亿,占整体营收比重为30%。

  在电话会议上,关于阿里新投资业务的关注并不太多,相反移动端、淘宝和天猫等问题更受投资者关注。

  “电商业务发展慢慢比较饱和了,移动端成了新蓝海,但目前大家都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表示。

  业绩回升与股价反弹

  某种意义上,2014年下半年之后,一度疯狂并购的阿里巴巴开始调整节奏,加强内部各大业务打通、整合,更多的基调落在了“调整”。而伴随新一轮财报发布,阿里股价低迷数月,终于迎来一轮强烈反弹。

  阿里财报显示,其第四财季(自然季第一季度)营收174.25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28.93亿元,同比下跌48%,GMV(交易量)增长40%,达到6001亿元,移动端交易比重首次突破了50%。

  对于净利润下滑,阿里解释称主要由于46.32亿的股权激励,最近几个季度,阿里一直进行大规模股权激励,整个2015财年股权激励支出已达到1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连续两个财季,阿里巴巴业绩都相对平稳,略低于资本市场预期,增长压力加上持续不断的监管担忧,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近期更是一度跌穿80美元,为上市以来最低,市值也跌至2000亿美元以下。相比之下,去年9月阿里以2300亿美元市值登陆美股,股价峰值曾一度达到过120美元。

  5月7日盘前交易中,阿里股价一度大涨11%,而截至5月8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上涨7.5%,回升至86亿美元,这也是近期较大规模增幅。

  多家投行分析认为,由于业务调整加上近期负面因素,导致阿里股价受挫。尽管如此,包括德银、天灏资本等,依然对于阿里长远发展比较乐观。

  实际上,尽管数月以来连续遭遇负面因素,但业绩回升,尤其是近期政策明朗的支持态度,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可谓利好不断。5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等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一度让电商业界风声鹤唳的“收税”风波,在经由天猫辟谣之后,5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也发文表示,各级税务部门今年内不得专门统一组织针对某一新兴业态、新兴商业模式的全面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

  在陈思进看来,阿里巴巴已经是一头大象,作为大蓝筹,后续大涨的可能性并不大,由于前期市场预期作用因素,其股价已经反映未来价值,有一点偏高,短期内很难再有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即使有负面也不会跌太远,“整个大的体量摆在那里”。

  他同时表示,如果能彻底解决假货问题,无疑会很大程度提振阿里股价,但这一问题太难,“国内假货太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失的。”

  “从长远看,中国电商市场太大了,阿里的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很大。除此之外,阿里还在金融、影视、传媒等领域全方位发展,”陈思进认为,随着阿里向家具、医保、汽车配件、食品等发展,拓展中小城市和乡村市场,作为整体将依然被看好。

相关热词搜索:马云 阿里 管理层

上一篇:徐易容对话杨浩涌:创业公司如何实现100%增长
下一篇:长虹集团正式改组为长虹控股公司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