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 > 正文

英利逆战:一边看球 一边过冬
2013-07-10 09:34:46   来源:腾讯财经   评论:0 点击:

  在硝烟弥漫的欧盟“双反”下,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倔强地抗争着。一场开启内需市场的战争已悄然打响。
  
  7月1日,联合会杯巴西对西班牙的决赛如期举行。这天早晨,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取消了持续数年的员工晨跑活动,安排员工集中观看比赛直播。赛场边,中国英利和Goyingligosolar的广告交替出现,苗连生带领的英利开始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体育营销。
  
  2011年以来的行业寒冬已经使中国曾经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不得不破产重组。过去的一年,出货量达2.3GW的英利成为目前中国最大,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光伏企业。从业内众所周知的“六毛九”投标事件,到高调赞助2010世界杯和拜仁慕尼黑大搞足球公关,英利的战略和市场策略总有些特立独行,甚至被认为是搅局者。
  
  而今,在硝烟弥漫的欧盟光伏“双反”绞杀下,行业凛冬已至,苗连生选择了一边看球,一边过冬。但英利并不比其他的光伏企业幸运,财报显示,其2012年销售收入为130亿元,净亏损为30.6亿元。
  
  鏖战双反
  
  6月5日,樊振华紧急从保定赶往北京。前一天晚上,坏消息从遥远的布鲁塞尔传来:欧盟决定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8月6日后税率为37.3%到67.9%,平均值为47.6%。当下,中国主要的光伏企业仍有超过50%的业务来自欧洲市场。2012年,英利对欧盟的出货量占62%。
  
  作为英利集团下属上市公司——英利绿色能源公司的总裁特别助理、法务总监,樊振华当天上午在北京参加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盟谈判的中国机电商会的内部会议,中午赶赴商务部,下午与英利的欧洲分公司代表会面。
  
  樊振华急行军式的行程成为英利对欧盟“双反”的迅速反应,而在英利公司本部,这种急躁的氛围并不明显,此时的苗连生正在为与美国杜邦的签约仪式做最后的准备。
  
  英利遭遇“双反”已经不是第一次,一年前,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没有给英利带来多少损失,“双反”实施后,其对美国的出口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当天英利的会议室里,20多名参会人员迎来美国杜邦公司的代表,后者为英利带来一份价值1亿美元,为期一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先进光伏材料、光伏电站建设、太阳能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双方的合作将为英利规避贸易壁垒。苗连生为了这份协议奋战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这份协议,无疑能够提升英利产品竞争力,增加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如欧盟继续维持初裁结果,8月6日后,欧盟将给予英利税率区间的下限37.3%。”当时正在商务部参加应对贸易摩擦交流会的樊振华对外表示。而这也正是英利努力换来的结果。按照规定,欧盟立案后,会选择一个第三方对应诉方进行调查。英利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较高,成为欧盟调查的必选企业之一。苗连生要求英利的法律事务、生产、销售、会计等一系列部门配合调查,并允许调查团自由行动,可以参观公司任何地方。最终,苗连生全力配合调查的态度得到了欧盟的认可,给予了英利最优惠的税率。
  
  据悉,英利确定的2013年针对欧盟的出货量占比,从2012年的62%下降到40%。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亦逾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英利对欧盟的出货量第一季度已经完成53%,预计第二季度完成约35%,完成下半年的任务目标已经变得轻松。未来税率最差维持在37.3%,英利依然能够找到匹配的下游客户,在欧盟国家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当下,英利在重点布局日本、墨西哥、东南亚、东欧市场。”
  
  面对“双反”,中国企业还能怎么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从长远考虑,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树立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而短期来看,谨慎规避贸易壁垒,在一些不受贸易限制的地方建厂也是一种选择。
  
  3年前,苗连生意识到行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险境,对外宣布开始准备“棉袄”迎接冬季的到来。如今,已经提前穿上“棉袄”的英利,在积极争取欧盟“双反”有利局面的同时,高调开展了体育营销。英利的计划是在2014世界杯开幕前,英利的光伏发电产品要像家电一样走进欧美的大型超市,消费者购买配置齐支架、电缆、逆变器、组件,回家自己组装就可以发电。
  
  布局国内
  
  中欧“双反”的谈判在布鲁塞尔举行时,这个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的厂区和以往没什么不同,大门敞开着,前来上夜班的员工依次从一侧的闸机刷卡通过。楼顶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8个字是厂区内最大的标识。如今在英利厂区看到苗连生的机会变少了,在国际市场不利形势下,苗连生几个月来连续带队在国内各省市考察洽谈找机会。
  
  4月6日在参加完云南昆明举办的河北·云南产业项目推介会后,他用12天时间对云南、广西、广东的10多个地市和自治州的地面资源以及分布式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5月4日,他又带领下属公司人员对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进行实地考察。每到一处,苗连生都向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土地资源情况,向企业和居民了解屋顶及用电情况,并与电网公司座谈,洽谈合作及分布式接入细节。
  
  陪同考察的英利光伏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刑舟称:“逃离‘双反’魔咒,除了开发新兴市场,向国内市场转移以及延伸产业链外,英利也开始从以光伏组件销售为主,转向提供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等太阳能发电综合解决方案,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市场是最好的必然选择,我们最近在云南、广西等地的考察收获很多,国内很多地方都具备建设电站的光照条件和土地资源,在一些光照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电站投资收益会在10%以上。”
  
  英利先后与云南省及南方电网等政府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与云南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提出,2013年到2016年将在当地建设3GW光伏发电项目;在与南方电网的合作中,双方确定将在光伏电站、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领域开展合作,甚至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太阳能电站。
  
  在英利厂区楼顶上,醒目矗立着不同类型的标语,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讲政治”三个字。军人出身的苗连生,一直努力将忠诚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不用电脑、不上网的他一直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
  
  6月14日的《新闻联播》可能是他最为难忘的一次,当天报道了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并且提出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全额收购所发电量;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抑制产能盲目扩张等6条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的举措。
  
  苗连生看到这条新闻后,异常兴奋地打电话要求高管观看当晚的重播,并要求秘书通知正在周末休息的中层以上干部第二天上午到单位开会。在次日的会议上,苗连生带领200多人集体逐字学习6条政策,并要求集团全体员工进行背诵并考核。与此同时,苗连生还向保定市政府建议召开学习座谈会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3天后,市政府采纳其建议,苗连生带队参会并发言。
  
  当然,谈及英利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必须提到2009年3月英利的一次壮举。在当时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兆瓦项目特许招标会上,英利与国投电力联手报出了“六毛九”的超低价格,被业内称为价格屠夫。
  
  此后,苗连生放弃9000万美元利润,拿下了金太阳工程70%的供货量。由于当时欧美光伏市场十分景气,中国光伏企业依旧将目光聚焦在国外市场,没有几家企业对金太阳工程感兴趣,但苗连生认为这是一次占领国内市场的好机遇。直到2011年光伏寒冬到来时,人们才意识到,当年暂时损失的盘算背后,苗连生已经在为国内市场的开拓打基础。
  
  “一直以来,英利都在向政府、向市场、向大众传递一个信息——普通老百姓用得起太阳能发电。当年部分高管提出异议,为什么国外客户排队等着提货,我们却要低价卖给国内?苗董事长放出狠话说,如果有人觉得亏,我用自己的钱补贴。”英利宣传部王志新回忆当时的情景。
  
  在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重重包围中,英利要熬过冬天,就必须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在国内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是一条坦途。孟宪淦认为,国内市场虽然前景可期,但目前依然无法脱离国家补贴,而国家补贴明显不足,“十二五”内总量已经限定,这意味着部分项目依然拿不到补贴。
  
  变革效应
  
  规避贸易壁垒、在国内市场突击,并不是解决身处寒冬之中的光伏行业问题的治本之方,由内而外的变革或许才是这场寒冬的终极解决方案。
  
  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光伏产业的问题在光伏之外,包括企业对政策的理解执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光伏业陷入困境的关键是不重视技术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盲目扩大产能。光伏企业想走出困境,必须依靠市场。”
  
  人们并不确定,苗连生当年积极开发国内市场是直觉,还是出于理性的研判。但是让管理人员住车间,外出考察自带打印机确实是苗连生管理的亮点。
  
  合格站好基层最后一个“夜班岗”之后,为了配合采访并不耽误第二天工作,英利供应总公司业务三部副经理底强伟没有急于回家。在回复妻子询问短信后,底强伟会心地笑了笑,继续接受采访。“整个电车车间工序流程我全走了一遍,深入实地接触了很多与我本职岗位工作息息相关的工作,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收获可谓钵满盆满,不虚此行。”底强伟指的是苗连生发起的“打背包、下基层、进班组”活动。此时的他已经在一线呆了20多个工作日。
  
  和底强伟一样,技术中心组件设计室的陈坤也吃住在公司8天了。“带上橡胶手套、一次性使用帽子,手里拿起壁纸刀、附有酒精的抹布,眼睛里就只有一个个等待‘修饰’的电池板了。”陈坤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担心是不小心把电池板划伤,所以对每块电池板的擦拭和修边都非常认真仔细。
  
  事实上,苗连生对英利的变革从2012年已经开始。去年10月,英利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内部调整,撤消了位于全国的各园区建设指挥部,取而代之的是四个大区管理委员会。这四个大区分别为南方大区、天津大区、北京大区及保定大区。伴随着各大区的成立,英利内部的十几名高管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中“中间层”的作用。在基层员工的层面,苗连生则是从2013年初开始着手改革。他从德国高薪请来了高级技工,给基层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在英利内部,苗连生把部队老班长查铺形式转化为各级技术干部的研发模式并取得一定成绩。英利所承担的国家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填补了国家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英利研发的磁悬浮飞轮储能20千瓦时样机下线,填补了中国民用飞轮储能系统装置的空白;英利研制的“新硅烷法”制备高纯硅,实现电子级硅烷特气的商业化生产,结束了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一身白灰色工作服加上一双老北京布鞋是苗连生一贯的装束。在率队前往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考察时,他对费用支出严格控制,考察费用台账记录了小到买西瓜和饮料的30元的开销,大到集体住宿的上千元的费用,各项支出一目了然。参加考察的英利投资发展部李庆林说,15人的考察团队,13天的长途跋涉,2.3万公里的行程,费用却控制在了42988元,低于公司规定的差旅费标准。考察团还自带了打印机,既方便了工作,也节约了在酒店打印的较高费用。在考察途中,苗连生通常不坐火车和飞机,选择和司机交替开车前往目的地,方便顺道前往各地的分公司和基地慰问。
  
  企业奔跑在光伏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是谁跑得快、跑得早,更是谁能更坚持到最后。光伏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过去,外部市场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深度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产业处境只会更为艰难。
  
  虽然英利已经开始调整企业内部管理,也采取了有效的规避贸易壁垒措施,并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但是,在这个来势汹汹的行业寒冬里,摆在苗连生面前的困难还很多,未来的路也还很长。 

相关热词搜索:一边 看球 一边

上一篇:力拓卖身难局 中国合伙人无意相救
下一篇:万科半月三拿“地王”遭质疑 广州公司回应称委屈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