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乳业巨头承认奶粉含有毒物 拒透露供应乳企
2013-01-28 09:58:27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英文名DCD,也称二聚氰胺)残留。据业内专家透露,中国进口奶粉中有八成是来源于新西兰。尽管该公司表示,这些残留物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还是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专家指出,应尽快填补双氰胺的标准,让消费者放心。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
恒天然
不召回不披露供应乳企
据外媒报道,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奶制品被检出含低量双氰胺,而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也是当中一涉事企业。报道中称,之所以被检出含DCD,新西兰农民普遍会在牧场使用DCD,目的是防止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肥料副产品流入河流或湖泊。报道中还称,早在去年9月,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就已在产品中发现了二聚氰胺残留,但却“保密”了3个多月,因此备受媒体质疑。
昨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恒天然集团在华公司相关负责人,其首先承认确有此事,同时也解释了公司之前之所以没有对外公开此事件,是因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新西兰政府已得出结论,这些含有双氰胺残留的乳品也是安全可靠的,因此我们不会召回产品,目前仍照常销售。”其表示,公司也不会对外公布这些原料供给哪些乳品企业生产。
洋奶粉
撇清与问题奶源关系
恒天然方面对于原料究竟供给了哪些乳品企业三缄其口,而在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则只对产品标称为“全进口”、“进口奶源”,对奶粉的具体“血统”更是多以含糊带过,引发消费者的担忧。但有媒体报道称,涉嫌此事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国内有多个合作伙伴,包括明治、雅培、美赞臣、雅士利、惠氏等奶粉品牌。新快报记者昨日就此消息向这些奶粉生产商求证,其中明治相关负责人澄清称,公司一直强调其奶源来自澳大利亚,且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原装进口产品,从来未提及使用新西兰原料;而雅培和惠氏等则均表态称,确有使用恒天然的原料,但经过与新西兰原料供应商的仔细核实,此次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胺的相关批次产品原料并未供应给他们。
至于雅士利方面,则仅回应确与恒天然有合作关系,但未回应是否有使用据称含双氰胺残留的9月份产出原料,只表示将高度关注双氰胺标准及检测方法。据悉,除已有产品使用新西兰奶源外,雅士利与新西兰奶源还将有莫大关联:今年初,雅士利称将投入巨资在新西兰奶源核心区建厂。另外,2010年,光明乳业(10.20,0.35,3.55%)曾以3.82亿元控股新西兰乳企SynlaitMilk。
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奶源的需求,让国内企业对在新西兰等奶源丰富国家建厂、收购趋之若鹜,而此次双氰胺事件很可能会影响到国内企业在新西兰建厂的计划实施。该事件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国内乳企在新西兰建厂的计划实施?雅士利方面表示,新西兰建厂计划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其他乳企对此则暂无回应。
质检总局
要求新西兰提供涉及奶粉品牌
除了可能涉“毒”的传言外,还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质检和海关部门正在约谈部分进口企业,一旦查出问题后将采取措施就地封存。但新快报昨日采访雅培、美赞臣、雅士利和惠氏等涉及品牌,其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并未接到海关约谈的通知。
记者获悉,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尽快提供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奶粉中检出二聚氰胺物质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体品牌、产地、批次等具体情况。但对于是否会对各个奶粉品牌启动二聚氰胺残留量的检测,国家卫生、质检等部门尚未对此表态。
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虽然二聚氰胺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关限量标准,但“二聚氰胺并不难检测”,其是制造三聚氰胺的原料,含量达到多大对人体有害,还有待研究。有农业专家还表示,新西兰把二聚氰胺喷洒在牧草上,是出于环保的初衷,防止硝酸盐流入河流湖泊,而国内奶农还没有这种“意识”,所以,新西兰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奶源上应该不会存在”。
■名词解释
双氰胺
也称二聚氰胺,是一种白色棱形结晶性粉末,可用作三聚氰胺的生产原料及医药和染料中间体。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对膀胱和肾脏有影响,引发动物膀胱炎、膀胱结石、肾脏炎症等。
对于此次乳品检出双氰胺残留事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声明称,本次检测出的双氰胺“毒性比食盐还低”,民众无需过度紧张。按照欧盟制订的每日摄入限值,拿这次新西兰检出的双氰胺最高值来折算,一个60公斤的成人每日要喝130升牛奶或者进食60公斤冲调的奶粉,才有可能达到欧盟限值,如果要导致健康问题还得喝更多。
■消费终端
洋奶粉未下架引消费者担忧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称因产品安全,目前照常销售的说法,引起了部分广州妈妈的担忧。广州妈妈朱女士表示,看完报道后,自己还是挺担心的,因为奶粉毕竟是家中宝宝的“口粮”,宝宝的肠胃等消化排毒系统也还不健全,她担心在天天吃而且吃的量还不少的情况下,还是会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影响。昨日,凤凰网上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20266人参与调查),有超过半数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进口奶粉也不一定安全”。
不过,记者也发现相比前两年的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性激素事件”等,此次事件被曝出后大家相对而言都比较淡定。网友“我不是卫斯理”称,“新西兰是将食品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向公众公开处理过程。政府、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你可以不相信一个人,一个企业组织,甚至一个政府,但是你没有理由不信任一个严谨成熟的体制”。
对此,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据他了解此次恒天然乳品中的双氰胺对消费者影响不大,一方面是因查出来含量很少,还不到欧盟限量标准的百分之一;其次双氰胺本身是一种毒性很小的化工物质;第三恒天然等已查出残留原因是奶农使用的农药肥料方面含有双氰胺,并已杜绝再使用,所以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链接
“洋奶粉”安全关难过科学定标势在必行
恒天然集团并不是第一个栽在安全关的乳制品企业。事实上,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国家质检总局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先后有34个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以婴幼儿奶粉居多。记者发现,包括德国产的“泓乐”、新西兰产的“可益多”、澳大利亚的“亨氏”在内的多个品牌产品均“黑榜有名”。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据目前已知情况分析判断,此次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事件并非是奶粉加工过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剂双氰胺,奶牛吃了这种牧草后,在奶中残留的。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消费者不必太惊慌。
但他强调,中外奶粉企业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在技术允许范围内最大可能减少双氰胺残留值。同时他建议可以采取双氰胺婴儿奶粉每公斤1毫克的限量值标准来评估其安全风险。
恒天然
不召回不披露供应乳企
据外媒报道,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奶制品被检出含低量双氰胺,而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也是当中一涉事企业。报道中称,之所以被检出含DCD,新西兰农民普遍会在牧场使用DCD,目的是防止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肥料副产品流入河流或湖泊。报道中还称,早在去年9月,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就已在产品中发现了二聚氰胺残留,但却“保密”了3个多月,因此备受媒体质疑。
昨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恒天然集团在华公司相关负责人,其首先承认确有此事,同时也解释了公司之前之所以没有对外公开此事件,是因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新西兰政府已得出结论,这些含有双氰胺残留的乳品也是安全可靠的,因此我们不会召回产品,目前仍照常销售。”其表示,公司也不会对外公布这些原料供给哪些乳品企业生产。
洋奶粉
撇清与问题奶源关系
恒天然方面对于原料究竟供给了哪些乳品企业三缄其口,而在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则只对产品标称为“全进口”、“进口奶源”,对奶粉的具体“血统”更是多以含糊带过,引发消费者的担忧。但有媒体报道称,涉嫌此事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国内有多个合作伙伴,包括明治、雅培、美赞臣、雅士利、惠氏等奶粉品牌。新快报记者昨日就此消息向这些奶粉生产商求证,其中明治相关负责人澄清称,公司一直强调其奶源来自澳大利亚,且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原装进口产品,从来未提及使用新西兰原料;而雅培和惠氏等则均表态称,确有使用恒天然的原料,但经过与新西兰原料供应商的仔细核实,此次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胺的相关批次产品原料并未供应给他们。
至于雅士利方面,则仅回应确与恒天然有合作关系,但未回应是否有使用据称含双氰胺残留的9月份产出原料,只表示将高度关注双氰胺标准及检测方法。据悉,除已有产品使用新西兰奶源外,雅士利与新西兰奶源还将有莫大关联:今年初,雅士利称将投入巨资在新西兰奶源核心区建厂。另外,2010年,光明乳业(10.20,0.35,3.55%)曾以3.82亿元控股新西兰乳企SynlaitMilk。
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奶源的需求,让国内企业对在新西兰等奶源丰富国家建厂、收购趋之若鹜,而此次双氰胺事件很可能会影响到国内企业在新西兰建厂的计划实施。该事件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国内乳企在新西兰建厂的计划实施?雅士利方面表示,新西兰建厂计划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其他乳企对此则暂无回应。
质检总局
要求新西兰提供涉及奶粉品牌
除了可能涉“毒”的传言外,还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质检和海关部门正在约谈部分进口企业,一旦查出问题后将采取措施就地封存。但新快报昨日采访雅培、美赞臣、雅士利和惠氏等涉及品牌,其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并未接到海关约谈的通知。
记者获悉,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尽快提供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奶粉中检出二聚氰胺物质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体品牌、产地、批次等具体情况。但对于是否会对各个奶粉品牌启动二聚氰胺残留量的检测,国家卫生、质检等部门尚未对此表态。
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虽然二聚氰胺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关限量标准,但“二聚氰胺并不难检测”,其是制造三聚氰胺的原料,含量达到多大对人体有害,还有待研究。有农业专家还表示,新西兰把二聚氰胺喷洒在牧草上,是出于环保的初衷,防止硝酸盐流入河流湖泊,而国内奶农还没有这种“意识”,所以,新西兰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奶源上应该不会存在”。
■名词解释
双氰胺
也称二聚氰胺,是一种白色棱形结晶性粉末,可用作三聚氰胺的生产原料及医药和染料中间体。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对膀胱和肾脏有影响,引发动物膀胱炎、膀胱结石、肾脏炎症等。
对于此次乳品检出双氰胺残留事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声明称,本次检测出的双氰胺“毒性比食盐还低”,民众无需过度紧张。按照欧盟制订的每日摄入限值,拿这次新西兰检出的双氰胺最高值来折算,一个60公斤的成人每日要喝130升牛奶或者进食60公斤冲调的奶粉,才有可能达到欧盟限值,如果要导致健康问题还得喝更多。
■消费终端
洋奶粉未下架引消费者担忧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称因产品安全,目前照常销售的说法,引起了部分广州妈妈的担忧。广州妈妈朱女士表示,看完报道后,自己还是挺担心的,因为奶粉毕竟是家中宝宝的“口粮”,宝宝的肠胃等消化排毒系统也还不健全,她担心在天天吃而且吃的量还不少的情况下,还是会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影响。昨日,凤凰网上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20266人参与调查),有超过半数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进口奶粉也不一定安全”。
不过,记者也发现相比前两年的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性激素事件”等,此次事件被曝出后大家相对而言都比较淡定。网友“我不是卫斯理”称,“新西兰是将食品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向公众公开处理过程。政府、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你可以不相信一个人,一个企业组织,甚至一个政府,但是你没有理由不信任一个严谨成熟的体制”。
对此,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据他了解此次恒天然乳品中的双氰胺对消费者影响不大,一方面是因查出来含量很少,还不到欧盟限量标准的百分之一;其次双氰胺本身是一种毒性很小的化工物质;第三恒天然等已查出残留原因是奶农使用的农药肥料方面含有双氰胺,并已杜绝再使用,所以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链接
“洋奶粉”安全关难过科学定标势在必行
恒天然集团并不是第一个栽在安全关的乳制品企业。事实上,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国家质检总局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先后有34个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以婴幼儿奶粉居多。记者发现,包括德国产的“泓乐”、新西兰产的“可益多”、澳大利亚的“亨氏”在内的多个品牌产品均“黑榜有名”。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据目前已知情况分析判断,此次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事件并非是奶粉加工过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剂双氰胺,奶牛吃了这种牧草后,在奶中残留的。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消费者不必太惊慌。
但他强调,中外奶粉企业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在技术允许范围内最大可能减少双氰胺残留值。同时他建议可以采取双氰胺婴儿奶粉每公斤1毫克的限量值标准来评估其安全风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