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中铁建工房地产品牌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
2012-12-10 13:48:07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行走在中铁建工集团的企业展厅里,你会被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所吸引,会被那一座座闪光的奖杯所震撼——
他们风餐露宿、四海为家,先后承建北京站、拉萨站、北京南站等铁路客运站房103座,被誉为“中国铁路站房建设王牌军”;
他们适应市场、抢抓机遇,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打造建筑全产业链,“诺德”房地产品牌已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改善环境、创造幸福”的企业承诺;
他们勇于开拓、稳步推进,海外经营布局已覆盖亚、欧、非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坦桑尼亚总理称为“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
他们挑战极限,追求卓越,连续11次随中国科考队出征南极,建设长城站、中山站,被誉为极地“钢人铁马”;
他们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现场,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勤劳的汗水,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赞誉。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中铁建工人,“诚信、执行、创新”是他们永恒的品质,“敢为人先,永争一流”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从“共和国七项第一”到“找米下锅”
迎难而上,率先走向市场的“探路者(15.120,-0.05,-0.33%)”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新中国铁路建设者到率先走向市场的“探路者”,中铁建工集团前进的每一步,都与共和国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战争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巨大损伤让新中国的造血功能亟待恢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车站、轨枕厂到机车车辆厂的建设都成为振兴工业刻不容缓的基本建设工程。
在这种形势下,铁道部建厂局(中铁建工集团的前身)应运而生。这支1953年成立的建设队伍,职工分别来自铁路设计单位、运营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先遣兵,他们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建设了一座座为中国铁路输送“血液”的大型工厂。
作为首都的门户,北京站于1959年2月开工,同年9月10日竣工。仅仅7个多月时间,建厂局就建成了这座总建筑面积153672平方米、体现当时国内最高建筑水平的铁路站房大楼。验收组经过缜密检查,给出了“工程宏伟、坚固适用、功能先进、质量良好”高度评价。如今,北京站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特别是随着最近十几年来旅客数量的大幅增加,站房在超负荷数倍运量的情况下运营,依然能保持设施完好无损,满足使用要求,透出施工质量的坚实与完美。
正是在这种求精、求实、高速度的建设理念指导下,中铁建工第一代建设者完成了共和国初创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铁路站房、厂房的建设施工任务。他们设计建造了新中国第一座枕木防腐工厂(汉阳)、车辆修理厂(西安)、机车车辆厂(成都)、内燃机车厂(资阳)、钢筋混凝土轨枕工艺生产线(丰台桥梁厂),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火车站(北京火车站),援建了第一座国外火车站(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共和国七项第一”的骄人成绩至今为人称道。
时光转入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全国吹响。“当时,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指令性计划的逐渐减少,铁路施工单位的基建任务已不能满足铁路施工单位的生存需要。是因循守旧得过且过,还是勇敢尝试改革?中铁建工的前辈们选择了后者。”中铁建工集团董事长刘荣耀说。
“20世纪80年代,我们面临着市场份额减少、工程任务量不足、员工收入下降等诸多困难,企业走到了发展与变革的十字路口。”谈到当时所面临的困境,时任铁道部建厂局深圳分处处长、现已是耄耋之年的姜丕强感慨地说,“当时企业率先走向市场,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大家要不是有一股子闯劲,企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发展。”
迎难而上,敢为人先,铁道部建厂工程局主动出击谋发展,成为当时中国铁路工程系统率先走向地方建筑市场的“探路者”。
这是一段艰难的阵痛期,习惯了铁路工程建设的中铁建工人尝到了初涉市场的艰难。他们首先从传统的工业厂房、站房向民用建筑市场转轨,提出了“三高”的转型目标,即通过参与招投标,进军高层、高级装修、高度机械化领域。在当时,全国超过百米的高层仅20座,他们承建了高达112米的北京亮马河大厦并获得了全国首批鲁班奖工程称号。这也为日后承揽高层建筑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
当“找米下锅”成为当时所有国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立足点的选择成为昭示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是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镇,也是众多施工企业瞩目的焦点。铁道部建厂局毅然决定:“进军深圳!”
很快,铁道部建厂局承担了建设深圳铁路新客站建设任务。这是一座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香港回归,配合深圳特区整体建设,充分发挥深圳特区“窗口”作用的现代化大型新客站。站房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复杂,装饰标准高,再加上施工场地狭窄,交通运输繁忙,施工难度极大。中铁建工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精兵强将云集深圳站,工程于1990年6月26日全面展开,1991年10月12日竣工,仅用时一年零四个月。1992年,新客站站房工程获深圳市质量评比第一名,1993年先后荣获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和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初战告捷,深圳特区的这一窗口工程,为中铁建工集团树立了建筑铁军形象,也为在深圳地区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此后在深圳一系列的非铁路工程的承接,得益于中铁建工人在深圳树立的“深圳速度”,得益于他们的扎实行动所呈献给深圳市民的建筑品牌。
如今,在深圳街心公园,有一座等身建设者雕像时常会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雕像的原型是中铁建工集团员工魏振(现任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当时他在深圳建筑工地还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这座雕像便是中铁建工人在深圳建功立业的象征。
深圳是一个缩影——不失时机地抢占新开工的铁路项目,同时迅速扩展路外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铁建工集团在国内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布局日渐合理,逐步形成了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东北等七大核心区域,进而覆盖全国的经营格局。
从“两业并举”到“三足鼎立”
战略引领,打造现代化企业集团
进入21世纪,面对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中铁建工集团适应时代要求,于2002年完成企业改制,2007年随中国铁路总公司整体上市,以世界500强中国中铁(3.05,0.03,0.99%)全资子公司的形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开启了建设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新征程。
“2001年,铁道部建厂局局机关从河北涿州搬往北京房山,随后企业名称改为中铁建工集团,以新址、新貌、新称谓隆重登场,中铁建工集团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铁建工集团总经理段永传说。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要在有限的资源内,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益,回报股东。”刘荣耀说,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铁建工集团从产业结构和管理架构等重点领域进行流程再造。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中铁建工明确提出“两业并举”的方针,打造从设计、施工、建造、工程安装到装饰装修,再到物业管理的建筑业全产业链。目前,中铁建工集团已由以工程施工和铁路为主的老国企发展成为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国际经营承包工程资质,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路桥隧、安装、装饰、钢结构、机械制造、物资贸易九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实现了上中下游产业多元发展。
“开发房地产,为建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作为中铁建工集团后来居上的经营项目,房地产开发为中铁建工集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铁建工集团紧跟国家调控房地产发展格局的政策导向,及时地进入保障房、安置房、租赁房工程施工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打造出属于中国中铁的诺德品牌。从深圳诺德的初战告捷到大连、广州、济南、青岛、北京一系列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开发,从以投资为主,到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从一线城市为主到二、三线城市多地域齐头并进,中铁建工集团在房地产领域越走越宽阔。
“产品调整就必然引起组织结构的调整。”段永传说,集团对整个机关的机构、人员定编定岗,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上市公司管理的要求,适应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组织机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减员瘦身”,而是为了“强筋健体”,目的就是要让这个集团公司的理念、组织机构更能够符合市场需要。
根据集团确立的两大主业,中铁建工明确了公司的三级定位。其中,集团公司侧重于战略和高端,具体定位为战略决策、运营监控、服务支持、高端经营。各分、子公司侧重于具体执行,具体定位为战略执行、运营管理、服务项目、操作经营。同时,中铁建工集团公司注重理顺与上级单位和政府的关系,理顺集团公司和各分、子公司的关系,以及分、子公司和项目的关系,项目跟市场的关系。此外,他们还对每个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提出了“干一个工程要竖一块牌子,开拓一片市场,结交一帮朋友,培养一批人才,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五项目标。“定位清晰了,关系理顺了,目标明确了,企业快速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段永传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门槛低,竞争激烈,中铁建工集团也面临巨大挑战。正当集团管理层思考如何带领企业脱离困境的时候,国家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中铁建工紧紧抓住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的契机,借助几十年来铁路站房施工领域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期间,他们建成了标志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北京南站、天津站,成为高铁站房建设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施工单位之一。其中,北京南站综合施工技术是中铁建工集团科技创新的典范,他们研制开发的塔吊防碰撞系统填补国内施工技术空白。
在扎实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中铁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努力实现传统施工、上游房地产投资与海外市场的“三足鼎立”。
在国外发展,困难重重。中铁建工集团海外创业之初承接了坦桑尼亚社会基金会工程,工程施工难度大、标准严、要求高,施工条件恶劣,困难很大。当时,在坦桑尼亚的英国人、南非人等都十分看不起搞工程的中国人,说中国人做的工程不行。建设者发誓一定要把每项工程干好,铸造精品,让外国人改变成见。在工程的攻坚战中,大家精诚团结,和衷共济,胜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打响了中铁建工在海外的品牌。
自从在坦桑尼亚立住脚,打出品牌之后,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的工程接踵而至。从2003年到2012年,桑岛凯宾斯基宾馆、乞力马扎罗凯宾斯基宾馆、坦桑尼亚议会大厦、坦桑尼亚独立大厦、坦桑尼亚千年大厦、坦桑尼亚社会福利中心等,几乎所有的坦桑尼亚地标性建筑都是由中铁建工集团建设完成。
以坦桑尼亚为基地,中铁建工集团逐步向整个非洲以及欧洲和亚洲扩展。阿尔及利亚四万人体育场、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等一批国外标志性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现在,中铁建工集团海外市场已经初具雏形,经营布局覆盖亚、非、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大繁荣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2011年,中铁建工集团海外业务合同额达2.4亿美元。2012年,截至9月底,中铁建工集团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达到3.6亿美元,境外在施项目总数63个。而今,中铁建工集团成立了国际公司和坦桑公司,分区域经营国际建筑市场。中铁建工集团的海外业务正在按照“依托传统市场,辐射周边市场,形成区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的“十二五”国际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以‘坚定一个目标、做强两大主业、拓展三大市场、推进四大调整、实现五个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董事长刘荣耀看来,“中铁建工集团要朝着战略目标清晰、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迈进,要朝着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从南极冰川到雪域高原
文化支撑,铸就责任国企
2012年11月5日上午,广州南沙码头内人潮涌动,旌旗猎猎。在领导、战友和亲人们的欢呼声中,中铁建工集团20名勇士登上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跟随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考队第十一次出征南极。此次出征南极,中铁建工集团勇士肩负着建设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十一五能力建设”内陆站后勤保障系统建设任务,主要包括越冬宿舍楼和主发电栋工程。
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突击队队员身着绣有鲜艳国旗的南极科考队服,个个英姿勃发。突击队长罗煌勋代表大家铿锵表态:“一定不会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嘱托,一切为了祖国南极科考。保证完成任务!”铮铮誓言响彻云霄,在海面上久久回荡。
从2002年到2012年,中铁建工集团连续11次出征南极,参加南极科考基地建设,相继建设了长城站和中山站。自从参加南极科考建设以来,中铁建工集团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抽调集团公司的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被外界称为“钢人铁马”的超强队伍,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攻坚克难,奋勇拼搏,谱写了中国南极科考建设的传奇。
中铁建工集团勇士在南极的卓越表现,不仅为中铁建工集团赢得了光荣,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在写给中铁领导的信中说:“你们要为拥有南极项目部这样一支队伍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为中铁建工争了光,为中国中铁争了光,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也正是因为中铁建工勇士为中山站的修建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队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中山站停机坪以“中国中铁”命名。
“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和几代中铁建工人的薪火传承,中铁建工集团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财富,积淀了底蕴深厚的企业文化。”中铁建工集团党委书记崔宝华说,“这种文化优势与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形成合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中铁建工人凭借着这种‘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大无畏精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葆创新发展的活力。”
从中铁建工集团成立伊始,他们就把企业发展与民族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中铁建工集团总是不讲困难,挺身而出,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的工程。青藏铁路32标段工程从达琼果站到拉萨站,总建筑面积是16万平方米,平均海拔36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面对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世界级难题的严峻考验,中铁建工集团员工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在“世界屋脊”铸就一座丰碑。
被称为“虎胆指挥长”的段永传,敢抓善管,冲破“禁区”,科学组织了5000余人参加的冬季施工大会战。中铁建工集团青藏铁路32标段所有参建员工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紧、细、实的工作作风,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攻克高寒缺氧、高原冻土、生态脆弱等多项技术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2标段特别是拉萨火车站的建设,确保了全线试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过程中,他们还推行不同民族的员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的“五同”管理,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危难时刻显身手。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国企的责任担当,是中铁建工义不容辞的使命。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铁建工集团3000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集结唐山,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修建好机务段和铁路医院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铁建工集团立即抽调精兵强将奔赴灾区,搭建移动救灾板房4000余座,荣获“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在德阳援建过程中,他们帮助罗江县中小学率先迁址,受到了各级领导赞扬。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大地震,中铁建工集团代表中国中铁作为参建援建的4家央企之一奔赴灾区,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他们迎难而上,敢于挑战,甘于奉献,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精神,挑战极限,永争一流,确保了“开工必先,全程领先”,实现了“大干三年,让玉树跨越二十年”的援建目标。
目前,中铁建工仍有3000余名员工在玉树坚守。“一切为了援建,一切为了百姓早日住进新居”,是每一名援建者的信条。今年38岁的羊东昌,是中铁建工西南公司玉树项目部副经理,长期在高原工作,到玉树后他负责4个项目。今年他妻子生孩子,当他赶到家四五个小时后,他的双胞胎儿子就出世了。但他在家仅呆了8天,便又匆匆赶回工地。
在玉树,聂成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42岁的副指挥长,高级工程师,在玉树工地一干就是3年。3年来,他克服高原缺氧引起的高血压、头痛失眠、大把脱发等身体不适带来的种种困难,昼夜穿梭在工地。他母亲病重时,工程正急,现场离不开,未能见上老母亲最后一面,他只好泪洒高原,在繁忙的工地遥祭母亲。他对玉树人民的爱心,感动了大家。被推举为“玉树好人”和“青海好人”。
“从这些看似‘无情’的员工身上,恰恰体现了他们对玉树人民无私的真情。这也是我们中铁建工的文化优势所在,正是这种文化优势,使中铁建工集团这支队伍始终具有为国家和民族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的崇高使命感。”崔宝华说。
当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展厅时,展厅内的员工笑脸墙展示着中铁建工员工们自信、喜悦的神情,我们有理由相信,靠建筑铭刻历史的中铁建工集团,一定会在不断创新中打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们风餐露宿、四海为家,先后承建北京站、拉萨站、北京南站等铁路客运站房103座,被誉为“中国铁路站房建设王牌军”;
他们适应市场、抢抓机遇,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打造建筑全产业链,“诺德”房地产品牌已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改善环境、创造幸福”的企业承诺;
他们勇于开拓、稳步推进,海外经营布局已覆盖亚、欧、非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坦桑尼亚总理称为“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
他们挑战极限,追求卓越,连续11次随中国科考队出征南极,建设长城站、中山站,被誉为极地“钢人铁马”;
他们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现场,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勤劳的汗水,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赞誉。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中铁建工人,“诚信、执行、创新”是他们永恒的品质,“敢为人先,永争一流”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从“共和国七项第一”到“找米下锅”
迎难而上,率先走向市场的“探路者(15.120,-0.05,-0.33%)”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新中国铁路建设者到率先走向市场的“探路者”,中铁建工集团前进的每一步,都与共和国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战争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巨大损伤让新中国的造血功能亟待恢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车站、轨枕厂到机车车辆厂的建设都成为振兴工业刻不容缓的基本建设工程。
在这种形势下,铁道部建厂局(中铁建工集团的前身)应运而生。这支1953年成立的建设队伍,职工分别来自铁路设计单位、运营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先遣兵,他们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建设了一座座为中国铁路输送“血液”的大型工厂。
作为首都的门户,北京站于1959年2月开工,同年9月10日竣工。仅仅7个多月时间,建厂局就建成了这座总建筑面积153672平方米、体现当时国内最高建筑水平的铁路站房大楼。验收组经过缜密检查,给出了“工程宏伟、坚固适用、功能先进、质量良好”高度评价。如今,北京站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特别是随着最近十几年来旅客数量的大幅增加,站房在超负荷数倍运量的情况下运营,依然能保持设施完好无损,满足使用要求,透出施工质量的坚实与完美。
正是在这种求精、求实、高速度的建设理念指导下,中铁建工第一代建设者完成了共和国初创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铁路站房、厂房的建设施工任务。他们设计建造了新中国第一座枕木防腐工厂(汉阳)、车辆修理厂(西安)、机车车辆厂(成都)、内燃机车厂(资阳)、钢筋混凝土轨枕工艺生产线(丰台桥梁厂),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火车站(北京火车站),援建了第一座国外火车站(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共和国七项第一”的骄人成绩至今为人称道。
时光转入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全国吹响。“当时,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指令性计划的逐渐减少,铁路施工单位的基建任务已不能满足铁路施工单位的生存需要。是因循守旧得过且过,还是勇敢尝试改革?中铁建工的前辈们选择了后者。”中铁建工集团董事长刘荣耀说。
“20世纪80年代,我们面临着市场份额减少、工程任务量不足、员工收入下降等诸多困难,企业走到了发展与变革的十字路口。”谈到当时所面临的困境,时任铁道部建厂局深圳分处处长、现已是耄耋之年的姜丕强感慨地说,“当时企业率先走向市场,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大家要不是有一股子闯劲,企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发展。”
迎难而上,敢为人先,铁道部建厂工程局主动出击谋发展,成为当时中国铁路工程系统率先走向地方建筑市场的“探路者”。
这是一段艰难的阵痛期,习惯了铁路工程建设的中铁建工人尝到了初涉市场的艰难。他们首先从传统的工业厂房、站房向民用建筑市场转轨,提出了“三高”的转型目标,即通过参与招投标,进军高层、高级装修、高度机械化领域。在当时,全国超过百米的高层仅20座,他们承建了高达112米的北京亮马河大厦并获得了全国首批鲁班奖工程称号。这也为日后承揽高层建筑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储备了人才。
当“找米下锅”成为当时所有国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立足点的选择成为昭示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是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镇,也是众多施工企业瞩目的焦点。铁道部建厂局毅然决定:“进军深圳!”
很快,铁道部建厂局承担了建设深圳铁路新客站建设任务。这是一座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香港回归,配合深圳特区整体建设,充分发挥深圳特区“窗口”作用的现代化大型新客站。站房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复杂,装饰标准高,再加上施工场地狭窄,交通运输繁忙,施工难度极大。中铁建工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精兵强将云集深圳站,工程于1990年6月26日全面展开,1991年10月12日竣工,仅用时一年零四个月。1992年,新客站站房工程获深圳市质量评比第一名,1993年先后荣获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和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初战告捷,深圳特区的这一窗口工程,为中铁建工集团树立了建筑铁军形象,也为在深圳地区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此后在深圳一系列的非铁路工程的承接,得益于中铁建工人在深圳树立的“深圳速度”,得益于他们的扎实行动所呈献给深圳市民的建筑品牌。
如今,在深圳街心公园,有一座等身建设者雕像时常会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雕像的原型是中铁建工集团员工魏振(现任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当时他在深圳建筑工地还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这座雕像便是中铁建工人在深圳建功立业的象征。
深圳是一个缩影——不失时机地抢占新开工的铁路项目,同时迅速扩展路外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铁建工集团在国内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布局日渐合理,逐步形成了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东北等七大核心区域,进而覆盖全国的经营格局。
从“两业并举”到“三足鼎立”
战略引领,打造现代化企业集团
进入21世纪,面对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中铁建工集团适应时代要求,于2002年完成企业改制,2007年随中国铁路总公司整体上市,以世界500强中国中铁(3.05,0.03,0.99%)全资子公司的形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开启了建设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新征程。
“2001年,铁道部建厂局局机关从河北涿州搬往北京房山,随后企业名称改为中铁建工集团,以新址、新貌、新称谓隆重登场,中铁建工集团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铁建工集团总经理段永传说。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要在有限的资源内,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益,回报股东。”刘荣耀说,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铁建工集团从产业结构和管理架构等重点领域进行流程再造。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中铁建工明确提出“两业并举”的方针,打造从设计、施工、建造、工程安装到装饰装修,再到物业管理的建筑业全产业链。目前,中铁建工集团已由以工程施工和铁路为主的老国企发展成为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国际经营承包工程资质,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路桥隧、安装、装饰、钢结构、机械制造、物资贸易九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实现了上中下游产业多元发展。
“开发房地产,为建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作为中铁建工集团后来居上的经营项目,房地产开发为中铁建工集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铁建工集团紧跟国家调控房地产发展格局的政策导向,及时地进入保障房、安置房、租赁房工程施工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打造出属于中国中铁的诺德品牌。从深圳诺德的初战告捷到大连、广州、济南、青岛、北京一系列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开发,从以投资为主,到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从一线城市为主到二、三线城市多地域齐头并进,中铁建工集团在房地产领域越走越宽阔。
“产品调整就必然引起组织结构的调整。”段永传说,集团对整个机关的机构、人员定编定岗,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上市公司管理的要求,适应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组织机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减员瘦身”,而是为了“强筋健体”,目的就是要让这个集团公司的理念、组织机构更能够符合市场需要。
根据集团确立的两大主业,中铁建工明确了公司的三级定位。其中,集团公司侧重于战略和高端,具体定位为战略决策、运营监控、服务支持、高端经营。各分、子公司侧重于具体执行,具体定位为战略执行、运营管理、服务项目、操作经营。同时,中铁建工集团公司注重理顺与上级单位和政府的关系,理顺集团公司和各分、子公司的关系,以及分、子公司和项目的关系,项目跟市场的关系。此外,他们还对每个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提出了“干一个工程要竖一块牌子,开拓一片市场,结交一帮朋友,培养一批人才,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五项目标。“定位清晰了,关系理顺了,目标明确了,企业快速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段永传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门槛低,竞争激烈,中铁建工集团也面临巨大挑战。正当集团管理层思考如何带领企业脱离困境的时候,国家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中铁建工紧紧抓住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的契机,借助几十年来铁路站房施工领域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期间,他们建成了标志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北京南站、天津站,成为高铁站房建设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施工单位之一。其中,北京南站综合施工技术是中铁建工集团科技创新的典范,他们研制开发的塔吊防碰撞系统填补国内施工技术空白。
在扎实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中铁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努力实现传统施工、上游房地产投资与海外市场的“三足鼎立”。
在国外发展,困难重重。中铁建工集团海外创业之初承接了坦桑尼亚社会基金会工程,工程施工难度大、标准严、要求高,施工条件恶劣,困难很大。当时,在坦桑尼亚的英国人、南非人等都十分看不起搞工程的中国人,说中国人做的工程不行。建设者发誓一定要把每项工程干好,铸造精品,让外国人改变成见。在工程的攻坚战中,大家精诚团结,和衷共济,胜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打响了中铁建工在海外的品牌。
自从在坦桑尼亚立住脚,打出品牌之后,中铁建工集团坦桑尼亚公司的工程接踵而至。从2003年到2012年,桑岛凯宾斯基宾馆、乞力马扎罗凯宾斯基宾馆、坦桑尼亚议会大厦、坦桑尼亚独立大厦、坦桑尼亚千年大厦、坦桑尼亚社会福利中心等,几乎所有的坦桑尼亚地标性建筑都是由中铁建工集团建设完成。
以坦桑尼亚为基地,中铁建工集团逐步向整个非洲以及欧洲和亚洲扩展。阿尔及利亚四万人体育场、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等一批国外标志性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现在,中铁建工集团海外市场已经初具雏形,经营布局覆盖亚、非、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大繁荣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2011年,中铁建工集团海外业务合同额达2.4亿美元。2012年,截至9月底,中铁建工集团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达到3.6亿美元,境外在施项目总数63个。而今,中铁建工集团成立了国际公司和坦桑公司,分区域经营国际建筑市场。中铁建工集团的海外业务正在按照“依托传统市场,辐射周边市场,形成区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的“十二五”国际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以‘坚定一个目标、做强两大主业、拓展三大市场、推进四大调整、实现五个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董事长刘荣耀看来,“中铁建工集团要朝着战略目标清晰、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迈进,要朝着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从南极冰川到雪域高原
文化支撑,铸就责任国企
2012年11月5日上午,广州南沙码头内人潮涌动,旌旗猎猎。在领导、战友和亲人们的欢呼声中,中铁建工集团20名勇士登上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跟随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考队第十一次出征南极。此次出征南极,中铁建工集团勇士肩负着建设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十一五能力建设”内陆站后勤保障系统建设任务,主要包括越冬宿舍楼和主发电栋工程。
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突击队队员身着绣有鲜艳国旗的南极科考队服,个个英姿勃发。突击队长罗煌勋代表大家铿锵表态:“一定不会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嘱托,一切为了祖国南极科考。保证完成任务!”铮铮誓言响彻云霄,在海面上久久回荡。
从2002年到2012年,中铁建工集团连续11次出征南极,参加南极科考基地建设,相继建设了长城站和中山站。自从参加南极科考建设以来,中铁建工集团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抽调集团公司的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被外界称为“钢人铁马”的超强队伍,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攻坚克难,奋勇拼搏,谱写了中国南极科考建设的传奇。
中铁建工集团勇士在南极的卓越表现,不仅为中铁建工集团赢得了光荣,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在写给中铁领导的信中说:“你们要为拥有南极项目部这样一支队伍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为中铁建工争了光,为中国中铁争了光,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也正是因为中铁建工勇士为中山站的修建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队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中山站停机坪以“中国中铁”命名。
“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和几代中铁建工人的薪火传承,中铁建工集团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财富,积淀了底蕴深厚的企业文化。”中铁建工集团党委书记崔宝华说,“这种文化优势与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形成合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中铁建工人凭借着这种‘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大无畏精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葆创新发展的活力。”
从中铁建工集团成立伊始,他们就把企业发展与民族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中铁建工集团总是不讲困难,挺身而出,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的工程。青藏铁路32标段工程从达琼果站到拉萨站,总建筑面积是16万平方米,平均海拔36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面对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世界级难题的严峻考验,中铁建工集团员工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在“世界屋脊”铸就一座丰碑。
被称为“虎胆指挥长”的段永传,敢抓善管,冲破“禁区”,科学组织了5000余人参加的冬季施工大会战。中铁建工集团青藏铁路32标段所有参建员工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紧、细、实的工作作风,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攻克高寒缺氧、高原冻土、生态脆弱等多项技术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2标段特别是拉萨火车站的建设,确保了全线试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过程中,他们还推行不同民族的员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的“五同”管理,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危难时刻显身手。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国企的责任担当,是中铁建工义不容辞的使命。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铁建工集团3000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集结唐山,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修建好机务段和铁路医院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铁建工集团立即抽调精兵强将奔赴灾区,搭建移动救灾板房4000余座,荣获“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在德阳援建过程中,他们帮助罗江县中小学率先迁址,受到了各级领导赞扬。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大地震,中铁建工集团代表中国中铁作为参建援建的4家央企之一奔赴灾区,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他们迎难而上,敢于挑战,甘于奉献,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精神,挑战极限,永争一流,确保了“开工必先,全程领先”,实现了“大干三年,让玉树跨越二十年”的援建目标。
目前,中铁建工仍有3000余名员工在玉树坚守。“一切为了援建,一切为了百姓早日住进新居”,是每一名援建者的信条。今年38岁的羊东昌,是中铁建工西南公司玉树项目部副经理,长期在高原工作,到玉树后他负责4个项目。今年他妻子生孩子,当他赶到家四五个小时后,他的双胞胎儿子就出世了。但他在家仅呆了8天,便又匆匆赶回工地。
在玉树,聂成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42岁的副指挥长,高级工程师,在玉树工地一干就是3年。3年来,他克服高原缺氧引起的高血压、头痛失眠、大把脱发等身体不适带来的种种困难,昼夜穿梭在工地。他母亲病重时,工程正急,现场离不开,未能见上老母亲最后一面,他只好泪洒高原,在繁忙的工地遥祭母亲。他对玉树人民的爱心,感动了大家。被推举为“玉树好人”和“青海好人”。
“从这些看似‘无情’的员工身上,恰恰体现了他们对玉树人民无私的真情。这也是我们中铁建工的文化优势所在,正是这种文化优势,使中铁建工集团这支队伍始终具有为国家和民族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的崇高使命感。”崔宝华说。
当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展厅时,展厅内的员工笑脸墙展示着中铁建工员工们自信、喜悦的神情,我们有理由相信,靠建筑铭刻历史的中铁建工集团,一定会在不断创新中打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