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重生 利率市场化落锚
2013-09-07 10:16:10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常亮上海报道
核心提示:“国债期货的走势反映了基准利率的收益率曲线,人民币今后的‘利率锚’就可以锚住国债期货。”
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国债期货9月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共同为首日交易鸣锣开市。
自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导致国债期货交易暂停之后,经过18年的徘徊与等待,国债期货终于重返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舞台。肖钢在当天举行的国债期货上市仪式上发表讲话,表示要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开市锣声响起,首批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合约正式开盘。当日全天共成交合约36635手,成交金额345.67亿元,持仓量2959手。挂牌的三个合约成交量分别为34248手、1840手和547手,持仓量分别为2625手、218手和116手。
规格甚高开局低调
9月6日晨,出席中金所上市仪式的各界人士只有100余人,十分简朴。出乎很多记者意料,身着便装,神色轻松的肖钢也出现在仪式上。
作风低调的肖钢自今年3月履新以来很少出席公开场合,从今年5月8日的“券商创新大会”到6月27日的“陆家嘴(19.79,1.80,10.01%)论坛”,肖氏的缺席都被市场解读为其对市场的特别理解。此次亲临一个期货品种的上市仪式,意味不同寻常。
肖钢在开市仪式上致辞表示,国债期货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继股指期货之后期货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
他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积极推进期货衍生品市场改革创新。要尊重市场首创精神,激活市场创新活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种、新工具。”
对于备受市场瞩目的风险控制问题,刚刚铁腕查处了光大证券(9.17,0.01,0.11%)内幕交易案的肖钢,表态要把握衍生品“双刃剑”的特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要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仪式后,首批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合约开盘交易。根据中金所数据,国债期货首日全天共成交合约36635手,成交金额345.67亿元,持仓量2959手。挂牌的三个合约成交量分别为34248手、1,840手和547手,持仓量分别为2625手、218手和116手。
“国债期货首日的表现符合业界预期,虽然没有商业银行参与,但前15分钟交投活跃体现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态度。”南华期货研发总监苏晓东表示,“当前合约价格还不适合机构进行大规模套保建仓,从当前持仓量和成交量不到1/10的比率来看,机构进行套保的空单规模还很小。”
“为利率市场化定锚”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微博]教授评价说,国债期货的开市仪式虽然很简单,但是有中央政治局委员韩正出席,规格仍很高。国债期货上市的意义不在于一个品种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战略意义。
中国国债期货的曲折身世始于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然而两年后的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事件爆发,中国证监会被迫于当年5月17日宣布暂停全国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这一“暂停”持续了18年。
“327国债事件沉重打击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原本属于证券市场的债市缺失,把原本属于资本市场的债券市场人为地推给了货币市场。”胡俞越表示,“现在银行间的国债交易市场已经大到了不可撼动的程度,这是金融市场的失衡。”
在胡俞越看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三大失衡表现为“股市债市失衡,场内场外失衡,期货现货失衡”。而从强弱关系上来看,失衡又表现为“先股后债,大股小债,硬股软债”,与正常情况完全颠倒。国债期货重启,有望大大改变国债交易市场失衡的态势,将成为市场变化的开端。
而国债期货回归,亦将催化一系列连锁性改革,意义远超期货市场本身。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这个里程碑的标志就是国债期货。”胡俞越说,“利率市场化的历程100步已经走完90步,但最关键的那几步还没有走,包括要通过市场化的利率找到一个基准利率。利率需要一个基准‘锚’,美元的‘锚’是黄金和原油,我们的人民币则长期锚定在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上。”
然而,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市场一直受制于竞争不充分和信息不透明。这一利率水平是由银行之间“商量”而来,本质上与利率市场化相背离。而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参与市场主体丰富,是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具有更强大的价格发现功能。
“国债期货的走势反映了基准利率的收益率曲线,人民币今后的‘利率锚’就可以锚住国债期货。”胡俞越表示,“利率市场化以后,风险会加大,而国债期货又是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是对冲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胀预期的利器。
国债期货也是非常有效的资产管理工具。胡俞越认为,“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绝大部分都是货币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投资组合中缺少一个对冲工具,国债期货可以作为财富管理工具。”
银行缺席成隐忧
吸取了18年前的教训,在国债期货重启的设计中,“高标准、稳起步”严控风险的基调从未被淡忘。如今,国债期货已经成功上市运行,分析人士认为,接下来数个月中仍有若干问题值得关注。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较小,主要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参与主体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但国债期货上市之前,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指引仍迟迟未出台。银行在国债期货市场上的缺席,可能将减缓债券交易市场从失衡走向平衡的过程,亦成为一大隐忧。
“这一品种可以说是为商业银行量身打造的,但是商业银行并没有第一时间参与进来。这一现象也曾经发生在股指期货上,相关机构在股指期货推出两年以后仍然参与不足。”胡俞越指出,“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存量太大,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高度集中,我们不能坐等‘亡羊补牢’。”
此外,国债期货在交易、交割环节也还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
“国债期货的交易制度设计得很完善,但这只是监管方的一面;当投资者的主观因素加入进来,则仍有可能存在难以预知的因素。”国金期货副总裁江明德表示,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交易量和持仓量会不断增长,这时交易环节的隐含问题也许会浮出水面。
江明德认为,在交割环节,第一个合约TF1312的交割过程将检验我们整个市场参与设计的这一套国债实物交割流程的效果,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国债期货基差的理性程度,关系到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市场将拭目以待。
核心提示:“国债期货的走势反映了基准利率的收益率曲线,人民币今后的‘利率锚’就可以锚住国债期货。”
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国债期货9月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共同为首日交易鸣锣开市。
自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导致国债期货交易暂停之后,经过18年的徘徊与等待,国债期货终于重返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舞台。肖钢在当天举行的国债期货上市仪式上发表讲话,表示要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开市锣声响起,首批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合约正式开盘。当日全天共成交合约36635手,成交金额345.67亿元,持仓量2959手。挂牌的三个合约成交量分别为34248手、1840手和547手,持仓量分别为2625手、218手和116手。
规格甚高开局低调
9月6日晨,出席中金所上市仪式的各界人士只有100余人,十分简朴。出乎很多记者意料,身着便装,神色轻松的肖钢也出现在仪式上。
作风低调的肖钢自今年3月履新以来很少出席公开场合,从今年5月8日的“券商创新大会”到6月27日的“陆家嘴(19.79,1.80,10.01%)论坛”,肖氏的缺席都被市场解读为其对市场的特别理解。此次亲临一个期货品种的上市仪式,意味不同寻常。
肖钢在开市仪式上致辞表示,国债期货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继股指期货之后期货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
他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积极推进期货衍生品市场改革创新。要尊重市场首创精神,激活市场创新活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种、新工具。”
对于备受市场瞩目的风险控制问题,刚刚铁腕查处了光大证券(9.17,0.01,0.11%)内幕交易案的肖钢,表态要把握衍生品“双刃剑”的特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要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仪式后,首批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合约开盘交易。根据中金所数据,国债期货首日全天共成交合约36635手,成交金额345.67亿元,持仓量2959手。挂牌的三个合约成交量分别为34248手、1,840手和547手,持仓量分别为2625手、218手和116手。
“国债期货首日的表现符合业界预期,虽然没有商业银行参与,但前15分钟交投活跃体现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态度。”南华期货研发总监苏晓东表示,“当前合约价格还不适合机构进行大规模套保建仓,从当前持仓量和成交量不到1/10的比率来看,机构进行套保的空单规模还很小。”
“为利率市场化定锚”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微博]教授评价说,国债期货的开市仪式虽然很简单,但是有中央政治局委员韩正出席,规格仍很高。国债期货上市的意义不在于一个品种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战略意义。
中国国债期货的曲折身世始于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然而两年后的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事件爆发,中国证监会被迫于当年5月17日宣布暂停全国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这一“暂停”持续了18年。
“327国债事件沉重打击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原本属于证券市场的债市缺失,把原本属于资本市场的债券市场人为地推给了货币市场。”胡俞越表示,“现在银行间的国债交易市场已经大到了不可撼动的程度,这是金融市场的失衡。”
在胡俞越看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三大失衡表现为“股市债市失衡,场内场外失衡,期货现货失衡”。而从强弱关系上来看,失衡又表现为“先股后债,大股小债,硬股软债”,与正常情况完全颠倒。国债期货重启,有望大大改变国债交易市场失衡的态势,将成为市场变化的开端。
而国债期货回归,亦将催化一系列连锁性改革,意义远超期货市场本身。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这个里程碑的标志就是国债期货。”胡俞越说,“利率市场化的历程100步已经走完90步,但最关键的那几步还没有走,包括要通过市场化的利率找到一个基准利率。利率需要一个基准‘锚’,美元的‘锚’是黄金和原油,我们的人民币则长期锚定在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上。”
然而,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市场一直受制于竞争不充分和信息不透明。这一利率水平是由银行之间“商量”而来,本质上与利率市场化相背离。而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参与市场主体丰富,是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具有更强大的价格发现功能。
“国债期货的走势反映了基准利率的收益率曲线,人民币今后的‘利率锚’就可以锚住国债期货。”胡俞越表示,“利率市场化以后,风险会加大,而国债期货又是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是对冲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胀预期的利器。
国债期货也是非常有效的资产管理工具。胡俞越认为,“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绝大部分都是货币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投资组合中缺少一个对冲工具,国债期货可以作为财富管理工具。”
银行缺席成隐忧
吸取了18年前的教训,在国债期货重启的设计中,“高标准、稳起步”严控风险的基调从未被淡忘。如今,国债期货已经成功上市运行,分析人士认为,接下来数个月中仍有若干问题值得关注。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较小,主要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参与主体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但国债期货上市之前,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指引仍迟迟未出台。银行在国债期货市场上的缺席,可能将减缓债券交易市场从失衡走向平衡的过程,亦成为一大隐忧。
“这一品种可以说是为商业银行量身打造的,但是商业银行并没有第一时间参与进来。这一现象也曾经发生在股指期货上,相关机构在股指期货推出两年以后仍然参与不足。”胡俞越指出,“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存量太大,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高度集中,我们不能坐等‘亡羊补牢’。”
此外,国债期货在交易、交割环节也还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
“国债期货的交易制度设计得很完善,但这只是监管方的一面;当投资者的主观因素加入进来,则仍有可能存在难以预知的因素。”国金期货副总裁江明德表示,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交易量和持仓量会不断增长,这时交易环节的隐含问题也许会浮出水面。
江明德认为,在交割环节,第一个合约TF1312的交割过程将检验我们整个市场参与设计的这一套国债实物交割流程的效果,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国债期货基差的理性程度,关系到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市场将拭目以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