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险资静观国债期货开闸在即 进场无时间表
2013-08-10 11:56:06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寿险利率市场化脚步如期而至。8月5日,实行了14年的国内寿险市场2.5%预定利率上限正式取消。这意味着为适应市场化,超过7万亿的保险资 金面临着重新配置。作为债券市场最大投资者的险资,目前在国债市场投资规模已超1万亿元。而国债期货即将开闸,有消息称,其二次测试已经结束,很快就会公 布上市时间。那么,险资会参与其中吗?
“我们希望在投资渠道方面走得更稳健一些。业界认为监管部门会放开险资参与国债期货,但是对于险资而言,目前中长期的国债利率都是跟央行的存款 利率相挂钩的,只要利率市场化还没有走完,短期内险资还不会涉足这一领域。”8月6日,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尽管此前已有数十家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及券商机构都在积极备战国债期货,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平安资管、太保资管、太平资管等多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均对参与国债期货的积极性不高。
法无障碍未必激进
7月中旬,市场有消息称保监会已经原则同意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且已有保险机构开始准备递交申请方案,在政策法规的准入门槛上,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已然没有障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险资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参与到国债期货的交易中去。
“险资的谨慎决定了它至少在一年之内不会进场国债期货。”8月7日,国内一家中小险商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寿险利率市场化,这位负责人也指出,2.5%的预定利率放开,对于险资的资产匹配来说,并不需要马上在新产品设计上给予投资者更高的预定利率,在整个保险资产配置没有出现改变的情况下,投资在固定收益方面的比例不会马上降低。
7月27日,国债期货启动上市前首次全市场演练测试,测试内容主要为模拟国债期货首日与次日的集合竞价、交易、结算,以及会员数据的恢复和检查 过程,包括中金所、保证金监控中心、中金所会员、中金所正式信息商与客户将全程参与本次测试。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证券公司和银行投资者是国债期货仿 真交易机构投资者的绝对主力,总成交量占了全部机构投资者的九成以上,保险机构则没有参与其中。
“这是国债期货第一次全市场演练测试,还有后续的测试会跟上来,至于国债期货何时正式推出,我们也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但是演练应该不会一次两次就结束了,市场传言的8、9月份,我们也很难断定。”7月30日,上海一家期货公司的交易员梁斌如是称。
不过对于此前有没有保险公司找过期货公司谈参与国债期货的事情,梁斌也告诉记者,险资对于国债期货基本还是在观望阶段。
记者查询了四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以及两家H股上市保险公司去年的年报发现,截止到2012年年底,包括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太平以及人保的 债券投资总金额达到2.1万亿元,虽没有国债投资的总金额,若以占比50%的比例测算,在国债市场上,保险资金投资的规模已经超过万亿规模。
市场所关心的是,这万亿的国债资产,保险资金在现阶段有没有必要用期货手段去参与套期保值?在业界人士看来,只要存款利率未现放开信号,保险资金不会急于去做套期。
“国债的套期保值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有业界认为要比股指期货实际操作来得简单,监管部门对于国债期货的放行也会较快,但实际上国债期货并非想象 中的简单,因为国债本身产品种类相当繁多,如记账式、凭证式、电子式,还有时间期限从三个月到三十年不等,每一个发行的产品利率都不同,现在没有办法判定 险资到底在国债市场上购买了多少种类的国债,以及每一个产品的规模,它所对应的保险产品匹配度又是多久,险资的研究团队同样还要研究未来各种国债的利率曲 线做模型测算,这都非短期内能够完成的。”7月31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如是告诉记者。
进场无时间表
本报记者统计出了1992年到2013年的国债收益率,在20多年里,一年期国债收益从最高达12%到如今3%不到,收益年年走低,最高时正是上一次国债期货推出时,市场充满投机气氛,最终不得不被叫停。
“当时通货膨胀率相当高,银行存款利率也高达9%-10%以上,国债收益率自然也高,可以说国债的收益从过去到现在都是与银行存款利率相对应 的,只要银行存款利率不放开,那么国债的收益率也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尽管对于险资来说,国债期货是要对冲利率风险,险资有套期保值需求。现在保险资金总的 投资收益率仍然偏低,但险资自身也表示是来自资本市场的波动,而非国债的收益过低,即使现在让险资参与国债期货,也未必能提升险资的总收益。”在瑞银证券 举行的下半年投资策略会上,其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陈李看来,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至少在国债期货开闸并且运行一两年,市场表现相对稳定之后。
记者了解到,在此前多次举行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有149家期货公司、39家证券公司与36家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保险公司仅有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13.39,-0.01,-0.07%)参与其中。
“保险公司现在真正要平滑的不是国债收益,而是权益类投资的收益,尽管权益类投资占比不到20%,但是资本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到险资总收益,多 数保险公司现在都将精力投入在备战股指期货上。而对于国债期货,同样要配备专业人手,这不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事情。”前述平安资管的负责人也表示。
8月7日,本报记者也从接近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士处获悉,保监会目前对国债期货的态度是先了解国债期货交易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与套期保值安全性,再 决定保险机构投资国债期货的资金规模上限与投资范畴,对于金融衍生品,尽管保监会此前已经发文允许险资投资,但还是相当谨慎,没有具体放行的时间表。
“套期保值是终极目标,而不是为了投机套利,在这一前提下,监管层也不会轻易对每家公司都放行,最多也就给几家债券投资规模大的保险资管放权, 并且对其中较小比例的资产进行套期保值。基于防范投资风险的考量,在未来的投资细则中,保监会将对保险公司自身经营实力与交易保证金储备可能提出比现行机 构投资者更高的要求。”上述人士指出。